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体制化是失业的起点

2023-01-31 18:22:10 浏览数 (1)

一个在国企工作的读者找我咨询,他在这家国企工作10多年,工作难度并不高但人际关系复杂,不仅要伺候好领导还要维护各种同事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各种“潜规则”。

说实话他说的那些“潜规则”在我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他的描述之下仿佛很自然甚至很理所当然。

他最后说了句:我很想离开这个环境,但不知道出来后能做什么。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段老布关于体制化的描述:“这些墙很有趣,刚进来时,你痛恨它,后来,你习惯了它的存在,很自然地生活在其中,最后,你会发现你无法离开它。”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国企之类的环境才会被体制化,但事实上任何组织都可以让你被体制化。

我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一所学校的副校长,这让我年少之际就对被体制化的状态有所了解,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进国企的机会选择了打工,潜意识里面就是因为害怕被体制化。

但工作一年后我就发现:原来被体制化无处不在,在公司我发现好几个工作N年的老员工还在做着基础的业务开发甚至是增删改查工作,老板们总是倒排工期这导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额外的学习成长的时间。

这些老员工完成一天疲累且没有成就感的工作之后往往都会回家后约着一起打魔兽世界,也许只有游戏中的释放才能让白天的负能量被释放。

团队中的核心骨干的状态就大不一样了,比如架构师,他们的工作是设计框架和技术攻坚,这些较高难度的工作让他们一直成长。再比如腾讯有一个工种是项目管理,大多由程序员晋升产生,他们的工作是项目排期、资源协调和沟通,也算提前进入了管理序列。

我试图深究这种差异为什么会产生,也许是刚工作之际的能力差距又或者是和领导是否match,最后我发现根本原因是每个人的思维和认知决定的。

看到老鹅们的现状,我终于明白:体制化与否,关键看一个人的思维,环境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是思维是否被体制化。有些人在国企亦能做到游刃有余、充满生气的一路成长,有的人在民企在外企,思维和能力却早已被禁锢。

这些老员工最初也会叫我一起打游戏,玩了几次后就感觉实在太浪费时间,通常他们会在10点加完班到家后一直玩到半夜2点,第二天9点又会起床上班,这样日复一日。

他们对现状并没有任何不满,反而觉得能一直在大公司工作就挺不错了,工作也早已进入舒适区没什么太大压力,无非是晋升和涨薪很少罢了,而游戏是他们对抗枯燥工作的寄托,只有在游戏里面他们才能找到成就感。

而对于腾讯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让一部分人被体制化显然对组织效率提升颇有裨益。组织都有大脑和手脚的区分,手脚只需要听话出活就可以了。

我想起了大学时期在学校工地里认识的农民工大哥们,他们每天搬砖到深夜之后都会聚在学校小巷的苍蝇馆子里来上一瓶二锅头,喝到酩酊大醉之后再倒头睡觉。

我好奇的问其中一位:喝这么多酒伤身体,结果大哥回复:我也知道天天喝对身体不好。但劳累一天不喝酒哪睡得着,我们就这么点爱好了总不能也戒烟掉吧。

老鹅们的魔兽世界或许就跟农民工手里的二锅头一样,是枯燥和被体制化之后的唯一正反馈了。

想明白这些再加上判断在腾讯空间有限之后,我毅然决然的开启了跳槽行动,要提离职之际父母又打来了电话,一如毕业时力劝我选择国企。

在他们眼里这个儿子真是不争气:毕业不去大国企要去民企,去了民企大公司现在居然还要选择小公司?

事实上父母也是被体制化的人,而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亦想过很多方法去打破窘境。

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今天回头看正是这种选择让我能继续高速成长。

大厂、国企等工作总能给人一种幻象:我能在这里干一辈子、按部就班的干好组织交代的事儿就能有无比美妙的前途、我们是安全的,外面挺恐怖。

无数年轻人在这些组织里被打造成螺丝钉,被特化到一个岗位,被训练成机器人。同时在组织真正遭遇危机之际这群人又是被最先抛弃的。

不止基础岗位是这样,大厂的管理岗也存在类似问题。很多管理者当业务成熟之际又或者组织导向不允许犯错盛行甩锅文化,这个时候管理者也成为了按部就班的“体制人”,他们专注于PPT和所谓的向上管理,却不愿或不敢在业务上发力。

2015年在360我就进入了这么一个状态,彼时的360刚经过五年的极速狂奔成为所谓的大公司,员工数在短短数年里从500猛增到1万多,这个过程中人浮于事、官僚主义、PPT文化、甩锅文化一一诞生,裹挟在其中再也感受不到那种解决问题创造产品价值的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封封邮件怎么回复更合适。

当时也很迷惘,公司的薪资和期权收入不菲,又是上市公司中层管理者说出去也很光鲜,无数次想过就混一混难道不香吗?

但我更清楚彼时的状态就是在逐步被模块化被体制化,能力和成长已经开始远离我。最终痛苦抉择过后我选择了放弃高薪和期权出来创业。

其实只要当你有感觉不到成长、感觉不到成就感、感觉不到工作的意义之际就要警惕是否已经被体制化。

被体制化最大的悲哀在于突变的到来,彼时你已经无力反抗,因为你早已只能在体制中生存。

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去了央企,去年找我吃饭咨询如何能跳出来,但帮他复盘后只能告诉他残酷的事实:你出来很难维持现在的薪资,并且你早已不年轻没有任何可行性。

你以为找到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好工作、你以为高薪永不会变化、你以为岁月永远静好,但真相是任何组织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和消亡。

尽早建立终身成长的意识或许是对抗被体制化的最好方法,有的时候我们无法选择环境,但可以选择面对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比如那些老鹅们如果下班不是去打游戏而是看技术书籍和开源代码或者做一些工作之外的项目呢?如果那些管理者除了应付领导还能抽空钻研业务学习商业呢?

我想如果有这些改变,即便某一天环境发生剧变他们亦可以轻松跳船。

当然在一个恶性循环里的漩涡里想要跳出来谈何容易,工作的压抑再配上学习新东西的困难很多人的确缺乏可行的方法来坚持来突破。

身处这样的环境可能是觉得怎么做都没法突破,承担起更核心的工作很难、晋升没门、想创业更没任何机会。哪怕有反思最终还会回到原来的轨道继续被体制化。

这里面积极寻找正反馈并建立正反馈闭环就非常重要了。尝试把正反馈从游戏、从某音某手、从无聊的社交中抽离出来,建立在攻克一个个小的难题、一些学习区上的事物,慢慢你会发生改变,进而你就具备了随时离开的能力。

随时离开的能力弥足珍贵,在关键时刻只有它能给你托底。

今天无数人开始追求入编进体制内、考公上岸又或是进500强进大厂,他们渴望一份永远安稳无忧的工作,一旦获得就开始主动躺平接受被体制化。

可世界上真的有能让你躺平一辈子的工作吗?曾经的供销社粮管所被誉为这样的工作,结局大家也看见了。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除了跌宕起伏的越狱情节,这部电影也揭示了被体制化的危害,老布就是受害者。

离开监狱的老布最后找不到归属感,也回不了监狱,竟然在旅馆上吊自杀了。本应拥抱自由的他,出狱却成了一个悲剧。

愿我们都活成安迪的模样,不做一个个老布。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