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属于提前批拿到哪吒开发板的,兴奋之余开始研究如何去运行自己的裸机程序,美其名曰:操作系统.
和 mcu 不一样, sbc 级别的 cpu 跑起来要复杂的多,不过好在系统级别的领域,不同的软件分工明确, 我们的裸机程序作为 kernel 部分,等着被引导就好.
尽管 sbc 的系统很复杂, 不过要跑起我们的小小的代码,我们刚开始关心的东西不必要很多.
走出第一步,才能看到后面的广阔天空.
由于没有自己的 OS , 这里用 rt-thread 的 rt-smart 来作为实验验证对象.
uboot
和我们接触的第一个对象就是 uboot , uboot 是哪吒开发板的 bootloader,所以我们要和他搞好关系,了解他,才能让他帮我们完成 kernel 的引导.
哪吒开发板的引导路径大致是这样: BROOM -> spl -> uboot -> [nand | mmc]
通过简单的把玩,发现以下规律, BROOM 中的一级 bootloader 会检测 mmc 和 nand 设备, 如果存在 mmc 设备就会 load mmc boot 分区中的 spl 继续工作, nand 同理.
开发板上有 256MB 的 nand flash, 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我们的程序了, 所以就不考虑 mmc 了.
哪吒的 uboot 和 nand
开发板,接上串口工具,上电,串口中就可以看到系统启动信息了, 如果你什么都不操作就会进入 tina 环境了, 所以开机的时候,连按 s 键盘(和 PC 开机按 F2或者 F10 一样吧) 就可以进入 uboot 环境
如下界面:
先用 mtdparts 查看 nand 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dtparts default
mtdparts
# 输出如下:
device nand0 <nand>, # parts = 4
#: name size offset mask_flags
0: boot0 0x00100000 0x00000000 1
1: uboot 0x00300000 0x00100000 1
2: secure_storage 0x00100000 0x00400000 1
3: sys 0x0fb00000 0x00500000 0
active partition: nand0,0 - (boot0) 0x00100000 @ 0x00000000
defaults:
mtdids : nand0=nand
mtdparts: mtdparts=nand:1024k@0(boot0)ro,3072k@1048576(uboot)ro,1024k@4194304(secure_storage)ro,-(sys)
从上面可以看到, nand 有四个分区, 前面两个 bootloader , 第三 secure_storage 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 第四个分区 sys 就是保存用户 os 的地方, 目前就是 tina linux 系统.
查看一下 sys 中的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ubi part sys
ubi info l
# 输出如下:
Volume information dump:
vol_id 0
reserved_pebs 1
alignment 1
data_pad 0
vol_type 4
name_len 3
usable_leb_size 258048
used_ebs 1
used_bytes 258048
last_eb_bytes 258048
corrupted 0
upd_marker 0
name mbr
Volume information dump:
vol_id 1
reserved_pebs 1
alignment 1
data_pad 0
vol_type 3
name_len 13
usable_leb_size 258048
used_ebs 1
used_bytes 258048
last_eb_bytes 258048
corrupted 0
upd_marker 0
name boot-resource
Volume information dump:
vol_id 2
reserved_pebs 1
alignment 1
data_pad 0
vol_type 3
name_len 3
usable_leb_size 258048
used_ebs 1
used_bytes 258048
last_eb_bytes 258048
corrupted 0
upd_marker 0
name env
Volume information dump:
vol_id 3
reserved_pebs 1
alignment 1
data_pad 0
vol_type 3
name_len 10
usable_leb_size 258048
used_ebs 1
used_bytes 258048
last_eb_bytes 258048
corrupted 0
upd_marker 0
name env-redund
Volume information dump:
vol_id 4
reserved_pebs 29
alignment 1
data_pad 0
vol_type 3
name_len 4
usable_leb_size 258048
used_ebs 29
used_bytes 7483392
last_eb_bytes 258048
corrupted 0
upd_marker 0
name boot
...
