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一】飞桨paddle【GPU、CPU】安装以及环境配置 python入门教学
【二】-Parl基础命令
【三】-Notebook、&pdb、ipdb 调试
【四】-强化学习入门简介
【五】-Sarsa&Qlearing详细讲解
【六】-DQN
【七】-Policy Gradient
【八】-DDPG
【九】-四轴飞行器仿真
- 飞桨paddle遇到bug调试修正【迁移工具、版本兼容性】
- paddle DeBug 三步定位PARL飞桨报错原因,快速解决程序问题
代码链接:码云:https://gitee.com/dingding962285595/parl_work ;github: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RL
一、AI Studio 项目详解【VisualDL工具】
二、AI Studio 项目详解【环境使用说明、脚本任务】
三、AI Studio 项目详解【分布式训练-单机多机】
四、AI Studio 项目详解【图形化任务】
五、AI Studio 项目详解【在线部署及预测】
1.前言铺垫
1.1值函数近似 用带参数的Q函数近似,比如使用:多项式函数,神经网络来代替Q表格。
这里近似可以有不同类别,如上图输入一个状态s和动作a得到一个q值,或者只输入状态s,有多少个动作就输出多少个Q值,右边容易求解最大Q值。
表格法的缺点: 使用值函数近似的优点:
➊表格可能占用极大内存 ➊仅需存储有限的参数
②当表格极大时,查表效率低下 ②状态泛化,相似的状态可以输出一样
神经网络可以逼近任意连续函数
线性加权 激活函数 就可以拟合非线性函数。
这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4元一次方程。
代码对应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加载库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
import numpy as np
#生成数据
np.random.seed(0)
outputs = np.random.randint(5, size=(10, 4))
res = []
for i in range(10):
# 假设方程式为 y=4a 6b 7c 2d
y = 4*outputs[i][0] 6*outputs[i][1] 7*outputs[i][2] 2*outputs[i][3]
res.append([y])
# 定义数据
train_data=np.array(outputs).astype('float32')
y_true = np.array(res).astype('float32')
#定义网络
x = fluid.layers.data(name="x",shape=[4],dtype='float32')
y = fluid.layers.data(name="y",shape=[1],dtype='float32')
y_predict = fluid.layers.fc(input=x,size=1,act=None)
#定义损失函数
cost = fluid.layers.square_error_cost(input=y_predict,label=y)
avg_cost = fluid.layers.mean(cost)
#定义优化方法
sgd_optimizer = fluid.optimizer.SGD(learning_rate=0.05)
sgd_optimizer.minimize(avg_cost)
#参数初始化
cpu = fluid.CPUPlace()
exe = fluid.Executor(cpu)
exe.run(fluid.default_startup_program())
##开始训练,迭代500次
for i in range(500):
outs = exe.run(
feed={'x':train_data,'y':y_true},
fetch_list=[y_predict.name,avg_cost.name])
if iP==0:
print ('iter={:.0f},cost={}'.format(i,outs[1][0]))
#存储训练结果
params_dirname = "result"
fluid.io.save_inference_model(params_dirname, ['x'], [y_predict], exe)
# 开始预测
infer_exe = fluid.Executor(cpu)
inference_scope = fluid.Scope()
# 加载训练好的模型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
[inference_program, feed_target_names,
fetch_targets] =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params_dirname, infer_exe)
# 生成测试数据
test = np.array([[[9],[5],[2],[10]]]).astype('float32')
# 进行预测
results = infer_exe.run(inference_program,
feed={"x": test},
fetch_list=fetch_targets)
# 给出题目为 【9,5,2,10】 输出y=4*9 6*5 7*2 10*2的值
print ("9a 5b 2c 10d={}".format(results[0][0]))
得到结果: 9a 5b 2c 10d=99.946 输出结果应是一个近似等于100的值,每次计算结果略有不同。
2.DQN
先回顾一下Qlearing
1.首先查表所有动作对应q值取出来,最有动作就是q值最大对应动作,2.在输出给环境,然后输出r和下一状态s Q(s,a)函数逼近目标值target,maxQ来更新。当然也用sample进行探索。
DQN改进就是用神经网络替代Q表格。
3.DQN创新点
- 本质上
DQN
还是一个Q-learning
