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DY ALGORITHMS

2023-10-16 19:22:08 浏览数 (2)

贪心算法

贪心算法(Greedy Algorithm)是一种常见的优化算法,用于解决一类最优化问题。在每一步选择中,贪心算法总是选择当前看起来最优的选择,而不考虑该选择会不会影响未来的选择。这种贪心选择的策略通常是局部最优的,但不一定是全局最优的。

贪心算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贪心选择性质是指每一步的局部最优选择最终能够导致全局最优解。最优子结构性质是指问题的最优解包含子问题的最优解。

贪心算法的基本思想如下:

  1. 首先定义问题的优化目标,明确要求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2. 从问题的所有可选解中,选择一个局部最优解,作为当前的选择。
  3. 接着,检查该局部最优解是否满足问题的约束条件和要求。
  4. 如果满足约束条件和要求,则将该局部最优解加入到最终解集合中。
  5. 否则,舍弃该局部最优解,并回到第2步,继续选择下一个局部最优解。
  6. 最终得到的解集合就是整个问题的全局最优解。

需要注意的是,贪心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问题。在某些问题中,贪心算法可能会得到次优解或者不正确的结果。因此,在应用贪心算法时,必须要确保问题具有贪心选择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证明。

硬币兑换问题(Coin changing)

给定货币面额:1、5、10、25、100,设计一种使用最少数量的硬币向客户支付金额的方法

收银员算法(Cashier’s algorithm)

在每次迭代中,添加最大价值的硬币,这不会让我们超过要支付的金额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def cashier_algorithm(amount, coins):
    coins.sort(reverse=True)  # 将硬币面额按降序排列
    change = []
    remaining_amount = amount

    # 从硬币最高金额开始遍历
    for coin in coins:
        # 最多能使用几个当前最大面额硬币支付剩余部分金额
        num_of_coins = remaining_amount // coin
        # 减去支付硬币总金额,获得剩余金额
        remaining_amount -= num_of_coins * coin
        # 向找零列表里添加相应的硬币
        change.extend([coin] * num_of_coins)

    return change

# 测试例子
amount_to_pay = 68
currency_coins = [1, 5, 10, 25, 100]
result = cashier_algorithm(amount_to_pay, currency_coins)
print(result)  # 输出结果:[25, 25, 10, 5, 1, 1, 1]

最优解的性质

k

Ck

all optimal solutions must satisfy

max value of coins c1, c2, …, ck–1 in any OPT

1

1/P

P<=4

-

2

5/N

N<=1

4

3

10/D

N D<=2

4 5=9

4

25/Q

Q<=3

20 4=24

5

100

no limit

75 24=99

P表示Pennies(1分钱),N表示Nickels(5分钱),最优解的条件就是所找的零钱数已经是最少的,不能有更少情况产生。例如第一行所示情况,超过四个P存在的话就可以利用5个P合成一个N,而第三行N和D不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是由于1N 2D->1Q,2N D->2D,都存在更少硬币的解决方案

收银员算法是最优的么

不是,对于很多情况,收银员算法都不是最优的

示例一

美国邮戳: 1, 10, 21, 34, 70, 100, 350, 1225, 1500。现在要考虑找回客人140元

  • 收银员算法的结果:140 = 100 34 1 1 1 1 1 1.
  • 实际最优结果:140 = 70 70.

示例二

甚至某些情况下收银员算法都不能找到有效的解

硬币种类:7,8,9。现在考虑找回客人15元

  • 收银员算法的结果:15 = 9 ???
  • 实际最优结果:15 = 8 7

间隔调度问题(interval scheduling)

  • 工作js_j时开始,在f_j时结束
  • 我们说两个工作是兼容(compatible)的,如果它们相互之间没有重叠(overlap)

目标

找到相互兼容的工作的最大子集

Greedy template

以某种自然顺序考虑工作。接受每份工作,前提是它与已经接受的工作兼容

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

按照开始时间排序,从最早开始的工作依次考虑

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

按照结束时间排序,从最早结束的工作依次考虑

最短间隔(Shortest interval)