我们看到了一些熟悉的信息,系统镜像的分区表, 就是 tina sdk 打包出来的产物.
那么 uboot 如何引导 nand 中的系统的呢? 使用 printenv 查看一下 uboot 的环境变量,下面列出重要的部分: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boot_normal=sunxi_flash read 45000000 ${boot_partition};bootm 45000000
boot_partition=boot
bootcmd=run setargs_nand_ubi boot_normal
partitions=mbr@ubi0_0:boot-resource@ubi0_1:env@ubi0_2:env-redund@ubi0_3:boot@ubi0_4:rootfs@ubi0_5:dsp0@ubi0_6:recovery@ubi0_7:UDISK@ubi0_8:
root_partition=rootfs
setargs_nand_ubi=setenv bootargs ubi.mtd=${mtd_name} ubi.block=0,${root_partition} earlyprintk=${earlyprintk} clk_ignore_unused initcall_debug=${initcall_debug} console=${console} loglevel=${loglevel} root=${nand_root} rootfstype=${rootfstype} init=${init} partitions=${partitions} cma=${cma} snum=${snum} mac_addr=${mac} wifi_mac=${wifi_mac} bt_mac=${bt_mac} specialstr=${specialstr} gpt=1
ubi_attach_mtdnum=3
就以上这几行就可以了, 对我们来说关键作用的只有前 3 行.
bootcmd
这个是 uboot 启动时候执行的变量, 内容是 run setargs_nand_ubi
和 boot_normal
其中 setargs_nand_ubi
是设置 bootargs
的, 是 Linux 关心的东西.
我们主要看 boot_normal
boot_normal
大致含义是 flash 工具读取 ${boot_partition}
(解析后是 boot
) 位置的数据到内存 0x45000000
的位置, 然后 bootm
引导 0x45000000
位置的内核.
所以,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把我们自己的 OS 程序,写入到 nand 中 boot 分区的位置,理论上就可以了.
构建 nand 和引导自己的系统
起初本来想用 xboot 的 xfel 工具将数据写入 nand, 然后发现没有实现,所以先跳过, 等后续支持了就会更方便了.
tina sdk 中 device/config/chips/d1/configs/nezha_min/sys_partition.fex
这个文件是 pack
的配置信息 , 根据文件知道 pack
命令会把 boot.img 打包到 nand 的 boot 分区, 这个就是我们所要的,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我们自己的 bin 文件替换调 boot.img , 然后 tina sdk 中执行pack
,生成的产物tina_d1-nezha_min_uart0.img
中就包含了我们的代码了.
然后用全志的工具,将 tina_d1-nezha_min_uart0.img
烧录到哪吒主板上.第一步就完成了.
这样就可以正常引导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
在前面 uboot 的引导指令用的是 bootm 45000000
, bootm 是引导 linux kernel 的,包含了引导协议的一些东西, 我们作为一个裸机程序,我们可以使用 uboot 的 go
命令之间跳转到 0x45000000
处运行, 将 boot_normal 改为 sunxi_flash read 45000000 ${boot_partition};go 45000000
即可, 但是目前 tina 默认的 uboot 没有编译 go
指令, 进入 lichee/brandy-2.0/u-boot-2018
目录, 执行 make menuconfig
, 然后在 Command line interface --> Boot commands 中选中 go 指令,保存后,重新编译, 在打包一次就可以了.
tina uboot 默认的环境变量信息在文件 device/config/chips/d1/configs/nezha/env.cfg
里面,可以将 boot_normal 改好后再编译,就不用在 uboot 交互界面中修改环境变量了.
上电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wsSFSuY-1645581860288)(/assets/uploads/files/1623079923978-d1-rt-smart.png)]
bingo!
少年, 下一步就开始在哪吒上运行你的 Dreeam OS 吧!
最后的补充注意事项: RISC-V 芯片运行在 SBI 环境, S Mode 下,所以如果裸机程序 M 模式的代码是无法正常运行的.
原贴链接:https://bbs.aw-ol.com/topic/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