8月28日,2022世界新能源大会“高通骁龙数字底盘论坛”召开,镁佳科技作为高通中国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受邀参会。镁佳科技创始人兼CEO庄莉女士出席,与高通、百度、中科创达等多位智能汽车生态伙伴共话“汽车数字化大潮下的智能汽车演进趋势”。
本次论坛活动汇聚智能驾驶行业的诸多头部企业代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高通全球副总裁孙刚等嘉宾也出席了该论坛。
在数字座舱话题中,庄莉女士表示,车内空间本质上是将我们原本的生活空间连接,所以围绕数字座舱产生的需求,本质上也是围绕核心出行需求产生的附加连接需求。
谈及自动驾驶时,庄莉女士认为,不能离开整车的产品定位和定价空谈自动驾驶,而应该在做好产品、技术、成本和市场定位的平衡下,围绕整车最核心的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最大化地转换。
在被问及如何定义一辆“聪明”的车时,庄莉女士认为,应该去做“智能”的车,所有好用的功能在没有感知到它聪明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即把所有的算力都用来围绕核心的出行功能。
问:
智能座舱的出现让用户会担心我刚刚买到的新车或者是刚开发出来的功能没过几个月因为软件迭代,我的车会不会过时了,软件会不会被淘汰?对这样的担心,作为镁佳科技的CEO您怎么看用户这样的疑虑呢?
答:
这是特别好的问题,这是这几年汽车智能化的过程关于数字座舱的灵魂拷问。
首先,“过时”这个词本身意味着产品的属性会是一个快速的用户变化需求的属性。
比如,我们每个季度有最流行的服装,每年都有最流行的游戏,那都是这种用户需求变化非常快的一个产品。
我们回到汽车这个产品来看,我觉得它是一个用户需求非常稳定的产品,所以当我们去提车里面的某一个产品或者是产品属性,它会过时的时候,可能我们应该反过来灵魂拷问自己的是,是不是我们做了伪需求?
因为在汽车这个非常明确的产品属性,就是稳定地把用户从A点带到B点的一个工具和出行属性的产品上,如果我们做的功能我们会担心它过时,那很有可能这个功能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
围绕汽车本身的产品属性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帮助我们出行的工具。所以我觉得车的核心需求应该是把用户比较省心地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为什么这几年在汽车的领域中大家谈智能化的相关的话题,特别是我们公司作为现在数字座舱比较重要的一个Tier1,我们也感受到了来自于用户和客户这方面的非常多的需求,是因为原来在一个汽车里省心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并没有做到,而因为在车里面有了更多的,比如说通过高通的芯片驱动的智能化的零部件使得我们在路上导航的时候能非常地方便。我们在路上能够听到音乐,能够有实时的交通,甚至能够把导航组队和很多的原来手机上的体验连接起来。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去思考怎么样去做用户的核心需求,车的第一个核心需求就是要把用户省心地从A点带到B点。不管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其实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需求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能化。
当我们满足了基本的核心需求之后,用户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说我在车上的这段时间很多时候还是蛮长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高质量的车上的时光,所以这就是我们带来了很多围绕核心需求的附加的新的需求,就会在车里面你会想坐车的人能不能看一个电视电影,能不能唱个卡拉OK,甚至有一些车还可以在后排接上Switch的游戏机可以打游戏。我觉得这是产生的第二个围绕核心需求的附加需求,就是我怎样提高车内时间的质量。
第三,我们再去想车里面的空间,本质上是把我们原来的生活空间进行连接,原来从家里到达会场是连接了我们从家到这里的生活空间,平时从家里到办公室是连接了到办公室的生活空间,所以在这样的一些生活空间转换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我们原有的数字化的profile,比如说我希望连续地听我正在听的电子书,我希望连续地听我常听的歌单。第三个围绕数字座舱产生的需求本质上也是围绕着核心的出行需求产生的附加的连接的需求。
这三个核心需求之外,除了做一个好用的产品,还希望做一个好玩儿的产品,所以在车里面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相关的玩的属性。我回过头来看在过去5年在汽车智能化里做过的每一辆车,其实很多时候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会陷入一个做加法的误区,就是我们总想在车里面增加很多玩儿的东西。
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就会忘记车的本质是为了把我们从A点带到B点,所以在车里面增加了很多玩儿的东西又不是真的需求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些需求变成说,今天大家很时髦做这个我们就都做了,明天大家换了一个时髦的需求,但如果用刚才的方法论去归类,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玩儿的功能。
回到最初的问题,怎么样能够不过时?应该围绕车的核心属性,去把真正的场景下的核心需求,通过智能化的方式,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用户感到它确实是变得省心了。
问:
您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哪些创新和新的进展呢?
