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前言
图1 不同笔记类型的特点
图6 HR知识思维导图笔记
把这个单独的知识点记录成一张电子版的知识卡片,一方面方便自己调用,另一方面可以分享给他人使用。将多张相关的知识卡片联合起来,还可以组合串联,创作一篇文章
图7 《跃迁》的知识卡片节选
思维导图就是一张网,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篇文章不同重要层次的信息编织在一张网里;而知识卡片,就是这张网中重要的节点,它承载了核心关键信息,在网中起着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也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编织一张新网
知识骨架
学习树:构建知识体系的雏形
解决问题:不知道学什么 解决方案:用未来倒推现在,画出你的学习树
图1-1 两种常见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
学习树。让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长在一棵树上,知识才不会丢失。因为你的所有知识形成了一个体系,所以可以发挥系统的作用。
学习是为了成长得更强大,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而想让自己更强大,可以从素质、知识、能力、技能四大方面来修炼自己。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四大方面作为学习树的第一级主干
人力资源领域中有个专业名词叫“胜任力模型”。它的具体含义为,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个职位,依据提出的职责要求,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要素的集中表示。 建议你利用招聘网站上已经发布的岗位招聘需求,来做学习内容萃取,这种方式我们简称为“岗位描述萃取法”。
知识输入:因需选材让学习更高效
图1-8 学习渠道——事、网、书、人
表1-2 学习目的模板填写表
知识加工:在脑中构建知识结构
知识能在被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前提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才能保持更长的时间
根据目前记忆研究专家所达成的共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4±1个组块
不管是复原知识的网络系统,还是构建新的知识网络系统,都要调用自己之前的知识系统
复原知识网络和构建新知识网络的过程,是知识加工的本质,也是知识输出的重要前提
知识输出:骨架式输出让输出更高效
日本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4个过程,叫作SECI模型(见图1-11)
- 群化(Socialization):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
- 外化(Externalization):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 融合(Combination):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
- 内化(Internalization):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
图1-11 SECI模型结构图
图1-15 启动多个感官学习
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在大部分学习中,我们的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都依赖于左脑工作,而较少开发右脑。实际上,研究表明右脑的储存量是左脑的100万倍
思维
思维发散:借助思维模型让发散更全面
复盘是围棋术语,指棋手在下完一盘棋后,会回顾自己整个下棋的过程,思考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每一步该如何走胜算才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寻找对方下棋的套路和漏洞,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下棋水平
复盘模型,一共有4个步骤:目标回顾、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思路回顾)、总结规律。
给大家以下几条复盘小建议。
- 首先,进行好与不好的结果分析时,注意确定好维度,维度不要超过7个,超过7个就要思考是否可以合并。
- 其次,为了使后期复盘更加高效,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提前和团队成员同步复盘的动作,方便大家及时记录问题点,最后统一汇总。
- 再次,坚持复盘并形成习惯,做到及时记录,养成快速发现问题、快速找到解决方案的习惯。
- 最后,用思维导图复盘有助于思维发散,能让复盘的思路和结果呈现得更清晰。
图2-16 用思维导图做自我介绍
成就=优势能力 积累方法(有数据) 可衡量的成绩(有数据)
图2-18 用思维导图做招聘流程 2
图2-19 用思维导图做销售岗位面试清单 3.电话邀约沟通清单图 每
