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教育付曼青:累计培养超10万数字人才,塑造产业伴生下的人才培养新形态

2022-12-05 09:40:33 浏览数 (1)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

11月30日,2022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举办。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出席智慧教育专场,并围绕《校企合作新时代—科技助力高等教育变革》主题进行分享。

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付曼青认为,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是推动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力量。腾讯教育结合自身产业和技术优势,面向高校提供教育数字化、科研、人才培养等全场景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速发展。

教育数字化方面,腾讯教育整合腾讯云上诸多平台服务,帮助高校建设轻量化、生态化、可拓展的数字基座。同时,还以微信、企业微信为基础全面连接师生用户,让师生能够便捷获取教学学习、生活行政等各类服务。

科研方面,腾讯教育通过云计算、AI、大数据等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安全稳定、流畅可协作的科研计算服务和管理平台,助力科研人员提质增效,促进科研范式创新。

人才培养方面,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是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腾讯教育依托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的沉淀,与高校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

付曼青表示,未来腾讯教育将携手合作伙伴通过科技力量助力高等教育变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贡献力量。

以下为付曼青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腾讯云、腾讯教育付曼青,欢迎大家莅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教育专场。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校企合作新时代——科技助力高等教育变革》。

腾讯教育坚持做教育行业智慧化升级的“数字助手”,在高校领域,我们结合自身产业和技术上的优势,与客户共创智慧教育的新范式。

在之前,我们为全国 1000 多所高校提供了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助力教学、科研、校园管理等全场景;联合了600多所院校为社会培养超10万名数字人才,通过专业共建、实践实训、科研孵化、创新竞赛、技能认证、实习就业等合作模式,我们提供了很多人才培养的服务。

在最近,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孵化创新的摇篮、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下,腾讯重新定义了自身在高等教育领域新的任务和使命,携手高校客户共同走进校企合作的新时代:

第一点,我们将基于腾讯平台工具建设“聪明的校园”,让师生有获得感,让治理更加科学、有抓手,共同助力于校园的数字化转型;

第二点,我们将会基于“科研云”建设算力网络和科研协同的环境,为科研人员提质增效,促进科研范式的创新;

第三点,我们基于腾讯教育的新工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化互联网综合型人才。

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三个方面的业务信息:

在教育数字化方面,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们的建设内容由单点系统转变为全域连接;由简单的在线化转变为业务再造;由面向管理转变为面向服务;由原本的“人找服务”转变为“服务找人”。新的平台、技术、工具正在全面地融合高校的各项业务。

我们以微信、企业微信为基础,全面地连接师生用户,让师生能够便捷获取各类的服务,也不断应用新技术再造业务模式。比如,腾讯地图导览可以被应用在迎新、校庆等场景,师生们可以照着地图,像游戏闯关一样,逐一完成各项事宜的办理;通过腾讯电子签,再造业务流程,让师生在微信上就完成签名、盖章,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通过腾讯微卡,不断连接和打通线上线下场景,实现移动支付和身份的融合治理;此类应用在场景的创新上还有非常多,我们也非常期待和学校们一起探索新的模式。

我们也整合了腾讯云上诸多的平台服务,譬如说构建身份中心、消费中心、低代码开发中心、API接口中心等公共基础组件,帮助高校建设一个轻量化、生态化、可拓展的高校数字基座。比如,腾讯Weda低代码正在成为高校构建轻应用的有效工具,Weda提供了丰富的模版引擎、内置腾讯原生功能组件,也支持自定义组件的模块,帮助高校客户快速构建流程和服务应用。

