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缓存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只需要缓存某些查询结果。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缓存大小的限制,以确保Redis服务器不会耗尽内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Redis的有序集合(sorted set)数据结构,它可以根据分数排序,并提供按范围或按成员获取值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MongoDB查询的哈希值作为有序集合中的成员,并将查询结果的大小作为分数。然后,我们可以使用ZADD
命令将成员添加到有序集合中,并使用ZREMRANGEBYRANK
命令删除多余的成员。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有序集合来缓存MongoDB查询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mport pymongo
import redis
import json
mongo_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mongodb://localhost:27017/')
mongo_db = mongo_client['mydb']
mongo_collection = mongo_db['books']
redis_client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CACHE_SIZE_LIMIT = 1000
def get_books(query):
cache_key = hash(query)
cached_result = redis_client.get(cache_key)
if cached_result:
result_set = json.loads(cached_result)
redis_client.zincrby('cache_sizes', cache_key, len(cached_result))
else:
result_set = list(mongo_collection.find(query))
json_result_set = json.dumps(result_set)
redis_client.zadd('cache_sizes', {cache_key: len(json_result_set)})
redis_client.set(cache_key, json_result_set)
cache_size = redis_client.zcard('cache_sizes')
if cache_size > CACHE_SIZE_LIMIT:
excess = cache_size - CACHE_SIZE_LIMIT
cache_keys = redis_client.zrange('cache_sizes', 0, excess - 1)
redis_client.delete(*cache_keys)
redis_client.zremrangebyrank('cache_sizes', 0, excess - 1)
return result_set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常量CACHE_SIZE_LIMIT
,它代表缓存大小的最大限制。在get_books
函数中,我们将MongoDB查询哈希作为缓存键,以及将查询结果的JSON字符串作为缓存值。我们还使用ZINCRBY
命令将缓存大小增加到有序集合中,其中哈希用作成员,查询结果大小用作分数。接着,我们检查缓存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将查询结果从JSON字符串转换回Python对象,并使用ZINCRBY
命令将成员的分数增加到有序集合中。否则,我们将从MongoDB中检索数据,并将结果集序列化为JSON字符串,并使用ZADD
命令将其与缓存键一起存储在Redis中。
一旦缓存大小超过限制,我们就需要清除多余的缓存。为此,我们使用ZCARD
命令获取有序集合中的成员数量,并检查是否超过了限制。如果是,我们使用ZRANGE
命令获取前n个最小的成员(其中n等于超出限制的数量),这些成员是要删除的缓存键。然后,我们使用DELETE
命令删除这些键,并使用ZREMRANGEBYRANK
命令从有序集合中删除相应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