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步,找准定位
第二步,确定分析目标
第三步,根据业务特征选择目标分析拆解模型
1.用户生命周期模型
2.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与客户获取成本(CAC )
3.全局增长漏斗分析
4.用户决策与心理地图模型
5.RFM模型
6.AIPL模型
第四步,针对角色输出可落地的数据分析结论
第五步,思考最终看板的结构、可视化图标,来更好地辅助用户理解
第一步,找准定位
用户: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基层业务人员。
解决:线上化节省人力,可视化发现问题定位问题。
目标:优化营销策略,提升转化
第二步,确定分析目标
具体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如何定义?
通用方法论: 为业务目标定义北极星指标
北极星指标的作用: 指导方向、明确任务优先级、提高行动力、指导试验并监控进度
北极星指标的标准:核心价值体现、反应用户活跃度、反应经营状况、易理解易沟通。具备目标指导性
第三步,根据业务特征选择目标分析拆解模型
1.用户生命周期模型
是什么? 用户生命周期是培养用户的一个容器,然后针对周期做无数的运营策略,用户生命周期的延长其实也带来了更多盈利机会,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看重的
怎么划分?潜客、新人、活跃、预警、流失。
怎么用? 基于用户生命周期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去服务/触达客户, 带来客户转化,例如基于潜客识别,生成销售线索,指导销售转化。
2.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与客户获取成本(CAC )
是什么:LTV 计算用户平均使用产品的周期内产生的价值, 在这个时间段内(年/月)的用户平均盈利额
怎么用? 举个例子,看不同渠道的获客成本与客户价值。 来评估渠道质量,优化广告投放策略/ 或者预估销售线索转化率
3.全局增长漏斗分析
是什么? 基于用户行为,衡量每个业务触点的转化效果,并进行转化分析
怎么用? 找到漏斗的薄弱环节,优化业务链路。 或者多渠道、多门店的漏斗对比。 发现潜在机会点/ 浮优帮劣
4.用户决策与心理地图模型
是什么?总体上思路在于梳理在用户的不同增长阶段(访问、转化、激活、留存、推荐、变现)的时候用户的心理决策因素,根据BJFogg的行为模型分析用户行为动力、能力、触发条件,并制定不同的运营干预手段
怎么用: 不用用户角色、画像的决策心理地图模型,帮助运营基于不同细分人群做运营策略干预,提升线索转化率
5.RFM模型
是什么?FM模型是衡量客户价值和客户创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众多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分析模式中,RFM模型是被广泛提到的。该模型通过一个客户的近期购买行为、购买的总体频率以及花了多少钱3项指标来描述该客户的价值状况。
怎么用?针对细分不同价值等级客户,给到不同的权益、不同的服务、以及运营手段。
6.AIPL模型
是什么?把品牌人群细分,将人群资产定量化,是品牌进行全域营销最重要的一环。目标实现品牌人群资产定量化、链路化运营。
怎么用?四大板块中的前两部分 AI,意在通过多种技术性玩法实现拉新,策略明确(品牌增长的是新客,平台品牌不止增长新客,还增长品类新客);PL 部分侧重收割,在用户来过之后,品牌通过全链路多场景去引导用户进行更多的点击行为,从而最大程度提升 ROI,实现购买甚至复购。这也使得 PL 部分与 AI 部分的策略有所不同,PL 更侧重留存和运营。
第四步,针对角色输出可落地的数据分析结论
是什么: 面向不同的运营角色输出不同的数据洞察结论
举个例子: 针对活动运营,给到人群画像、人群明细洞察、便于活动运营确认活动形式、活动权益、活动参与人群
第五步,思考最终看板的结构、可视化图标,来更好地辅助用户理解
是什么? 基于分析框架、分析内容,选取可视化的图例样式,来保障整体分析报告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