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2 拦截器和过滤器理解

2022-11-08 15:32:11 浏览数 (1)

学习Struts2时,发现有过滤器和拦截器,他们貌似都是一样的功能,但是为什么会有2个不同的名称呢?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打算自己整理一下。

过滤器,是在java web中,你传入的request,response提前过滤掉一些信息,或者提前设置一些参数,然后再传入servlet或者struts的 action进行业务逻辑,比如过滤掉非法url(不是login.do的地址请求,如果用户没有登陆都过滤掉),或者在传入servlet或者 struts的action前统一设置字符集,或者去除掉一些非法字符

面向切面编程(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的首字母缩写),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的特点是继承、多态和封装。而封装就要求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对象中去,这在软件设计中往往称为职责分配。实际上也就是说,让不同的类设计不同的方法。这样代码就分散到一个个的类中去了。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了代码的复杂程度,使类可重用。 但是人们也发现,在分散代码的同时,也增加了代码的重复性。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在两个类中,可能都需要在每个方法中做日志。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我们就必须在两个类的方法中都加入日志的内容。也许他们是完全相同的,但就是因为面向对象的设计让类与类之间无法联系,而不能将这些重复的代码统一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那好办啊,我们可以将这段代码写在一个独立的类独立的方法里,然后再在这两个类中调用。但是,这样一来,这两个类跟我们上面提到 的独立的类就有耦合了,它的改变会影响这两个类。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地加入代码呢?这种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代码切入到类的 指定方法、指定位置上的编程思想就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一般而言,我们管切入到指定类指定方法的代码片段称为切面,而切入到哪些类、哪些方法则叫切入点。有了AOP,我们就可以把几个类共有的代码,抽取到一个切片中,等到需要时再切入对象中去,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行为。 这 样看来,AOP其实只是OOP的补充而已。OOP从横向上区分出一个个的类来,而AOP则从纵向上向对象中加入特定的代码。有了AOP,OOP变得立体 了。如果加上时间维度,AOP使OOP由原来的二维变为三维了,由平面变成立体了。从技术上来说,AOP基本上是通过代理机制实现的。 AOP在编程历史上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对OOP编程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补充。

拦截器,是在面向切面编程的就是在你的service或者一个方法,前调用一个方法,或者在方法后调用一个方法比如动态代理就是拦截器 的简单实现,在你调用方法前打印出字符串(或者做其它业务逻辑的操作),也可以在你调用方法后打印出字符串,甚至在你抛出异常的时候做业务逻辑的操作。

拦截器与过滤器的区别

  1. 拦截器是基于java的反射机制的,而过滤器是基于函数回调。
  2. 拦截器不依赖与servlet容器,过滤器依赖与servlet容器。
  3. 拦截器只能对action请求起作用,而过滤器则可以对几乎所有的请求起作用。
  4. 拦截器可以访问action上下文、值栈里的对象,而过滤器不能访问。
  5. 在action的生命周期中,拦截器可以多次被调用,而过滤器只能在容器初始化时被调用一次

#####

拦截器作用域小于过滤器 :拦截器只拦截action,拦截器是Struts2的核心功能;拦截器是在struts.xml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的,自定义拦截器后,要将Struts2默认拦截器在struts.xml中重新配置。 过滤器属于Servlet,配置在web.xml中,过滤器可以作用于一切页面,控制器等等元素。 实际上都可以叫 拦截器或者过滤器 ,只不过一个拦截web请求,一个拦截Action方法(拦截器拦截前Action已经实例化了!!!)调用。

相同点:

如果配置多个过滤器或者多个拦截器,那么这些过滤器或者拦截器的执行顺序按照配置时的顺序执行;过滤器和拦截器在xml文件中的配置不一定要在其他元素的前面,可以使任意位置

——————————————————————————————————————————————————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单实例的,因为他们都需要加载xml文件,加载配置文件一般是单例的。(Servlet也是単实例的,而struts中的Action是多实例的)。由于Servlet、过滤器、拦截器都是単实例的,所以他们的实现类中一般都没有成员变量(因为成员变量是共用的!!!)

过滤器和拦截器的生命周期中都有init()和destroy()方法。

过滤器:

init(FilterConfig):Servlet容器创建Servlet过滤器实例后将调用这个方法,即Servlet容器启动(也即服务器启动)后就会调用该方法。且在生命周期中只被调用一次类似servlet中的init方法。

destroy():Servlet容器在销毁过滤器实例前调用该方法,即Servlet容器销毁(也即服务器关闭)后就会调用该方法。他在生命周期中也是只调用一 次。

拦截器:

init():该方法将在拦截器创建后立即被调用,即即Servlet容器启动(也即服务器启动)后就会调用该方法(服务器启动时就会加载xml文件)并且在生命周期中只被调用一 次类似servlet中的init方法

destroy():该方法将在拦截器被销毁之前调用,即Servlet容器销毁(也即服务器关闭)后就会调用该方法。他在生命周期中也是只调用一 次。

!!!!!!!!!!!!!!!!!!!!!!!!!!!!!!!!!!!!!!!!!!!!!!!!!!!!!!!!!!!!!!!!!!!!!!!!!!!!!!!!!!!!!!!!!!!!11

执行顺序:过滤前 – 拦截前 – Action处理 – 拦截后 – 过滤后。个人认为过滤是一个横向的过程,首先把客户端提交的内容进行过滤(例如未登录用户不能访问内部页面的处理);过滤通过后,拦截器将检查用户提交数 据的验证,做一些前期的数据处理,接着把处理后的数据发给对应的Action;Action处理完成返回后,拦截器还可以做其他过程(还没想到要做啥), 再向上返回到过滤器的后续操作。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b8dd501013zyc.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