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与腾讯云CODING的「水乳交融」启示录

2023-05-31 17:14:26 浏览数 (1)

本文转载雷锋网

“对蜡烛的不断优化,是不可能导致电灯发明的。”

谈数字化与创新能力,有时会掉进这样的误区:更换个别工具=数字化=创新。用蜡烛打个比方,常见的优化是,让蜡烛直径变宽更防风、变更蜡烛的颜色……但电灯这样的颠覆式创新,并不诞生于蜡烛的优化。

许多企业大谈数字化转型、追赶创新,却不得其法,速度与方向难统一,最后南辕北辙。

而伊利与腾讯云CODING的三年合作,恰好以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流畅和谐地进行下去。

01

乳业龙头的数字化之路

如果把伊利比做一处幅员辽阔的疆域,数字化产品研发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散落在广阔疆域上的各处城池,即不同的事业部或部门连结起来,迅速地“修路架桥”,以保证数据能在集团内部顺利流转,各部门有效达成协同。

但这片“疆域”本身在不断扩张,内部需要被连结的“城池”也在不停新增,对研发“修路架桥”数量、质量和速度的要求,都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研发原有那套工具和“施工方式”,会不会跟不上伊利业务发展的节奏?

从伊利,雷峰网了解到以下几点:

  • 研发流程需体系化改造

伊利此前也一直在推进数字化产品和系统研发管理上的优化,例如改造项目管理流程,在某些节点采用开源自动化工具。

但曾有业内人士向雷峰网强调,数字化转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单点优化“治标不治本”。有时为A环节所做的改进,可能又因为B环节的改造而失败,形成“多米诺骨牌”式负面效应。

因此,“新工具”需要具备统一性、一站式等特点,确保伊利在数字化产品和系统建设中能高效高质量推进。

  • 混合开发模式下的考验

出于对敏态和稳态业务不同的部署需求,伊利内部同时存在敏捷、瀑布两种开发模式。前台业务运营及面向消费者侧的数字化产品和系统更多需要敏捷机制来推进;后台业务支撑体系等其需求则多半用稳态模式。

可见,“新工具”要同时良好适配敏捷式 瀑布式的混合开发需求。

更重要的是,对伊利而言,数字化转型需要应对更快的业务节奏变化,时间和人手都不允许“慢慢来”。这时他们需要非常成熟的产品,好上手、部署快、门槛低,来尽量满足当下的业务节奏。

因此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发管理模式与工具?在落地数字化战略、推进数字化产品建设的过程中,伊利遇上了腾讯云CODING。

02

让伊利“放开手脚”的 CODING

CODING,是腾讯云旗下一站式DevOps研发管理平台。

5月18日,腾讯云在Techo Day“开箱吧!腾讯云”活动上,也首次对外讲述与伊利的合作故事。

伊利与腾讯云CODING的正式连线,是在2020年的夏天。合作在这一年全面铺开,通过工具支撑敏捷体系的整体升级和建设。

如果说伊利所做的研发优化工作,是为自己添置了更锋利的锯刀、更趁手的锤子,那么在腾讯云CODING介入之后,这项工作就相当于是,建造数条专业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流水线。

在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并充分利用CODING的核心能力后,伊利顺利完成了覆盖需求、研发协同、CI/CD、测试管理、制品仓库、文档管理、度量管理等 7 个主要模块的DevOps平台建设,并规范化研发管理流程体系,强化代码安全内控和应用质量。

腾讯云CODING率先解决的难点之一,就是伊利研发的内外部沟通成本问题。

在伊利数字化转型中,研发工作除了自研外,也有很多是靠与生态厂商的协同建设,需要能够把内外部的组织和团队有效联动起来。

而CODING能够依照研发各方角色和权限,进行项目归类、版本管理,强化了代码内控,保障软件资产安全。

现在,伊利可以全面、统一管理部门内部所有供应商代码,实现上线软件发布流程规范化,为未来数字化产品快速落地提供平台,填补源代码与可用程序之间的开发鸿沟,避免供应商黑盒部署导致的供应商运维依赖、部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就好比是多方共同“施工”:一条道路要尽早完成建设,最好是分段同时施工,不同路段的施工进度按需对其他施工小队透明,施工用料、道路规范也要统一安排。

