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如果一件事真的能够一听就会,说明你早就经历过、体会过,而且自己总结过。别人的讲述、指导,是对你旧有认识的更深刻和更精辟的提炼。
有天赋极高,一点就透的那种人吗?
确实存在“一点就透”的人。不过要注意,极少有人是在任何领域都一点就透的,一般也就是在这个人特别擅长的某个特定领域如此而已。
其实,“一点就透”的人的长处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推演,也就是常说的举一反三。这使得他们在看似和别人相同的经历中,能够获得许多他人因无视而放弃了的学习资料。
▍若是天赋主要指智商和能力倾向时,我们来看一个比喻:
o 天赋相当于计算机的算力;
o 本人的经历相当于样本数据;
o 思维方式相当于算法;
o 理解并掌握一件事物,则相当于训练出模型来的过程。
▍如果空有算力,既没有数据也没有算法,是训不出模型来的。
而前辈们的告诫,只是别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样本提取的标签(label),最多能够给你标注一下训练数据而已。
如果自己没有经历,就好像根本没有训练样本,就算别人愿意给你打标签(labeling),可是打到什么东西上去呢?
李烨
微软首席算法工程师
反过来,即使算力一般,但是只要数据算法齐备,花费时间来刻意训练,也可以得出模型。
虽然纯粹的“训练过程”可能比算力高的那部分人费时,但如果在你开始训练的时候他们还根本没有数据,则很可能你会比他们先得出模型。
这种学习能力能提升吗?怎么提升?
学习能力当然是可以提升的,方法也是现成的:刻意训练!
《荀子•儒效篇》中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后来有人把这句话翻译成了英语:"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
想来这也是所有上过学的人的共同经验:在课堂上听讲,当时觉得懂了,过后就忘了;老师把操作过程演示一遍,能记住一个前后始终了,但是自己还是不会做;自己动手去练习,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无论是小学学的拼音、汉字、加减乘除,还是中学学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还是到了实用阶段的编写程序、训练模型……皆莫外于此。
只是阅读,恐怕什么也学不会。把里面的各种函数,抄10遍、100遍,总能记住。但是要理解它们,就要去推演过程,自己动手进行每一步的计算。
要应用,则必须做项目,自己去把现实事物转化为数值,带入到特定模型中去运算,最后得出预测结果再反向映射回现实当中,观察这一结果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前面强调刻意练习,其实还有一个和它相对的概念——浸入式自然习得,两者截然不同,下一期再让我们一起从“机器学习”看看“资源与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