按照间隔时间f_j-s_j排序,从间隔最短的工作开始依次考虑

最少冲突(Fewest conflicts)

对于每项工作,统计与其冲突的工作的数量,并按照冲突数从小到大排序,从冲突最少的工作开始考虑

最早开始,最短间隔和最少冲突都不是最优的,其反例如下:

最早结束时间(EFT)算法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def earliest_finish_time(schedules):
    # 将活动按结束时间进行排序
    sorted_schedules = sorted(schedules, key=lambda x: x[1])

    # 选择的活动列表
    selected_activities = []

    # 当前结束时间
    current_end_time = 0

    # 遍历排序后的活动
    for activity in sorted_schedules:
        start_time, end_time = activity
        # 如果活动的开始时间晚于或等于当前结束时间,则选择该活动
        if start_time >= current_end_time:
            selected_activities.append(activity)
            current_end_time = end_time

    return selected_activities

# 示例活动列表,每个元组表示一个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activities = [(1, 3), (2, 5), (3, 6), (5, 7), (4, 8), (8, 10)]

selected_activities = earliest_finish_time(activities)
print("Selected activities:", selected_activities)

EFT分析

假设我们有一组按结束时间排序的活动集合S={1,2,…,n},其中每个活动i具有开始时间si和结束时间fi,且f_i<=f_{i 1}

现在我们想要证明选择最早结束时间的活动总是安全的,即它总是包含在某个最大兼容活动集合中。

  1. 贪心选择性质:假设 A 是活动集合 S 的最大兼容活动集合,活动1具有最早的结束时间。我们的目标是证明活动1总是包含在 A 的最优解中。
  2. 数学归纳
    • 基本情况:如果只有一个活动,则选择它是显而易见的最优解。
    • 归纳步骤:假设对于 k < n 的情况,选择最早结束的活动总是最优的。现在我们考虑有 n 个活动的情况。
  3. 交换论证:假设活动1不在最优解 A 中,让活动 k 是 A 中结束最早的活动。由于活动1和活动 k 的结束时间不冲突,并且活动1的结束时间早于活动 k ,我们可以将活动1替换为活动 k 并获得另一个兼容活动集合。由于我们并没有减少活动的数量,因此新的解至少与原始解一样好。
  4. 结论:通过反证法和归纳基础,我们证明了选择最早结束的活动总是最优的选择,并且总是存在于最大兼容活动集合的最优解中。

间隔划分问题(Interval partitioning)

区间划分问题(Interval Partitioning Problem)是一类组合优化问题,涉及将一组给定的时间区间分配给一组有限的资源,以便满足某些约束条件。这类问题在日程安排、会议室预订、频谱分配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基本区间划分问题是指给定一组活动或任务,每个都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目标是将这些活动分配给尽可能少的资源(例如会议室、机器等),同时确保没有两个在同一资源上分配的活动在时间上重叠。

例如,假设你有一系列会议,并且需要找到最少数量的会议室,以便所有会议都可以在没有时间冲突的情况下进行。这就是区间划分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

Greedy template

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

按照开始时间排序,从最早开始的工作依次考虑

最早结束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

按照结束时间排序,从最早结束的工作依次考虑

最短间隔(Shortest interval)

按照间隔时间f_j-s_j排序,从间隔最短的工作开始依次考虑

最少冲突(Fewest conflicts)

对于每项工作,统计与其冲突的工作的数量,并按照冲突数从小到大排序,从冲突最少的工作开始考虑

最早结束,最短间隔和最少冲突都不是最优的,相应的反例如下图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def earliest_start_time(jobs):
    # 按照开始时间对工作进行排序
    sorted_jobs = sorted(jobs, key=lambda job: job[0])

