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几个技术优化点

2023-03-16 21:58:18 浏览数 (2)

在传统数据库的世界里,或许Oracle已经是一个终极形态。但在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世界里,一切才刚开始。

前言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集分布式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一体,像Paxos/Raft2PC已经是基础能力,不再赘述,这里主要是记录下一些较为脑洞的想法。为了简化,后面简称为分布式数据库

方向

HTAP

HTAP(Hybrid Transactional/Analytical Processing)混合事务 / 分析处理 1. OLTP,强一致性,快速响应。 2. OLAP,弱一致性,大规模并行。 3. HTAP,取TP和AP二者的平衡点。

传统的逻辑通常是使用ETLOLTP的增量数据同步到OLAP中进行计算。HTAP本质上依然是这个逻辑,只是在实现上比传统更为紧凑了。

Serverless

一种云上流行的服务形势,相比传统的实例售卖,资源调配上粒度更细。 从技术角度来看,其实是数据库的多租户能力。

脑洞

可扩展的计算模块

有的数据库是存储计算分离设计,像TiDB,CockroachDB等,但对于HTAP的需求而言,存在一定算力瓶颈,毕竟在数仓中,这都是多个节点并行计算的。 这部分如果直接丢SQL层,会使得SQL层变得臃肿,如果下沉到存储层,会带来扩展的问题。 比如TiDBTiFlash,就是存储和计算耦合的。 因此,我觉得单独设计具备并行计算能力的模块来承接AP的计算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多种存储引擎

类似MySQL那样的插件式存储引擎。分布式数据库可以使用多种存储引擎实现更灵活的结构。 和传统数据库不同,分布式数据库的底层通常是KV层,简单说就是一切皆索引。数据会被分片存放到各个节点中,对于计算层而言,底层用的是什么存储方式是不需要关心的,它可以是Btree,LSM行存LSM列存

三副本

分布式数据库通常会保证数据有3个副本,这三个副本就可以是不同的引擎。当然,这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磁盘容量的不均匀等,或许并不真的可行。

历史数据归档

按照时间归档,比如热数据存放在行存,冷数据迁移到列存

批量数据传输优化

曾在一个讲座中,听到这样一个概念。分布式共识未来主要应用于同步控制信息,而不是传输数据。 因为写入的延迟主要来自于共识模块的网络延迟,毕竟要把数据同步给Follower。一般OLTP场景,数据库修改的量不大。但如果是大量数据导入的场景,共识模块的压力就很大了。 因此,我们看TiDB-Lightning工具的物理导入模式,就是直接将数据编译成SST文件,ingest给每个TiKV节点。 于是,我们发现,为什么不能先把SST文件分发到三个节点中,然后通过共识事件将数据ingest导入呢?这就体现了让分布式共识用于控制的理念。因为数据是客户端直接传输到各个节点的,相比先传输给Leader再通过共识模块同步,延迟上会小很多,也降低了leader的压力。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