图2-20 用思维导图做招聘邀约沟通清单
思维整理:找到知识的结构
金字塔上的论点、论据都要做到: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图2-23 写作的逻辑
图2-27 连接词示例
图2-32 4种类型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呈现:导图的商业价值
图2-42 做给别人看的图的能力模型
知识卡片
知识卡片的前世今生
图3-1 卡片联想写作
卡片式写作
必要难度理论
在知识摄入的时候越容易,调用的时候就会越难;你在摄入知识的时候越难,调用的时候就会越容易
- 提升创意密度
- 卡片拼接式创作
- 卡片在写作中的应用是创作式的,你不需要按照章节逻辑来写,而是在这些卡片中找联系,将若干卡片扩充成文章
图3-2 纳博科夫的卡片式写作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问题解决工具箱”,言下之意就是每张卡片都可以解决一个问题
图3-4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知识卡片
对知识的记忆保持轻量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视觉化
思维导图常常单独用来梳理逻辑骨架,知识卡片则是骨架上的素材
图3-5 思维导图与知识卡片的区别
- 知识卡片分为单点卡、组合卡、地图卡
- 单点卡,即萃取出非常核心的一个知识点制作的一张卡片。这个知识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模型、一个方法、一个原则、一个清单等
- 原则是卡片的知识点是独立的,可以单独传播
- 概念卡:是一切知识的基石,如图3-6所示
- 清单卡:记下一些清单
- 原则卡:记住一些原则可以让你的生活不纠结
- 模型卡: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如图3-8所示
- 任意卡:你想记录的其他知识
- 金句卡:遇到一些有能量的句子,将其记录下来
图3-6 概念卡
图3-7清单卡
图3-8 模型卡
图3-9 任意卡
图3-10 金句卡
- 组合卡:由几个核心知识点组合而成,比如概念 现象、模型 应用、模型 金句、模型 案例等
图3-11 组合卡
地图卡:从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中提取出颗粒度比较大的内容来进行呈现,目的是可视化整本书最高一级信息的逻辑结构
图3-12 地图卡
知识卡片制作的具体方法
- 知识卡片的标题的选取,这里提供3种方法作为参考
- 问题型:利用问题做“钩子”,制造场景来吸引人,如图3-14所示。
- 行动指南型:指导意义较强,使人看了之后就知道知识卡片给予自己的指导行动是什么,如图3-15所示
- 干货型:让人看了就想收藏,如图3-16所示。
图3-14 问题型
图3-15 行动指南型
图3-16 干货型
图3-17 标题要层次清晰
图3-19 流程图
增长黑客实战三步骤
- 假设:建立最小化闭环。
- 验证:找到北极星指标。
- 执行:设计增长决策分段增长。
图3-21 补充细节
图3-22 点—逻辑线—结构—模型图
图3-23 常见的结构图谱
图3-24 颜色参考
图3-25 美化呈现
图3-26 模板和成图
不同应用场景的知识卡片的制作
图3-28 逻辑式图卡
图3-29 散点式图卡
《视觉锤》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思考:语言是钉子,视觉是锤子。我们经常会通过语言来表达愿景、想法、方案等,如果辅以视觉“锤子”,我们的沟通表达就会更到位
图3-30 好图分析
图3-31 游戏牌设计
融合
卡片 导图——造楼式创作
不定时地翻看你的知识卡片库,也可以制作卡片索引表格,还可以用Eagle这个软件来管理你电脑里的知识卡片
框架联想式创作
图4-10 六维创作法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之后逐渐减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假设初次记忆后经过了x小时,那么记忆率y近似地满足y=1-0.56x^0.06。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见图4-11),你会发现,如不及时巩固,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33.7%。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逐步减少。
图4-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想要记住一个知识点,就要增加共鸣、提高共振。增加共鸣就是增加理解与记忆,提高共振就是和其他的知识点产生联系,激活脑海里已有的知识,把这个知识点放到自己的网状知识系统里去
图4-13 学习金字塔模型
学习系统的4条回路
学习要素之间的连接方式有4种:因果链、增强回路、滞后效应、调节回路。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之间是因果关系
图5-1 因果链
学习是因,优秀是果,越学习越优秀只是学习系统中的一个因果关系。
图5-2 增强回路
学习行动带来学习成果,但是在行动到成果之间,还存在着滞后效应
图5-3 滞后效应
在学习系统中,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学习惰性。它与学习构成了一个调节回路,如图5-4所示。
图5-4 调节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