    # 初始化一个列表来存储分组结果
    partitions = []

    for job in sorted_jobs:
        added_to_partition = False
        # 遍历现有分组,找到第一个没有时间冲突的分组,将工作添加进去
        for partition in partitions:
            if job[0] >= partition[-1][1]:
                partition.append(job)
                added_to_partition = True
                break
        # 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加入的现有分组,就创建一个新的分组
        if not added_to_partition:
            partitions.append([job])

    return partitions

# 示例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示例工作列表,每个工作由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构成
    jobs = [(1, 4), (3, 6), (2, 5), (7, 10), (8, 11), (9, 12), (5, 8)]

    result = earliest_start_time(jobs)
    print("工作分组结果:")
    for i, partition in enumerate(result):
        print(f"分组 {i 1}: {partition}")

EST分析

定理: 最早开始时间优先算法是最优的。

证明:

  • 定义:令 d 等于算法分配的教室数量。
  • 步骤 1:教室 d 是开放的,因为我们需要安排一次讲座,比如讲座 j,与前 d - 1 个教室中的所有讲座都不兼容。
  • 步骤 2:这 d 门讲座都在讲座 j 的开始时间 s_j 之后结束。
  • 步骤 3:由于我们按开始时间排序,所以所有这些不兼容性都是由不晚于 s_j 开始的讲座引起的。
  • 步骤 4:因此,在时间 s_j varepsilon(其中 varepsilon 是一个很小的正数),我们有 d 门讲座重叠。
  • 关键观察:所有时间表都使用了 geq d 个教室。

这个证明基于一系列逻辑步骤,通过观察在时间 s_j varepsilond 门讲座重叠的事实,得出至少需要 d 个教室的结论。由于EST算法使用了恰好 d 个教室,所以它是最优的。

最小化迟到问题(Scheduling to minimizing lateness)

“Minimizing Lateness Problem”(最小化延迟问题)是一种经典的调度问题,要求在一个资源同时处理一个作业的情况下,安排作业的执行顺序,以最小化最大延迟(maximum lateness)。

在这个问题中,每个作业有三个关键时间参数:

  1. tᵢ:作业 j 需要 tᵢ 单位的处理时间。
  2. dᵢ:作业 j 的截止时间(deadline),即作业必须在 dᵢ 时刻之前完成。
  3. sᵢ:作业 j 的开始时间(start time),即作业从 sᵢ 时刻开始执行。

如果作业在其截止时间之前完成,其延迟(lateness)为0;如果作业在截止时间之后完成,其延迟为正值,表示作业的延迟时间。每个作业的延迟 ℓᵢ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ℓᵢ = max{0, fᵢ - dᵢ}

其中 fᵢ = sᵢ tᵢ 表示作业 j 的完成时间。

目标是找到一个作业的执行顺序,使得所有作业的最大延迟 L = maxᵢ ℓᵢ 最小化。

这个问题属于NP-hard问题,通常使用贪心算法或动态规划等近似算法来求解。

总之,最小化延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调度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算法来安排作业的执行顺序,以最小化整体延迟,从而提高任务执行的效率和及时性。

Greedy template

处理时间最短优先(Shortest processing time first)

按处理时间tj升序安排作业顺序

最早截止日期优先(Earliest deadline first)

按照截止日期dj从早到晚排序,以此顺序安排作业

最紧迫优先(Smallest slack)

按照紧迫性dj-tj升序安排作业顺序

处理时间最短优先和紧迫性优先都不是最优的,以下是相应的一些反例

EDF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def earliest_deadline_first(jobs):
    # 按照截止日期从早到晚进行排序
    sorted_jobs = sorted(jobs, key=lambda job: job[2])
    print(sorted_jobs)
    # 初始化当前时间和最大延迟
    current_time = 0
    max_lateness = 0
    
    # 创建列表存储工作顺序,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res_list=[]

    # 遍历工作并计算延迟
    for job in sorted_jobs:
        finish_time = current_time   job[1]  # 计算工作的完成时间
        lateness = max(0, finish_time - job[2])  # 计算延迟
        max_lateness  = lateness  # 更新最大延迟
        res_list.append([job[0], current_time, finish_time])
        current_time  = job[1]  # 更新当前时间
    return res_list, max_lateness

