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用电脑做什么,存储系统都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大多数个人电脑都有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如硬盘、CD-ROM、DVD刻录机,在早期还有软盘。
在IBM的标准下,这些设备都是通过IDE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的,这曾经是将存储设备连接到计算机的标准方式。
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是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等工具。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分析功能、编译功能、调试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服务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集成开发环境。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系列等。该程序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和其它程序并用。IDE多被用于开发HTML应用软件。例如,许多人在设计网站时使用IDE(如HomeSite、DreamWeaver等),因为很多项任务会自动生成。
许多开发者会担心,IDE的出现,会对于个人技术水平的进步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会使得开发者变“懒”。然而并不是,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更多的开发者聚焦在核心的开发技能学习上,减少不必要的代码管理时间。人更聚焦,技能更深耕,何乐而不为?
小程序应用也出了对应的IDE
正所谓“合久必分”。小程序技术标准,从在中国开始应用并普及起来,一直被开发界、甚至大众用户认为是大平台的“专利”,实则不然。技术标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公开的、可被全世界开发者共同使用,同时也需要开发者共同促进该项技术的发展。 截至2021年,全网的微信小程序已经超过了700W个应用。如上所述,是时候需要一个开发环境对其进行“琐碎”的管理及整合,以提升开发效率,降低管理成本。FinClip IDE便是一个最近比较火的小程序IDE工具。
初步体验了下,提升开发效率的功能包括:
功能较全面的管理后台
该IDE 目前已支持二维码登录、真机预览、修改预览设置、指定基础库版本,本地导入基础库、优化userAgent展示方式,同时针对插件管理部分,可以直接将官方封装好的插件(如虚拟键盘,单向视频)拖拽至小程序中进行开发。 针对来自不同平台的小程序,IDE中增加了兼容性检查的工具,直接导入已有的代码包就可以明确了解小程序需要修改的特性与位置。
API权限管理
小程序管理平台支持开发者在管理后台中导入小程序请求的 API,开发者可在运营端对 API 请求进行审核,并根据黑白名单中的规则通过或拒绝 API 请求。
打造体验更好,更开放的插件应用生态
将现有的大平台小程序(如:微信小程序)运行到自有App中,或者引入第三方应用进入,最担心的就是各种UI的写死或者不支持自定义配置,在这点上,它支持各个层面的UI定制。
1、小程序 SDK 支持 UI 定制
小程序 SDK 支持对小程序的加载页,导航栏,打开或关闭时的转场动画,横竖屏展示方式,胶囊按钮与更多菜单进行灵活定制。 当企业在构造属于自身的小程序生态时,前端小程序 UI 的统一化与风格化无形中也给这些小程序们打上「本企业特有」的标签。以转场动画的定制为例,可让小程序更加贴合企业原有APP的交互风格,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更加和谐一致的体验。
2、管理后台支持 UI 定制
管理后台的 UI 定制,包括平台名称、使用条款与隐私策略等,可通过运营端快速配置,无需额外研发工作。
平台名称与 logo 的定制化,可帮助企业统一品牌形象,而使用条款与隐私策略的自定义配置,也是企业响应政府政策保护用户隐私的一大方式。
IDE工具已经有较广泛的用户群体,工具自身的普及教育已不具备行业或技术门槛。但值得一提的是,IDE工具自身的强大,除了拥抱变化,具备各层面开放的“基因”是工具变得愈发强大的后天条件。例如:更多的小程序模板商,更多的插件提供方,更多的代码效率提升工具......看了下FinClip的官网,有小程序应用市场,里面的业务模板还是挺丰富的,Github上也开始有一些API插件 Demo了,看来是往“强大”的路上进步。
综合看来,市场趋势上,小程序应用在App上的运行,是技术大趋势所向;功能上,该有的功能都有了,少部分易用性体验仍需加强;插件生态上,还在不断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