算法,更新方式一致。为了更好的探索环境,同样的也采用ε-greedy
方法训练。 - 在
Q-learning
的基础上,DQN
提出了两个技巧使得Q
网络的更新迭代更稳定。- 经验回放
Experience Replay
:主要解决样本关联性和利用效率的问题。使用一个经验池存储多条经验s,a,r,s'
,再从中随机抽取一批数据送去训练。 - 固定Q目标
Fixed-Q-Target
:主要解决算法训练不稳定的问题。复制一个和原来Q
网络结构一样的Target Q
网络,用于计算Q
目标值。
- 经验回放
是预测的q和targetQ相近,通过loss更新神经网络。
2.1 经验回放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import random
import collections #导入队列库,可以定义经验池队列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ReplayMemor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max_size):
self.buffer = collections.deque(maxlen=max_size) #长度就是经验池容量
def append(self, exp):
self.buffer.append(exp)#增加一条经验(obs, action, reward, next_obs, done )
def sample(self, batch_size):
mini_batch = random.sample(self.buffer, batch_size)
obs_batch, action_batch, reward_batch, next_obs_batch, done_batch = [], [], [], [], []
for experience in mini_batch: #每一条batch分解一下,加到对应数组里
s, a, r, s_p, done = experience
obs_batch.append(s)
action_batch.append(a)
reward_batch.append(r)
next_obs_batch.append(s_p)
done_batch.append(done)
return np.array(obs_batch).astype('float32'),
np.array(action_batch).astype('float32'), np.array(reward_batch).astype('float32'),
np.array(next_obs_batch).astype('float32'), np.array(done_batch).astype('float32')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buffer)
2.2 固定Q目标
2.3 DQN流程
在parl里面单独把DQN算法提取出来
4.PARL的架构DQN详细讲解如下:
可以比较方便的应用在其他深度学习环境下。这样的算法看起来会比较整洁5个文件:
Agent
把产生的数据传给algorithm
,algorithm
根据model
的模型结构计算出Loss
,使用SGD
或者其他优化器不断的优化,PARL
这种架构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在各类深度强化学习问题中。
4.1 model:
Model
用来定义前向(Forward
)网络,用户可以自由的定制自己的网络结构。
4.2 algorithm:
Algorithm
定义了具体的算法来更新前向网络(Model
),也就是通过定义损失函数来更新Model
,和算法相关的计算都放在algorithm
中。
将model的参数同步到target_model中,调用这个API就好。
预测:
4.3 learn():
target Q计算公式 和Qlearing一样,if episode是最后一个则没有下一个状态,就是当前reward。
分成三部分,得到Q目标值、在获取预测值,最后得到LOSS。
阻止梯度传递,target_q 用到的是target_model的值,而target_model的值需要固定不动的,所以切断联系,避免优化器找到所有和cost有关的参数进行一起优化。
- 小技巧:terminal就是done,
这行代码把if else都写出来了,如果是true就是1 false就是0
true的话就是1,后项式整体为0.
- pred_value拿到的是pred_value = [2.3, 5.7, 1.2, 3.9, 1.4],拿到所有a对应的Q了,然后把Q先转换到onehot向量3 => 0,0,0,1,0 2 => 0,0,1,0,0
安位相乘再相加,就得到3.9了。即Q(s,a)
计算均方差、在用adm优化器优化。
Agent
负责算法与环境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把生成的数据提供给Algorithm
来更新模型(Model
),数据的预处理流程也一般定义在这里。
每200step同步一次网络。
每运行一次run就完成一次网络的更新。
获取计算Q值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with fluid.program_guard(self.pred_program): # 搭建计算图用于 预测动作,定义输入输出变量
obs = layers.data(
name='obs', shape=[self.obs_dim], dtype='float32')
self.value = self.alg.predict(obs)
5.cartpole测试
5.1 main.py 代码流程图体现:
每训练50个episode,评估5次【多次】再求平均,避免偶然性。
训练时运行learn更新Q算法。
render为true,则显示需打印内容,等于设置了一个标记。
6.PARL常用APi
7.总结:
软更新:应该是指每次更新参数的时候利用一个衰减的比例
硬更新:则是指每隔一定步数完全Copy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