我们也落地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比如,我们在中山大学借助企业微信强大的连接能力,打破信息壁垒,为3万中大师生提供丰富、快捷、方便的一站式智慧校园移动服务。在上海交通大学使用校园电子卡打通校园线上和线下的场景,实现一部手机畅行校园。在同济大学,基于腾讯会议构筑的智慧教学系统,在2021年秋季我们为280万人次提供了线上课堂服务。在四川师范大学基于电子签构筑的数字抗疫应用,在24小时内就完成了全校3.2万师生的健康申报工作。在湖北工业大学,学校服务商基于Weda低代码开发各类应用,信息中心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能够敏捷定制轻量的服务,实现全校范围内信息化的共建和共享。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科研领域的工作: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当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科研范式日益兴起,深刻改变了各领域的科研创新方式。

在科研计算方面,腾讯云拥有百万台基础设施,也提供灵活的产品服务模式,让科研人员不用排队等待,帮助高校实现科研算力上的自由。比如,在技术上,我们支持公有云、混合云,或者私有云的部署模式;在产品上,腾讯云提供最新代次的硬件设备,以及最新的平台软件服务,让科研人员充分享受技术红利;在服务上,腾讯云平衡安全和快捷的使用要求,依托领先的白帽子团队护航,在科研人员使用便捷的同时,又能够保障科研数据的安全;在财务上,支持弹性使用、按量计费,无需大规模的首次投资建设。

在科研平台方面,腾讯拥有大数据、AI、HPC作业管理、知识图谱等丰富的软件,且做了产品化设计,支持可视化、拖拉拽的使用方式,让非计算机学科的科研人员能够快速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

在科研合作方面,腾讯自有的23个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信息安全、生物医药等前沿的领域,可以跟高校展开科研的合作。目前我们已经跟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鹏城实验室、中科院等科研团队开展了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

在科研设施国产化方面,腾讯云具备了全技术栈的研发实力,积累了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自研产品,让科研工作的开展更加自主可控。

在科研赛事合作方面,今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在全球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大赛中进行合作,利用腾讯云异构计算云主机,支持大赛首次采用深度学习的训练模式,支撑参赛队伍更加自由、更加大胆地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提高了比赛成绩。

第三点,在人才培养方面,腾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业务依托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的沉淀,围绕腾讯云生态整合内外部资源,以腾讯云资源和多场景的学习平台为基石,提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合作模式上,腾讯教育高等教育团队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与当地院校展开合作,提供实训室建设、技能赛事、培训认证服务,成立专业建设中心、创新实践中心,以及实习就业中心。

在专业建设方面,我们整合了腾讯云产品及生态资源,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协助高校建设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造就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在实验实训方面,根据高校专业目标岗位要求,我们与高校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植入腾讯特色实战课程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学实训平台,支撑教学实训授课,并通过向高校学生提供培训考核和生态企业实习的机会,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生态闭环。

早在2018年,我们与深圳大学共同创建了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近期已经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学院,学员的最高录取分数线连续3年超过630分,高于省内双一流投档线;共建的专业在全校理工科排名第一;首届毕业后的学生,有超过50%的人进入到了腾讯、美的等优秀企业就业,40%选择海外高校继续深造。我们也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落地了腾讯云校企合作基地。腾讯教育还支持长沙市高校及职业院校,建立了长沙“湘智云”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联动地方政府和院校联合开展人才培训。

与此同时,腾讯教育积极参与各地人社新职业工种的项目,与地方人社共同开展互联网 职业技能培训、新职业工种认证,探索“一试双证”的人才评价模式。2021年腾讯云参与北京人社培训,为上万家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培训超过了10万人次。

腾讯教育已累计与超过一千所院校合作,其中腾讯微卡服务超过400所高校。此外,腾讯教育也与600多所高校展开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超过10万名数字人才。

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整合腾讯强劲的算力网络资源、领先的技术研发资源、丰富的产品资源,以及微信的强大连接能力,携手合作伙伴,积力之所举,在数字化转型、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耕,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科研实验室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探索新的模式变化,走进智能教育新时代。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力量助力高等教育的变革,加快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END·

 更多精彩请戳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是改造学习空间

腾讯教育王麒:以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创新应用三大路径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

腾讯教育总裁殷宇:扎根教育场景,助力科教兴国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