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导向做输出

2023-03-22 16:58:39 浏览数 (1)

如果从全局角度来看,一次成功的汇报,包含了输入-处理-输出三部分。

前面几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以一个问题开始,思考全局理想态,以及如何结构化成体系,如何基于目标拆解路径。

这些都属于输入和处理部分。

而今天讲的是输出部分。

输出部分,需要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

不同场合,不同形式的汇报,目的是不同的,对应准备的素材应该有所不同。因为素材是服务于你目的达成的手段。

所以我们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要思考参会人的背景,以及对于你负责业务的了解程度。

对外部人员做宣讲,要讲自己的身份,比如现在在xxx业务,xxx业务主要做的事情是yyy,你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这样可以让听众快速找到你的位置,并基于你的位置去跟进你所讲的内容。

对于一些与自己专业背景差异很大的同学,需要做到去专业化,就是将一些专业词汇进行普世比较,并作进一步解释。

对于一些对于业务了解不太清楚的同学,要做背景描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我们团队或者大部门业务现阶段发展的一些情况。

从全局讲,讲清楚全局,再讲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很多事情听起来就会顺理成章,就更可以清楚地理解你做的事情的必要性。

一些特别细节性的问题或者解法,可以采用一种类比的方式,让听众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还是没有感觉?

我举个看到过的例子感受下。

评委问: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般会有三种选择。

  1. 就着平台本身侃侃而谈,比如我们平台规划要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说了一堆。这违背了从全局中找定位的原则,你如果都不能回到业务上去,又怎么证明你讲的规划方向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直给。
  2. 先回答业务上的目标,再讲我们平台规划要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这个看起来比前一种好一些。但这些还是感觉比较虚,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概念上的,一堆概念放在一起就感觉是正确的废话。
  3. 可以基于第二种基础上更进一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讲,来引出你准备做xx能力,做yy系统落地。这样就显得更可信了。

这三种表述形式,核心内容其实没有变,变的是表述方式,你可以把它看做一种技巧。

抽象概念是飘在天上的,关键要点要有实例,上天的抽象观点配合入地的细节支撑。

对应的,如果评委问了一个非常细节的点,我们回答之后也要在后面上升拔高。

要掌握这种技巧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当面对一个比较大、比较虚的问题时,就要有这种上天 入地,从全局找定位的习惯,问题都可以回答到60分。

就可以做到总结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了。

再重复下,飘在天上的要抓到关键点落地,细到地下的要抽象拔高上天。

如何抽象拔高上天?

很多人觉得这个比较虚,其实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表达不明白,往往是想的不明白

本质上来说,就是要结构化、体系化的思考。

要看到一个事物的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辩证的看待这个事物。

所以要给自己提要求,思考时要多维度、多层次一些。

多维度就是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件事情,比如不止有架构视角,还要有业务视角,系统视角,价值视角,稳定性视角,用户体验视角,效能成本视角等。

这些多维度视角在日常工作中是可以积累下来的。

多层次思考就是多问why,你的前提成不成立,你的逻辑成不成立,你的答案成不成立,你的规划成不成立,你的收益成不成立,为什么。

持续问下去,挖干自己,往往你可以看到这个事情更深层次的信息,你就比评委更专业。

很多结论性的东西,比如收益。如果比较虚就很难理解,让人觉得不真实,最好的方式就是量化它,这样让人觉得可信,也更好理解。

希望这些能帮助你准备好一篇资料,应对评委的刁难。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