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互联网后半场,超级应用强势崛起

2023-02-01 11:14:35 浏览数 (1)

回顾过往的一年,全球国家形势演变复杂,我国需要在各行各业都集中资源,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土壤。于是乎,反垄断政策落地、用户存量争夺愈演愈烈……互联网人突然发现,以往基于流量的增长打法逐渐失灵。

与此同时,我们正看到5G技术的兴起,带动了整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走上快车道。

一边是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另一边是消费互联网的内卷化竞争。

消费互联网后半场,互联互通、跨界融合成为核心主题

2021年9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这被业界认为是互联网重新走向开放的时刻。随后,BAT开始推动互联互通,这为流量红利几近枯竭的消费互联网带来了希望。

近期,有网友发现在支付宝已经可以给微信、QQ好有转账,单笔最多可以转出2000元。超级App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垂直领域中的超级App、或准超级App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重谈开放,超级App们有挑战,更有机遇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样的App符合超级App的队列。超级App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场景丰富、功能很多。你几乎可以在上面做任何事情,贷款、点外卖、打车、买咖啡等; 二是统一的身份认证。例如:无论你做什么,都是统一的支付宝账号或者微信号,用户的身份是统一的; 三是尽量统一的支付体系。例如:支付宝希望你只用支付宝付款,微信也希望你只用微信支付;

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就是超级App。

也许大家对于上述的特征,在脑海中联想到的是如微信、支付宝等超级大平台。实际上,正如开头所述,不同行业,不同垂直细分领域,也有超级App的典型代表。例如:OTA行业的携程、口碑评价的大众点评、金融综合服务的招商银行.....他们对比支付宝和微信只是更细分一些,针对一些具体的行业,其中一些App可以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但是整体形态上差别不大。

大家近年来会否有一种感觉:手机上装的App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因为超级App正在不断的吞噬用户流量在中国市场,用户最多的30个App,占据了中国用户99%的使用时间,剩下的几十万个App只能分到剩下的1%,集中度已经非常高。

这些超级App背后就是超级平台。用户红利整体难以突破瓶颈的前提下,垂直细分领域的“独角兽”正在以综合生态作为获客切入点,从长尾App中吸流。

一场价值重构的竞争,技术和生态的“组合拳”应用,或许是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

小程序及App插件生态

在BAT等巨头的带动下,市场上已经有11大小程序平台,700W 的小程序应用,覆盖200 个细分垂直领域,可见,小程序生态在国内已经具备相当影响力的规模。正因为如此迅猛的发展,互联网系列全球标准的制定者W3C,也正在通过其Mini-Apps工作组制定小程序技术的国际标准。 作为Web 2.0的标志性技术产物,历经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的迭代,衍生出许多标准化的、能够降低App开发的插件式SDK:极光推送、声网音视频、第三方登录、第三方支付.....这些插件的发展,进一步的推动了App组装式应用。

小程序容器技术

如果将小程序和App插件比喻成“点”,那么小程序容器技术(例如:FinClip)就是能够让一个个点组装成App的“线”。FinClip小程序容器技术最大的价值点在于「连接」:只要把FinClip SDK嵌入到自己的App中,马上获得小程序运行能力,而只有获得小程序运行能力,才能在App中充分引入成熟的小程序应用。

「成熟的小程序应用生态 App基础组件插件化 小程序容器技术」,这个技术组合拳似乎可以加速(准)超级App线上应用与流量平台的互联互通、跨界融合的新底色。

2023年全球技术焦点:超级应用

全球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于2022年10月19日发布企业机构在2023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超级App(Superapps) 也在榜单之中。似乎不仅仅在中国,也不仅仅局限在业务应用和实践层面,扩展至全球技术层面,超级App的构建也同样是闪亮的焦点。相比起2022年上榜的组装式应用,似乎更聚焦至智能设备(尤其是App)的快速构建技术上。

疫情改变生活和工作场景,也加速了用户线上化的进程。当今业务要快速响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已远不再是手工式“人工-智能”所能支持得过来的,技术的辅助必不可少。生态已就绪,如何避免重复早车轮的“悲剧”再次发生,找到连接必要生态的技术方案,是1 1>2的关键。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