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目录
一、下载安装包
二、安装redis
2.1 下载安装最新版的gcc编译器
2.2 上传安装包至 /opt 目录
2.3 解压命令
2.4 解压完成后进入目录
2.5 执行make命令
2.6 如果没有准备好C语言编译环境,执行make命令会报错
2.7 解决方案 :运行make distclean
2.8 然后再redis-6.2.6目录下再次执行make命令
2.9 跳过make test 继续执行:make install
2.10 安装目录 /usr/local/bin
2.11 前台启动(不推荐)
2.12 后台启动 (推荐)
2.13 redis 启动
2.14 客户端访问
2.15 多个客户端访问
2.16 测试验证
2.17 redis 关闭
三、redis配置文件
3.1 网络相关配置
3.1.1 bind
3.1.2 protected-mode
3.1.3 port
3.1.4 tcp-backlog
3.1.5 timeout
3.1.6 tcp-keepalive
3.2 GENERAL通用
3.2.1 daemonize
3.2.2 pidfile
3.2.3 loglevel
3.2.4 logfile
3.2.5 databases 16
3.3 SECURITY安全
3.3.1 设置密码
3.4 LIMITS限制
3.4.1 maxclients
3.4.2 maxmemory
3.4.3 maxmemory-policy
3.4.4 maxmemory-samples
一、下载安装包
Redis 官方网站 :https://redis.io/
二、安装redis
2.1 下载安装最新版的gcc编译器
安装C语言的编译环境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 scl-utils-build
yum install -y devtoolset-8-toolchain
scl enable devtoolset-8 bash
测试gcc版本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gcc --version
2.2 上传安装包至 /opt 目录
2.3 解压命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tar -zxvf redis-6.2.6.tar.gz
2.4 解压完成后进入目录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d redis-6.2.6/
2.5 执行make命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ake
2.6 如果没有准备好C语言编译环境,执行make命令会报错
致命错误 :jemalloc/jemalloc.h: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2.7 解决方案 :运行make distclean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ake distclean
2.8 然后再redis-6.2.6目录下再次执行make命令
2.9 跳过make test 继续执行:make instal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ake install
2.10 安装目录 /usr/local/bin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benchmark: 性能测试工具
redis-check-aof:修复有问题的AOF文件
redis-check-dump:修复有问题的dump.rdb文件
redis-sentinel:Redis集群使用
redis-server:Redis服务器启动命令
redis-cli:客户端,操作入口
2.11 前台启动(不推荐)
前台启动,命令窗口不能关闭,否则服务器停止
2.12 后台启动 (推荐)
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将里面的daemonize no 改成 yes,让服务在后台启动
2.13 redis 启动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server /opt/redis-6.2.6/redis.conf
2.14 客户端访问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cli
2.15 多个客户端访问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cli -p 6379
2.16 测试验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ping
2.17 redis 关闭
单实例关闭: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cli shutdown
也可以进入终端后再关闭
多实例关闭,指定端口关闭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redis-cli -p 6379 shutdown
三、redis配置文件
3.1 网络相关配置
3.1.1 bind
- 默认情况bind=127.0.0.1只能接受本机的访问请求
- 不写的情况下,无限制接受任何ip地址的访问
- 服务器是需要远程访问的,所以需要将其注释掉
- 如果开启了protected-mode,那么在没有设定bind ip且没有设密码的情况下,Redis只允许接受本机的响应
- 保存配置,停止服务,重启启动查看进程,就不再是本机访问。
3.1.2 protected-mode
- 将本机访问保护模式设置 no
3.1.3 port
- 端口号,默认 6379
3.1.4 tcp-backlog
- 设置tcp的backlog,backlog其实是一个连接队列,backlog队列总和=未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已经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 在高并发环境下你需要一个高backlog值来避免慢客户端连接问题。
- 注意Linux内核会将这个值减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128),所以需要确认增大/proc/sys/net/core/somaxconn和/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128)两个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3.1.5 timeout
- 一个空闲的客户端维持多少秒会关闭,0表示关闭该功能。即永不关闭。
3.1.6 tcp-keepalive
- 对访问客户端的一种心跳检测,每个n秒检测一次。
- 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0,则不会进行Keepalive检测,建议设置成60
3.2 GENERAL通用
3.2.1 daemonize
- 是否为后台进程,设置为yes
- 守护进程,后台启动
3.2.2 pidfile
- 存放pid文件的位置,每个实例会产生一个不同的pid文件
3.2.3 loglevel
-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notice
- 四个级别根据使用阶段来选择,生产环境选择notice 或者warning
3.2.4 logfile
- 日志文件名称
3.2.5 databases 16
- 设定库的数量 默认16,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3.3 SECURITY安全
3.3.1 设置密码
- 永久设置密码,需要再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 访问密码的查看、设置和取消
- 在命令中设置密码,只是临时的。重启redis服务器,密码就还原。
#查看密码
config get requirepass
#设置密码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456"
#访问redis
auth 123456
3.4 LIMITS限制
3.4.1 maxclients
- 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
- 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
- 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3.4.2 maxmemory
- 建议必须设置,否则,将内存占满,造成服务器宕机
- 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
- 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如果你的redis是主redis(说明你的redis有从redis),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你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3.4.3 maxmemory-policy
- volatile-lru:使用LRU算法移除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最近最少使用)
- allkeys-lru:在所有集合key中,使用LRU算法移除key
- volatile-random: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 allkeys-random:在所有集合key中,移除随机的key
- volatile-ttl:移除那些TTL值最小的key,即那些最近要过期的key
- noeviction:不进行移除。针对写操作,只是返回错误信息
3.4.4 maxmemory-samples
- 设置样本数量,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redis默认会检查这么多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
- 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数值越小样本越不准确,但性能消耗越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85898.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