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450篇文章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整理工作周报,工作计划都是一个挺费神的事情,今天来聊下我琢磨的一套工作计划新模板。
先说说已有的状态,我们使用了4 1清单工作视图,即把工作拆分成了待办任务,项目清单,会议清单和将来清单,大概实践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也算是在团队内形成了这种清单模式的工作习惯。
周工作计划 | ||||
---|---|---|---|---|
员工 | 工作类型 | OKR标识 | 待办事项 | 将来清单 |
张三 | 重点工作 | O1-KR2 | ||
O2-KR4 | ||||
其他工作 | ||||
李四 | 重点工作 | O1-KR1 | ||
O2-KR4 | ||||
其他工作 | ||||
王五 | 重点工作 | O1-KR2 | ||
O2-KR3 | ||||
其他工作 | ||||
因为是团队内的清单管理模式,所以也产生了一些小问题,比如:
1)团队内的工作清单可能总体感觉上是有事情做,内容显得确实丰富一些,但是事情的重要度和部门的整体目标是缺少关联的
2)有些事情可能是组内成员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安排的,但是是否是更紧要的事情,其实相对来说更难以控制
3)有些个人琐事是不好写到工作清单中的,但是又需要去做,很可能自己再去维护一个独立的任务清单
4)项目清单,会议清单的使用不够频繁和普遍,因为团队规模不在几十人时,可提炼的项目和会议的数量等是相对有限的。
5)将来清单的使用有一些偏看眼前的事情,比如这件事情这周没做完,下周继续;或者说这周的事情排的满一些了,下周再做,安排相对是比较随意的。
6)有些自己想做的研发工作,不重要不紧急,但是还是需要提前思考,这些工作已经静静的躺在待办清单半年以上了
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小组内讨论工作周报计划的清单格式的时候,索性就把项目清单和会议清单直接删掉了,为了突出工作和整体目标的关联,我们新增了一个和OKR关联的列,比如一件事情是基于O1-KR3所做的工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待办清单前面做下标识。
当前来看确实是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看到的工作是没有重心的,因为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相对碎片化的一部分,但是原有的那种工作模式又不能不对,这是确实一种辅助参考。
所以我从团队管理者的视角整理了一个新的模板,是对原有的工作的补充,我把工作分成了五个维度:
1)部门工作重点
2)个人工作补充
3)托管任务
4)研发思考和调研
5)个人琐事
周工作计划 | ||||
---|---|---|---|---|
部门工作重点 | 个人工作补充 | 托管任务 | 开发 | 其他 |
周工作计划-将来清单 | ||||
按照这个维度,我可以优先按照部门工作的重点去思考和排列,也让我对本周的整体工作步调有了一个初步的抽象,整体上知道大家本周的贡献和产出是什么。
个人工作补充,是我需要在部门工作重点的基础上需要做的事情,可能是某个方案的评估或者评审,也可能是某个服务的设计等。
第三个是托管任务,是交由团队内的成员来完成的,我会做好任务和成员对应的标识。 这部分工作是对于已有工作的整体把控,也就是说,如果有些既定安排的事情需要做,是由团队成员来做,那么他的工作清单中是应该有这件事情的。这样一来,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我需要关注验收的工作,一目了然。
第四部分是研发工作调研,对于一些开源项目或者研发的基础内容我可以继续按照既定的节奏来做下补充,这样就不用把这个任务方在待办清单中长达半年以上了
第五部分是个人琐事,比如要做一些学习内容的整理,孩子的教育经验总结等,都可以放到这个部分。
这样一来,就可以和原有的工作清单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了,从团队管理者的视角来看,整体的团队工作重心是相对可控,而且工作也能抓得有重点,否则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过问也不合适。
最近打算实践一下这种工作清单模式,和原有的4 1清单模式能够形成互补。
各大平台都可以找到我
- 微信公众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
- Github:@jeanron100
- CSDN:@jeanron100
- 知乎:@jeanron100
- 头条号:@杨建荣的学习笔记
- 网易号:@杨建荣的数据库笔记
- 大鱼号:@杨建荣的数据库笔记
- 腾讯云 社区:@杨建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