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崇拜正在失效:大项目费力不讨好,「政府数字化转型」到底需要什么?

2022-11-08 14:37:22 浏览数 (2)

大平台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作者 | 秀松

编辑 | 余快

局部数字化正取代城市大项目。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过去几年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真实写照。

许多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大项目,智慧城市、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等此起彼伏,大平台、大数据成了标配。与之对应的是,动辄成百上千万甚至过亿的项目总额,以及至少半年到数年不等的建设周期。

客观来说,这些项目确实起到了一些成效,比如一网通办,将很多原来各部门独立的业务整合到一张网上,民众可以在APP或者办事大厅一次性解决问题,无需像此前东奔西跑,办事效率得到提高。

但从整体效能看,这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许多都只起着锦上添花的效果,而没有转化成政府的核心能力,仅仅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工具,对政府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以来,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反复,政府可采取的数字化手段很少,此前建立的系统要么不实用要么很难用,到头来还是靠人海战术、手工作业。

换句话说,花钱上的大项目,关键时刻掉链子,成了绣花枕头,好看但不实用,除了对外宣传比较亮眼之外,更多的是信息化能力不足以及形成的资源冗余。

这种费财(力)不讨好的数字化,正在从政府的需求清单中剔除,取而代之的,是针对某项业务难点而必须做并且能够带来显著实效的项目。

1、数字化是工具,重点在转型

过去一段时间,不少人对政府数字化转型存在一定误解,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利用各种新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来赋能业务,解决以往人工很难解决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认知较为局限,仅看到了数字化的一个方面: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利用好工具的同时形成全新的思维模式,以实现对业务问题的解耦,才是关键。

好比一道几何题,需要用到尺子,能力一般的同学,用尺子能量长短、画直线以及各种图形,尺子扮演的是辅助性工具;但成绩好的学生,不单能用尺子作图,而且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作答,这时尺子就变成了生产力工具,可以用来解决更多的题目。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将重点放在数字化上,那么政府数字化转型就会进入误区,即上各种大项目,用到许多新技术、新工具,就能解决问题,这种思维逻辑很容易造成跟风现象。

从前几年的互联网 、大数据,到这两年的人工智能、云计算,不少地方政府跟风追新概念,甚至连区块链、元宇宙等现阶段与自身业务八杆子打不着的新事物,也受到追捧,并为此投入不菲的资金,各种智慧城市、城市治理项目应运而生,还诞生了诸如旅游元宇宙这类奇奇怪怪的项目。

这些项目本身建设周期较长、金额大,并且需要极强的可持续性。而在一些地方城市,上一届政府领导在任时追热点投的项目,到了下一届政府,直接被叫停,然后追另一个热点,可持续性很差。

类似走马观花的项目并不少见,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业务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

实际上,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仅是工具,重点在转型。

浪潮软件科技总经理张峰认为,所谓转型,不是单纯地建设几个信息化系统,而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在解决业务痛点的同时,对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革新,产生新的业务价值点,实现更高的管理、运营服务。

譬如电子驾照,除了本身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外,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新的价值点:类似电子凭证可推行到其他场景,提高办事效率,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

一言以蔽之,政府数字化转型,技术并不占主导,关键是利用技术工具来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不少地方,热忱于追逐新技术、新概念,为此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做各种大项目,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到头来成效寥寥。

2、政府数字化转型新特点:更务实、更落地

前几年,由于理解不够深刻,一些地方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缺乏全面认知,往往在信息化厂商提出新概念之后,政府便愿意买单,搭框架上平台,缺少对自身需求的梳理和技术的认知。

而今却有不同,从项目立项、招标,到验收,政府会做充分的前期调研,并对厂商的解决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只有能够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并且对整个业务能力有提升的方案,才能得到政府青睐。

“与之前相比,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显著特点是更务实。”

张峰认为,在炒了各种概念之后,政府发现这些项目本身效果并不显著,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么华丽,因此在进行新的项目时,更为审慎、实际,不会如以前一样冒进,在已有前车之鉴的背景下,同样的亏不能吃第二次。

并且,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倒逼政府反思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能起什么作用,出了哪些问题,也推动着政府更加理智地看待新技术、新项目。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经济受到影响,政府财政预算缩紧,必须将资金投入到更多与民生切实相关的项目中,除非是刚需,否则很少有政府会花上千万甚至过亿的钱投锦上添花的项目。