# 示例
if __name__ == "__main__":
    # 示例工作列表,每个工作由编号,处理时间和截止时间构成
    jobs = [(1, 3, 6), (2, 2, 8), (3, 1, 9), (4, 4, 9), (5, 3, 14), (6, 2, 15)]

    result = earliest_deadline_first(jobs)
    print(result)

EDF分析

定理:最早截止日期优先调度(EDF)是最优的。

证明:反证法

假设存在一个最优调度 S*,它具有最少的逆序对(inversions),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我们可以假设 S* 没有空闲时间,因为任何空闲时间都可以用 S 中的任务填充,而不影响延迟。 如果 S* 没有逆序对,则 S = S,因为这两个调度具有相同的任务顺序和延迟。 现在,考虑 S 有一个逆序对 i-j,其中 i 被调度在 j 之前,但根据最早截止日期优先的顺序,i 应该在 j 之后被调度。 通过交换任务 i 和 j,最大延迟不会增加。这是因为延迟被定义为所有任务中的最大延迟,而交换 i 和 j 只会改变 i 和 j 的完成时间,但最大延迟保持不变。

然而,通过交换 i 和 j,我们严格减少了调度中逆序对的数量。这是因为 i-j 是一个逆序对,但是在交换后,j-i 就不再是一个逆序对。由于在 S* 中没有比 S* 更少的逆序对,交换 i 和 j 与 S* 的定义相矛盾。

因此,我们得到了矛盾,即假设存在一个最优调度 S* 具有比 S 更少的逆序对是错误的。因此,最早截止日期优先调度 S 是最优的,没有其他调度能够具有更少的逆序对并实现更小的最大延迟。

最佳离线缓存问题(Optimal offline caching)

“Optimal offline caching”(最优离线缓存)是指在一个离线环境中,根据已知的访问模式和缓存大小,设计一种缓存策略,使得缓存的命中率最高,从而最小化缓存未命中(缺失)带来的代价。

  • 缓存容量capacity:缓存具有存储 k 个数据项的容量。
  • 数据请求序列Sequence:用户请求一系列的 m 个数据项,表示为 d1, d2, …, dm。
  • 缓存命中Cache hit:如果用户请求的数据项已经在缓存中,那么就发生了缓存命中。
  • 缓存未命中Cache miss:如果用户请求的数据项不在缓存中,那么就发生了缓存未命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所请求的数据项带入缓存,并在缓存已满时选择某些现有的数据项进行替换。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的缓存替换策略,使得在数据请求序列中发生的缓存未命中次数最少,从而尽量减少替换带来的代价。

Greedy template

LIFO / FIFO

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策略,遇到缓存命中而缓存区已满情况时,优先移除先进/后进的数据项

LRU(Least Recently Used)

当缓存已满时,选择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项进行替换。也就是说,当有新的数据项需要加入缓存时,LRU策略会将最久未被使用的数据项淘汰,以腾出空间给新的数据项。

LFU (Least Frequently Used)

当缓存已满时,选择最不常用的数据项进行替换。也就是说,当有新的数据项需要加入缓存时,LFU策略会将被访问次数最少的数据项淘汰,以腾出空间给新的数据项。

FIF算法

Farthest-in-Future(FIF)算法,也称为预知算法(clairvoyant algorithm),是一种最优的缓存算法,用作与其他缓存策略性能比较的基准。FIF算法假设它完全知晓未来请求序列,并基于这种完美预测来做出缓存决策。

在FIF算法中,当发生缓存未命中时,它选择未来请求序列中将在最远未来访问的项,并淘汰当前缓存中最远未来不会被使用的项。通过这种方式,FIF算法始终淘汰缓存中最不有价值的项,并确保在拥有完整未来请求信息的前提下,缓存内容始终是最优的。

由于FIF算法需要对未来请求序列有完美预测,它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可行。然而,它作为一个理论上的上限,可以用来衡量其他缓存算法(如LRU、LFU和随机替换)在实际场景中的效果。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