答:
大家对镁佳科技最初的了解是智能座舱开始,其实我们在整个思考车的智能化的方式是我们要帮助从A点到B点的整体出行体验变得非常好,自动驾驶或者是辅助驾驶一定是帮助你更省心出行的非常好的用户体验。
当我们去提自动驾驶控制器,或者是ADAS辅助驾驶控制器的时候,如果我们离开整车的产品定位,离开整车的产品定价去思考这个问题,你很难做出一个特别好的ADAS控制器的产品。
好的车是一个水桶式的车,这个水桶本身能够装最多的水是由这辆车的成本和定价所定义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当其中水桶的一条板过于长的时候,一定会影响其他功能上的投入,在做ADAS控制器和自动驾驶控制器的时候,我们应该围绕这辆车产品定位最核心的自动驾驶功能。
这一块我们公司有一个产品方法论的思考方式,X轴是你花多少钱在特定的功能和特定的控制器上面,Y轴是能够产品真正对用户有用、用户愿意买单的用户体验。这样就能画出一条曲线来,这条曲线你希望它上升得越快越好。
我们发现所有的自动驾驶产品都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就是针对这个车特定的品牌定位,能够最大化地把你的硬件投入转化成用户愿意买单的体验,帮助这辆车能够更好卖的一些新的功能。
所以我们的自动驾驶或者ADAS的技术投入最初是投入一些非常高频场景的,比如说停车场景下、高速跟车场景下相应的算法、整体系统继承的技术。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在跟高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高通整个数字底盘带来的好处是整个高通公司的规模非常大,它的产品线就非常丰富,匹配不同的定位的产品它都能找到一款最合适的硬件投入的匹配的芯片,我们通过我们的软件能力去把它最大化地转化成用户体验,这个就能帮助我们的车厂、帮助我们的客户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产品力。
最近我们一直有一个讨论,如果一辆车的智能化不管是智能座舱还是ADAS,如果做得不好用户一定不买这辆车。但是如果你做得特别特别好,用户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愿意多给这个车多付20%的费用。用户心理是有预期的,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控制器,我们更应该做的就是帮助车厂匹配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问:
成本和用户体验这个拐点大概在什么区间,能够具体解释一下吗?
答:
我们应该去看中国的新车销量。中国新车销量主力仍然是10-20万的这个价位,每年大概有80%的车型,按中国一年正常年份2500万新车销量大概会有2000万车型落在这样一个区间,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也许一个位子的整车成本应该是在10-15万的成本。
在这样情况下,现在这个拐点可能在5,000块钱上下的ADAS控制器的方案上,你怎么样最大化地转换这5000块钱,做一些什么样的功能?会有很多产品、技术和市场定位的平衡。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高速上,我们当然非常希望说你能够自动地选择换道时机,但是我们有没有去算过我们为了做这个功能愿意花多少钱。因为当这个换道时机如果由人来做的时候,拨一个换道打转向灯的时候其实你可以省下来一堆周围的传感器和很多硬件,以及算力上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当我们去思考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车的时候,最终你是要做取舍的。而这个做所谓的辅助驾驶并不一定比做高阶的自动驾驶更容易。因为你的硬件在受限的情况下怎么样最大地去转换体验这件事情,有的时候会对你的算法,以及车端和云端整个计算的平衡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问:
您认为真正聪明的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辆真正聪明智能的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答:
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聪明”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聪明有的时候意味着你在抖小聪明。
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车,为什么“智能”是一个好的词?“智能”意味着一个好的车所有好用的功能是在你没有感知到它聪明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所有的算力都用来围绕做车的核心的出行功能,把它变成一个好用的车,所以不要太过分地强调“聪明”这个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