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软件的人不被他人忽悠的唯一方法

2023-07-31 11:37:21 浏览数 (1)

做软件的人,不管你是管理者、业务人员、需求分析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在IT技术和过程推陈出新和突飞猛进的时代,很容易被人忽悠。你是不是经常发现,出于从众心理,你投入时间和金钱,读书和听课,学习并实践了身边其他人所热捧的新技术和新过程,从设计思维,到敏捷,到精益,到DevOps,到持续交付,到TDD,到DDD,到整洁架构,到基础设施即代码,到混沌工程,到AIGC。学了和用了一圈下来,结果发现,软件质量仍然较差,用户价值仍然较低,软件交付仍然延期。你感觉被人忽悠了。

如何才能不被忽悠?

如何才能不被别人忽悠?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科学方法自己动手做实验,来验证书上和大佬所说的技术和过程,能不能提升自己的软件质量和用户价值。

有人会说,我就是一边学技术和过程,一边在实践呀。实践出真知呀。

没错。你肯实践,就能甩开只读书而不动手的人好几条街。但如果只是实践,而不安排没有做这个实践的对照组,怎么知道实践新技术和过程后的成效,要好于原来旧的方式,从而让其他人信服?

咱们拿敏捷试点举例子。有几个企业在做敏捷试点的时候,能安排一个不引入任何敏捷实践的团队,做对照组,来验证敏捷实践的实际成效呢?经常是领导只安排一两个团队当引入敏捷实践的“实验组”做“试点”,而不安排对照组团队。做了一段时间后,把试点团队的度量数据整理一下,作为试点成效汇报上去,就开始推广,并不考虑与对照组团队做对比。

有人会说,可以把实验组的试点团队在试点前和试点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呀。这样说听起来合理,但这样对比有个问题,就是试点团队在试点前,根本就没有度量试点期间需要度量的指标。为了营造试点后良好的成效,此时经常会靠拍脑袋,把试点前的数据写得低一些,让试点的成效皆大欢喜。

但此时,如果实际成效与试点前相比,几乎持平,甚至更差,一般就没有人敢仗义执言了。此时,团队成员心里,都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还有人会说,找个与试点团队相似的团队,作为对照组,太麻烦了。可以不设置对照组,而在试点团队结束试点后,找其中的团队成员访谈一下,问问他们是否觉得敏捷实践有帮助,就行了。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其中隐藏着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团队成员在访谈中,出于社会情境的压力,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只会说敏捷实践的好话。毕竟领导要求大家支持敏捷试点嘛。第二,访谈的结果只能揭示相关性,而无法揭示因果关系。我们知道,两个事物相关,并不等同于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关性不等同于因果性。要想揭示因果关系,只能靠有对照组的科学实验

图:要想揭示因果关系,只能靠有对照组的科学实验

为什么人们都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可感知的控制感,进而能满足人天生具有的自主作出选择的需求

如何做好科学实验?

如何才能做好有对照组的科学实验?有如下6步。

1 基于观察

2 问出问题

3 形成可验证的解释性假说

4 基于假说做出预测

5 设计并执行有对照组的实验,验证预测

6 根据实验结果可回到第3步,不断迭代优化假说或预测

用科学方法做实验,不仅可以用于验证敏捷是不是在忽悠人,还可以用于验证你在书中读到的技术和过程是不是在忽悠人。

假设你在书中读到了这么一段:Docker利用chroot这个Unix系统调用,来为每个进程分配各自的根目录,用来隔离这些进程。

该如何用上面6步,设计一个科学实验,验证一下这段文字是不是在忽悠人?

1 基于观察。

我读到“Docker利用chroot这个Unix系统调用,来为每个进程分配各自的根目录,用来隔离这些进程。”

2 问出问题。

我可以问:“运行在电脑上的docker容器,其中的文件系统,与其宿主电脑上的文件系统,是隔离的吗?”

3 形成可验证的解释性假说。

我可以这样提出解释性假说:“Docker利用chroot这个Unix系统调用,为每个进程单独分配一个根目录,用来保存这个进程的所有文件,从而实现进程之间的隔离。”

4 基于假说做出预测。

我可以这样做出预测:“当我在电脑上运行一个Docker容器后,容器内特定文件夹中的特定文件内容,应该与宿主电脑上相同文件夹的相同文件中的内容不同。因为这样才能体现隔离性。”

5 设计并执行有对照组的实验,验证预测。

我可以将宿主电脑Ubuntu系统,当作一个对照组,并执行下面的命令,查看文件/etc/issue的第一行,获取操作系统版本号信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head -n1 /etc/issue

我了解到宿主电脑的Ubuntu版本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Ubuntu 22.04.2 LTS n l

然后我在宿主电脑上通过以下命令,运行一个Docker容器,并把它当作实验组。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docker run --name firstcontainer -ti --rm alpine:3.11 /bin/sh

这行命令会根据alpine 3.11镜像,运行一个名为firstcontainer的容器。并且能在命令执行后,打开一个命令行界面,用来操作容器内的文件。

然后我在容器内的命令行界面,执行与宿主机同样的命令,来查看容器的操作系统版本号。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head -n1 /etc/issue

命令运行结果告诉我,容器内的Linux系统版本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Welcome to Alpine Linux 3.11

6 根据实验结果可回到第3步,不断迭代优化假说或预测。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目录同样文件名的/etc/issue文件的第一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不一致。这支持了第3步的假说。我可以视支持的情况,不断迭代和优化实验。

总结一下。读书虽然能很快得到结论,但难以说明结论一定适用于你,且难以揭示结论背后的原因。访谈只能揭示相关性,无法揭示因果性。相关性不等同于因果性。揭示因果性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科学方法做实验。你用科学方法,做具备对照组的实验,来验证书上或大佬所说的结论,是否名副其实。这才是做软件的人,不被他人忽悠的唯一方法。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点击在读,并转发给其他经常受他人忽悠之害的小伙伴。你觉得做软件的人,要想不被忽悠,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你还希望我聊有关做软件的其他什么新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仔细阅读每一条留言。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企业生意蒸蒸日上,软件系统稳定运行。你所阅读的文章,来自“吾真本说混沌工程”知乎专栏。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