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RDB持久化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_杜兰特挽留纳什

2022-11-15 14:56:30 浏览数 (3)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Redis中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概要介绍
  • 二、RDB(Redis DataBase)机制详解
    • 1.手动触发-save
    • 2.手动触发-bgsave
    • 3.自动触发-bgsave
    • 4.RDB 的优点
    • 5.RDB 的缺点
  • 三、AOF(Append Only File)机制详解
    • 1.持久化原理
    • 2.文件重写原理
    • 3.AOF三种触发机制
    • 4.AOF的优点
    • 5.AOF的缺点
  • 四、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 结尾

前言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个企业级的redis架构来说,持久化是不可减少的,持久化主要是做灾难恢复,数据恢复,也可以归类到高可用的一个环节里面,比如你redis整个挂了,然后redis就不可用了,你要做的事情是让redis变得可用,尽快变得可用,重启redis,尽快让它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你没做数据备份,这个时候redis启动了,数据都没了,大量的请求过来,缓存全部无法命中,在redis里根本找不到数据,这个时候就死定了,缓存雪崩问题,所有请求,没有在redis命中,就会去mysql数据库这种数据源头中去找,一下子mysql承接高并发,然后就挂了。

如果你把redis的持久化做好,备份和恢复方案做到企业级的程度,那么即使你的redis故障了,也可以通过备份数据,快速恢复,一旦恢复立即对外提供服务,redis的持久化,跟高可用,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我们讲解redis持久化策略,应对redis宕机导致的缓存雪崩问题。


一、Redis中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概要介绍

RDB持久化机制,对redis中的数据执行周期性的持久化,AOF机制对每条写入命令作为日志,以append-only的模式写入一个日志文件中,在redis重启的时候,可以通过回放AOF日志中的写入指令来重新构建整个数据集。

如果我们想要redis仅仅作为纯内存的缓存来用,那么可以禁止RDB和AOF所有的持久化机制。

通过RDB或AOF,都可以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给持久化到磁盘上面来,然后可以将这些数据备份到别的地方去,比如说阿里云,云服务。

如果redis挂了,服务器上的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都丢了,可以从云服务上拷贝回来之前的数据,放到指定的目录中,然后重新启动redis,redis就会自动根据持久化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去恢复内存中的数据,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如果同时使用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那么在redis重启的时候,会使用AOF来重新构建数据,因为AOF中的数据更加完整。


二、RDB(Redis DataBase)机制详解

RDB其实就是把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RDB持久化: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是默认的持久化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内存中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dump.rdb。

在我们安装了redis之后,所有的配置都是在redis.conf文件中,里面保存了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的各种配置。

既然RDB机制是通过把某个时刻的所有数据生成一个快照来保存,那么就应该有一种触发机制,是实现这个过程。对于RDB来说,提供了三种机制:手动触发(save、bgsave)和自动触发(bgsave)

1.手动触发-save

该命令会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执行save命令期间,Redis不能处理其他命令,直到RDB过程完成为止。具体流程如下:

执行完成时候如果存在老的RDB文件,就把新的替代掉旧的。我们的客户端可能都是几万或者是几十万,这种方式显然不可取。

2.手动触发-bgsave

执行该命令时,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具体流程如下:

具体操作是Redis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RDB持久化过程由子进程负责,完成后自动结束。阻塞只发生在fork阶段,一般时间很短。基本上 Redis 内部所有的RDB操作都是采用 bgsave 命令。

3.自动触发-bgsave

自动触发是由我们的配置文件来完成的。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里面有如下配置,我们可以去设置:

  • save:这里是用来配置触发 Redis的 RDB 持久化条件,也就是什么时候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比如“save m n”。表示m秒内数据集存在n次修改时,自动触发bgsave。 默认如下配置:

#表示9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save 900 1 #表示3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save 300 10 #表示6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00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save 60 10000 不需要持久化,那么你可以注释掉所有的 save 行来停用保存功能。

  •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默认值为yes。当启用了RDB且最后一次后台保存数据失败,Redis是否停止接收数据。这会让用户意识到数据没有正确持久化到磁盘上,否则没有人会注意到灾难(disaster)发生了。如果Redis重启了,那么又可以重新开始接收数据了
  • rdbcompression ;默认值是yes。对于存储到磁盘中的快照,可以设置是否进行压缩存储。
  • rdbchecksum :默认值是yes。在存储快照后,我们还可以让redis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但是这样做会增加大约10%的性能消耗,如果希望获取到最大的性能提升,可以关闭此功能。
  • dbfilename :设置快照的文件名,默认是 dump.rdb
  • dir:设置快照文件的存放路径,这个配置项一定是个目录,而不能是文件名。

我们可以修改这些配置来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为第三种方式是配置的,所以我们对前两种进行一个对比:

4.RDB 的优点

RDB会生成多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中redis的数据,这种多个数据文件的方式,非常适合做冷备,可以将这种完整的数据文件发送到一些远程的安全存储上去,比如说Amazon的S3云服务上去,在国内可以是阿里云的ODPS分布式存储上,以预定好的备份策略来定期备份redis中的数据。

