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及应用价值

2023-09-09 08:53:19 浏览数 (1)

目前虚拟数字人的上中下游产业全链路基本完成,上游技术方,以软硬件平台、工具为主;中游服务方,主要负责虚拟数字人IP设计、孵化、运营等;下游应用方,文娱、传媒、游戏、金融、文旅、教育等行业纷纷探索数字人的应用。

数字人从技术上可以区分为AI驱动和真人驱动,应用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虚拟分身型(真人虚拟分身)、功能服务型(虚拟员工)、内容/IP型(虚拟偶像)。三类应用在产品定位、核心价值、应用行业、竞争力、驱动方式等存在显著差异。虚拟分身型数字人一般为C端用户制作的虚拟形象,应用于C端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形象分身或代理;功能服务型主要应用于行业服务场景;内容/IP型主要应用于影视、市场营销、文娱等多种场景。

01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

数字人的最终服务对象为C端用户,在B端的应用领域从电影动画向广告营销、电商直播、虚拟偶像等领域不断扩展。未来以虚拟分身为代表的应用潜力巨大。

从需求角度,数字人制造和运营服务在B端市场不断扩大领域和规模,面向更广大的C端用户提供服务,而制作方式也从PGC向UGC发展。

虚拟数字人按照商业和功能应用维度划分如下:

虚拟偶像(内容/IP型)

定义:以歌手、演员、模特、网红、游戏高手等“艺人”身份出现,拥有鲜明的个性、才艺设定,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综艺节目等,通过积累流量、人气而获得更多“工作”的虚拟数字人。

运营方式:与真人艺人相似,通过歌曲、硬照、短剧、综艺等作品进行运营。

主要代表:洛天依、柳夜熙等。

虚拟主播(虚拟分身型)

定义:虚拟世界的“主持人”,在专业赛道上包括各大媒体推出的数字主持人、数字记者、数字小编等,而在短视频平台活跃的UP主们则由企业或个人运营,数量庞大。

运营方式:专业赛道以新闻报道、综艺节目为主,替代真人主播、记者、编辑,短视频平台则以直播互动、直播带货为主。真人驱动和智能驱动交替出现。

主要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AI 王冠、央视网小C、湖南卫视小漾等

数字员工(功能服务型)

定义:由企事业单位推出,作为该单位的“数字员工”,对外展示企业产品、服务、文化,对内替代行政、培训等部分内部运营功能。智能客服、企业品牌官、虚拟导游、虚拟老师、虚拟学生等当前数字员工的主要呈现形式。

运营方式:对内以替代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部分功能为主;对外主要以智能服务、品牌代言为主。

主要代表:科大讯飞爱加、班长小艾、OPPO小布


02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价值

一、重构内容生产模式,极大提升数字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

云游戏、影视制作、虚拟娱乐、虚拟主播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虚拟数字人,基于更成熟的软硬件一体化技术,从建模、驱动、渲染、剪辑、合片等流程逐步实现自动、实时化和智能化,相比证人表演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创作内容和延展空间得到释放,创作者之间可以在线协作、高效协同,大幅提升内容制作效率,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二、重新定义粉丝经济,助力品牌传播快速出圈

品牌代言、虚拟演唱会、虚拟直播等已经成为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的主流应用场景。虚拟偶像的人设、言行等由品牌方掌握,比真人明星的可控性、安全性更强,还可以延展应用在元宇宙中更多元的虚拟场景,实现多圈层传播虚拟偶像IP化将成为流行趋势,粉丝经济在快速崛起。

三、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抓手,助力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虚拟数字人在传媒、教育、金融、医疗、体育等领域将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提质增效。例如虚拟主播可以“全年无休”,24小时实时播报新闻;虚拟手语主持人可以缓解真人手语主持人稀缺问题,有效解决听障人士沟通难题;虚拟员工则可以扮演客服、导游、助手等功能性角色,不仅提高效率,还具有陪伴、关怀等外延性价值。

四、元宇宙的核心数字资产,承载着“第二人生”的无限想象

虚拟数字人将成为元宇宙最核心的交互载体和入口,每个人都可能用虚拟分身进入元宇宙,沉浸式式体验游戏、娱乐、社交、教育、运动等数字化内容,开启“第二人生”,追求更真实、更理想的自我。未来虚拟数字人将拥有法定数字身份,并与个人数字资产进行绑定确保个人利益和资产安全。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