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你有没有想过,气味和图像、声音一样数字化?
在国内,数字嗅觉初创公司悄然崛起。人工嗅觉传感器研发商“中科微感”宣布,已于2022年底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探究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及设备投入,产品量产规划以及团队规模建设。
在国外,越来越多企业加码数字嗅觉。英国气味数字化初创公司 OW Smell Digital ,2022年获得了由 Parkwalk Advisors 领投的超过 1 00 万英镑的种子轮融资,新注入的资金用于进一步开发其软件和硬件产品。
海内外数字嗅觉初创公司所获融资资金计划用于团队建设、产品研发,这些行业开拓者正在一笔一画描绘数字嗅觉蓝图。那么,数字嗅觉会是下一个蓝海市场吗?
嗅觉数字化悄然起风
嗅觉数字化,顾名思义让气味成为可传输、可编辑、可交互的信息,以实现气味的远程传输和异地还原。也就是说,未来人们可以利用某种工具在网上传送各种气味,嗅觉数字化听起来有点魔幻,但数字嗅觉的的确确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从我国国内首家数字气味技术研发企业,全球首家数字气味行业应用方案提供商——气味王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窥见嗅觉数字化产业是如何悄然起风的。
2015年,气味王国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气味王国推出数字气味播放器,应用于影院、游戏、展厅、汽车、新零售等各个场景;经过几年探索,气味王国获得了大约 130 项专利,建立了一个包含约 3000 种基本气味的数字图书馆;2022 年,杭州云栖会议上气味王国首次亮相Telescent(嗅觉远程传递系统),至此我国嗅觉数字化取得较大的跨步。
在资本方面,气味“触网”不乏资本的鼎力相助。2017年底,气味王国获Pre-A轮融资;2021年,气味王国宣布完成5000万人民币A 轮融资,先后由君上资本与山盛股权投资基金投资;2022年,中科微感获数百万种子轮融资,又获得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在前景方面,数字嗅觉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气味王国的数字气味播放器已用于影院、游戏、新零售等场景,和气体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业排放、可燃有毒气体等应用场景也对气体数字化产品产生了大量需求。
试想,武汉的樱花开了,远在北京的你通过视频看到花海,用嗅觉工具闻到花香,是否很有意思?看电影的时候,不仅可以听到、看到,还可以嗅到电影画面里相应的气味,是不是更刺激?此外,辨别有毒气体、监测环境、检测食物等等更是刚需。
目前数字嗅觉产业趋势晴朗,已经有一些初创企业小规模推出消费级数字嗅觉产品,但产业的爆发点还未到。原因在于,气体传感器技术的不足,市场上基本是以单一气体感知的传感器或模块为主,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气体监测、传输服务需求。
市场需求旺盛,数字嗅觉产业是一个新兴的蓝海市场,而放眼海域,嗅觉数字化仍有大片静待深耕的“蓝海”。
外资围城,国货潜行
数字嗅觉前景明朗,市场格局却不明朗,数字嗅觉产业几乎被外国企业所垄断。据了解,在关键的单一气体感知的传感器或传感器模块上,国产厂家占整体市场规模5%,中高端气体传感器主要被国外玩家所垄断。
国内嗅觉数字化技术相对落后于外资企业,原因不仅是经验、资历和服务上的不足,还有技术上的缺陷。
在日本,日立制作所(日本综合跨国集团)已开发出测量多种气味的传感器,正加速数字嗅觉的商业化,而国内企业还在探索类似的传感器。据了解,日立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振动产生的微弱声波,测定出气味的种类和浓度,这类传感器将于2024年实现商业化。
在美国,数字气味技术提供商 OVR Technology凭借气味模拟器ION 3,挺进消费级VR领域。今年年初,OVR Technology在 CES 2023 上宣布推出首款面向消费者的可穿戴气味技术解决方案 ION 3,备受市场关注。
无独有偶,2021年英国OW Smell Digital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气味 Photoshop”云服务;法国数字嗅觉传感器研发公司Aryballe Technologies获得了多笔融资;西班牙Olorama Technology公司,追求让用户通过语音即可激活香味释放……
海外数字嗅觉企业专研技术,开拓气味数字化新的应用场景,国内中科微感、气味王国、汉威科技等厂商同样孜孜不倦地对气味数字化领域展开布局。种种迹象可看出,国产嗅觉数字化企业进步很快,赶超的劲头很足。
以人工嗅觉传感器研发商中科微感为例,其自研的传感器产品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商业化道路也稳稳当当。
要知道,气体传感器是气味数字化的核心技术,该技术以往一直被外资企业领导,现今我国自研的气体传感器产品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目前组成中科微感的传感器产品的MEMS气体传感器、MEMS气体传感阵列模组、MEMS智能气味识别模块、MEMS智能气味芯片均“Made in China”,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中科微感反复实践、不断复盘,打造更完善的数字嗅觉产品。中科微感与不同行业的优秀企业、中科院研究所、知名高校、三甲医院等建立合作,丰富自身数字库,优化产品和服务,开拓更大的数字嗅觉市场。