RDB也可以做冷备,生成多个文件,每个文件都代表了某一个时刻的完整的数据快照。AOF也可以做冷备,只有一个文件,但是你可以,每隔一定时间,去copy一份这个文件出来。

RDB做冷备,优势在哪儿呢? 由redis去控制固定时长生成快照文件的事情,比较方便; AOF,还需要自己写一些脚本去做这个事情,RDB数据做冷备,在最坏的情况下,提供数据恢复的时候,速度比AOF快。

RDB对redis对外提供的读写服务,影响非常小,可以让redis保持高性能,因为redis主进程只需要fork一个子进程,让子进程执行磁盘IO操作来进行RDB持久化即可。

RDB,每次写,都是直接写redis内存,只是在一定的时候,才会将数据写入磁盘中。 AOF,每次都是要写文件的,虽然可以快速写入os cache中,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开销的,速度肯定比RDB略慢一些。 相对于AOF持久化机制来说,直接基于RDB数据文件来重启和恢复redis进程,更加快速 AOF,存放的指令日志,做数据恢复的时候,其实是要回放和执行所有的指令日志,来恢复出来内存中的所有数据的 RDB,就是一份数据文件,恢复的时候,直接加载到内存中即可 结合上述优点,RDB特别适合做冷备份。

5.RDB 的缺点

如果想要在redis故障时,尽可能少的丢失数据,那么RDB没有AOF好。一般来说,RDB数据快照文件,都是每隔5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生成一次,这个时候就得接受一旦redis进程宕机,那么会丢失最近5分钟的数据。

这个问题,也是RDB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合做第一优先的恢复方案,如果你依赖RDB做第一优先恢复方案,会导致数据丢失的比较多。

RDB每次在fork子进程来执行RDB快照数据文件生成的时候,如果数据文件特别大,可能会导致对客户端提供的服务暂停数毫秒,或者甚至数秒。


三、AOF(Append Only File)机制详解

全量备份总是耗时的,有时候我们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AOF,工作机制很简单,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中。通俗的理解就是日志记录。

1.持久化原理

他的原理看下面这张图:

每当有一个写命令过来时,就直接保存在我们的AOF文件中。

2.文件重写原理

AOF的方式也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持久化文件会变的越来越大。为了压缩AOF的持久化文件。redis提供了bgrewriteaof命令。将内存中的数据以命令的方式保存到临时文件中,同时会fork出一条新进程来将文件重写。

重写AOF文件的操作,并没有读取旧的AOF文件,而是将整个内存中的数据库内容用命令的方式重写了一个新的AOF文件,这点和快照有点类似。

3.AOF三种触发机制

  • 每修改同步always: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更会被立即记录到磁盘,性能较差但数据完整性比较好
  • 每秒同步everysec:异步操作,每秒记录 如果一秒内宕机,有数据丢失
  • 不同步no:从不同步

4.AOF的优点

  • AOF可以更好的保护数据不丢失,一般AOF会每隔1秒,通过一个后台线程执行一次fsync操作,最多丢失1秒钟的数据
  • AOF日志文件以append-only模式写入,所以没有任何磁盘寻址的开销,写入性能非常高,而且文件不容易破损,即使文件尾部破损,也很容易修复
  • AOF日志文件即使过大的时候,出现后台重写操作,也不会影响客户端的读写。因为在rewrite log的时候,会对其中的指导进行压缩,创建出一份需要恢复数据的最小日志出来。再创建新日志文件的时候,老的日志文件还是照常写入。当新的merge后的日志文件ready的时候,再交换新老日志文件即可。
  • AOF日志文件的命令通过非常可读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特性非常适合做灾难性的误删除的紧急恢复。比如某人不小心用flushall命令清空了所有数据,只要这个时候后台rewrite还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立即拷贝AOF文件,将最后一条flushall命令给删了,然后再将该AOF文件放回去,就可以通过恢复机制,自动恢复所有数据

5.AOF的缺点

  • 对于同一份数据来说,AOF日志文件通常比RDB数据快照文件更大
  • AOF开启后,支持的写QPS会比RDB支持的写QPS低,因为AOF一般会配置成每秒fsync一次日志文件,当然,每秒一次fsync,性能也还是很高的
  • 以前AOF发生过bug,就是通过AOF记录的日志,进行数据恢复的时候,没有恢复一模一样的数据出来。

四、RDB和AOF到底该如何选择

需求不同选择不同,但是通常都是综合使用AOF和RDB两种持久化机制,用AOF来保证数据不丢失,作为数据恢复的第一选择; 用RDB来做不同程度的冷备,在AOF文件都丢失或损坏不可用的时候,还可以使用RDB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

有一张图可供总结:


结尾

  •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有建议请私信或评论留言。
  • 如有收获,劳烦支持,关注、点赞、评论、收藏均可,博主会经常更新,与大家共同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23438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