因而,在内外因的综合作用下,政府数字化转型正「脱虚向实」,更注重实际效益。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再盲目崇拜平台。

“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客户逐渐认识到,许多数字化转型工作并非靠技术就能解决。”张峰表示,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多要素融合,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业务、数据、参与者、运营等都要考虑进去

部分地方政府比较崇拜平台,认为上了大平台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实现弯道超车,这其实表明政府对技术本身不够理解,很容易受到忽悠,兴致勃勃地上了平台,结果发现没啥用处,落得一地鸡毛。

随着技术的普及,政府对技术的能力边界也更清晰,平台并非万能,技术也解决不了转型中的管理问题、部门壁垒,需要把多个要素综合起来,才能发挥技术价值。

3、转型需要硬科技,也要软实力

TO G项目订单大,市场上除了传统科技公司,不少互联网企业凭借着技术实力,也参与其中,并且拿到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超级订单。

这种「跨界行为」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对政府业务缺乏深刻认知

尽管互联网企业本身强调要从业务本身出发,但政府并非开放系统,有其内在的逻辑,互联网企业以技术解耦政府业务的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举个例子,城市大脑、智慧交通等大项目,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孤岛。互联网企业的解法,是利用各种技术(云计算、AI等),基于业务搭建技术架构、平台等,来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问题。

但实际上,所谓数据孤岛,本质上是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问题。部门数据共享的前提是责任、义务对等。换句话说,数据使用出现问题,到底该如何定责?这个问题搞不清楚,部门之间就不存在合作基础,而这本身依赖于政府体制机制的改革。

很多互联网企业做的智慧城市大项目,不论技术多么先进,但实际效果非常一般,归根到底,是没有理解政府本身的运作规律及业务逻辑,更多是注重技术本身、平台工具的智能化,但这并非差异化优势。

这也是一些互联网企业,在中标大额订单之后,只保留需要自身核心技术的业务,而把其他方面承包给传统厂商的原因。

在张峰看来,如果缺乏对业务、场景的深刻理解,再好的技术也很难对政府的业务能力带来足够的提升,这并不意味着对技术的蔑视,而是强调技术要基于业务,业务处于第一位。

互联网厂商的新技术确实带来了很多新变化,但由于企业基因限制,很难深入到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业务之中。尤其是当城市治理变成一个系统性、全局性工程时,各部门之间、条政府与块政府之间的融合发展,仅仅依靠技术是完全不够的,在硬科技之外,还应该有「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是基于对政府业务的理解和梳理,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法论,通过经验积淀,建立起业务方法模型,以将部门之间的业务内容进行固化,实现可复制。

也就是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应该提供“菜谱”,而非某道具体的菜。基于菜谱,各部门可基于业务需求,做出适合自身口味的菜。

为此,浪潮提出了政府数字化转型“能力方程式 ”:

该方程式包含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多重要素,并梳理了这些要素的关系以及对整体能力的影响权重。其中业务和数据是客观的,政府业务以及产生的数据不会因供应商变化而变化,但方法、技术和运营,则因不同的解决方案会有迥异的结果。

张峰解释道,数据和业务类似于生产资料,而技术、方法就相当于生产工具,政府和企业就是生产者和参与者,三大部分相结合就能输出完整的产品、服务,而类似服务需要长期生产者和参与者的长期运营。

而围绕着该能力方程式,浪潮还提供更具体的能力组件,包括GBK方法、数字体征工具能力、数字化平台等等。

以数字体征为例,即参考医学体征概念,通过对管理对象的体征进行定义、分析,及时体现政府整体或局部运行状况,从而对症下药,为政府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数字化转型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具体的方法和路径可循,只有对业务形成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打磨出贴近需求的解决方案。”张峰表示。

总结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宏观命题、复杂工程,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

其中,政府作为甲方,必须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长久的攻坚战,不可能弯道超车,要瞄准转型重点,切忌盲目跟风追热点、炒概念,做更多切实而非锦上添花的工程,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企业作为乙方,在提供解决方案时,不能只关注技术本身,而要着眼于数字化转型整个环节,有全局观,才能深入理解政府业务,若只窥局部,必然导致盲人摸象。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