海内外初创公司斥巨资研发新技术,气味传感器技术、产品取得进步,引得资本和互联网巨头跃跃欲试,可以预计数字嗅觉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而以中科微感为代表的数字嗅觉企业,潜心做研发耐心拓场景,将在持久的嗅觉数字化战役中变得更有底气,也更具竞争力。
技术第一,场景第二
数字化时代,场景、数据、算法不可或缺,技术、场景“两手抓”的科技企业方能创造更多的价值,竞争力也更强。在数字嗅觉领域,国外内外企业纷纷结合自主技术,竞相提高气味检测精度、广度。
在技术方面,传统单一气体传感器尺寸大、功耗高、一致性差、预热时间长而且开发周期长,进一步拓展商业化的难度大。为此,中科微感、气味王国、汉威科技等厂商相继在单一气体传感器生产技术下功夫,技术内卷愈演愈烈。
中科微感已构建四条产品线,MEMS气体传感器生产的产品线、气体传感阵列模块、智能气味分析设备以及气味数据库服务。其中,单一MEMS气体传感器不仅解决了一致性问题,还优化了产品尺寸、功耗、预热情况。
老牌气体传感器巨头汉威科技则逐步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点,引领数字嗅觉产业的发展。据官方数据,截止2021年,汉威科技拥有专利671项,其中发明专利108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等各类标准49项。
再有,技术的竞争亦是人才的竞争。中科微感融资资金计划中就有一条是“团队规模建设”,同样的气味王国、汉威科技等企业也积极网络全球人才,组建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深化技术护城河。
在应用场景方面,数字嗅觉已经落地于多个行业,但市场需求程度与日俱增,应用前景值得期许。对于从事气体行业的企业来说,气味数字技术替代人工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还可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
一方面,气味的数值检测和分析技术对食品安全、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行业有颠覆性作用另一方面,气味的数字传输和再造技术,是元宇宙社交、虚拟游戏、虚拟购物等未来场景所或缺的。
大胆试想,吹一口气就能检测身体健康,这样无创气味辅助检测和分析技术人人都梦寐以求。在不远的将来梦想将成真,目前中科微感已通过传感器模组实现了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的快速检测,而且这一项目未来将以低成本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产品形态来推广。
技术是数字嗅觉发展的跳板,场景则是数字嗅觉商业化的基石,随着中科微感、气味王国、汉威科技等厂商加大研发投入,数字嗅觉技术有望得到升级,国内数字嗅觉玩家围绕技术、场景展拉的 竞争也会更激烈。
进度 1,任重道远
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押注数字嗅觉赛道,推出新升级的气味传感器和数字嗅觉产品,加快了数字嗅觉产业的发展。
根据西南证券2022 年气体传感器行研报告显示,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自2014年的982.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18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4%,高于全球复合增速12.4%。气体传感器方面,全球气体传感器总体规模约为11亿-1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2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9%。
数字嗅觉玩家长年累月的坚持,推动数字嗅觉产业前进了一小步,可离全民普及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一来,气味的特性决定了,气味收集、传输、编辑、还原的难度,技术瓶颈延误了数字嗅觉进度。不同于视觉和语音,气味没有形态且易分散相对抽象,难以分类和界定,同样的气味不同的人会给出不一样的描述,比如:草木的味道有人认为是香的,有人则认为是臭的。
二来,数字嗅觉应用场景多但很多技术尚未真正落地,气味传感器精确度、安全性难以保证。虽然人们对气味服务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气味容易受环境影响,如若数字嗅觉技术采集和还原气味不够精确更容易被影响,所以要实现真正的落地和普及,必须进一步提高数字嗅觉的精准度。
三来,行业融资数量和数额相对较低,而且普遍缺乏数字嗅觉科技人才。虽然数字嗅觉融资热度有所升温但比起视觉、语音领域,小巫见大巫,大多数初创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人才培养和招揽效率低,我国数字嗅觉行业方兴未艾。
数字嗅觉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技术待升级、商业竞争格局尚未成熟,机会与挑战并存,虽任重而道远但要相信,行则终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