另一方面,CODING也通过知识管理等模块,帮助伊利将专属的知识资产沉淀下来,降低学习门槛,让内外部新的合作伙伴迅速了解研发体系的情况。同时,CODING还内置大量自动化的工具,提升效率和质量。

采用CODING之后,伊利最直观的感受之一,是产品版本迭代发布的节奏明显加快许多。

“以前发版,有时候得大晚上找一个时间窗口,花上3-4个小时,但现在整个版本前期做好完全测试的情况下,可能只需要5-10分钟。中间许多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比如从测试环境拷贝等工作,现在都能由CODING自动化实现。”伊利数字化部门表示。

同时,自动化工具降低人工干预的比重,也在更高维度保证研发团队对上线前的预生产测试、上线后的回归测试,都有着更精准的把控,真正做到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

此外,CODING友好的使用体验,也给伊利带来不小的惊艳。

例如一次项目里,可能需要前端、开发与用户体验设计的协同;需求进入需求池后,要再做管理和拆解,转换为用户体验的设计稿。

换言之,在CODING上一同工作的人们,不全是程序员。为此,CODING做了相应的设计考量,尽可能减少不同角色的理解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CODING极高的开放和包容度,使得伊利这类大型传统企业,在研发上更加自由。

市面上与研发管理有关的工具有上百种,即便时间人手再充裕,也未必能熟练掌握所有工具。而CODING做了代码仓库、自动化助手等一系列功能模块的划分,相应推出自研工具,可单独拆分对外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供企业一站式完成研发工作。

倘若企业已有熟练使用的外部开源工具,CODING也可以将其集成进来,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腾讯云透露,不少公有云用户就是选择采用CODING部分单点能力,再外接一部分常用工具。

目前,CODING帮助伊利数字化产品和系统研发,从原来的按周迭代,提速至按小时迭代,系统迭代效率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每月平均达成的构建、发布 1500次左右。

供应商人员管理工作更细更强,单位人天产出提升20%。项目管理实现线上化、敏捷化,产品、研发、运营协同合作,沟通效率提升 50%。

伊利数字化转型部门内部90%的项目已完成迁移上线;事业部超过20个小程序项目,已完成敏捷研发流程的落地应用,小程序需求迭代效率提升30%以上。

03

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

正如前文所言,飞速发展的伊利需要研发迅速“修路架桥”,而与CODING的合作,也正响应了伊利的需要。

在合作期间,伊利打造了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消费者体验平台,即面向伊利所有业务,进行消费者精细化运营。

回忆起这段合作经历,腾讯云的专业程度和反馈速度,令伊利印象深刻;腾讯云不仅会迅速响应需求、吸收建议,也会比较深入地了解伊利内部的业务场景。

据雷峰网了解,双方合作仍在继续。接下来,伊利会重点关注测试能力、安全、使用体验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双方也会继续共同培训,包括工具本身的使用,和结合实际案例的应用场景落地。

伊利作为实体企业,需不断更新自身对数字化的认知,这既要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也要有技术跟业务的深度融合。

而在腾讯云看来,现今社会下,每家公司本质上都是科技公司。CODING的愿景,是期望让技术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将速度与方向结合起来,帮助企业创造一个专注于创造价值和持续改进组织的团队。

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数字化转型、讨论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解决方案的实际使用者。但实际上,在企业这一整体之中,可以拆解出四类与项目有关的角色:

管理者,运营者,开发者,和消费者(普通用户)。

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也正与这四类角色的使用体验息息相关。

而腾讯在服务个人用户过程中,对使用体验的体会之深,在CODING身上展露无疑。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口号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正需要这一服务意识补上,形成闭环。腾讯云作为一家把服务好管理者、运营者、开发者和消费者为驱动力的组织,也自然会获得更大的势能,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翻开新的篇章。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