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记录和报文
DNS 服务器中以资源记录的形式存储信息,每一个 DNS 响应报文一般包含多条资源记录。一条资源记录的具体的格式为
代码语言:text复制(Name,Value,Type,TTL)
其中 TTL 是资源记录的生存时间,它定义了资源记录能够被其他的 DNS 服务器缓存多长时间。
常用的一共有四种 Type 的值,分别是 A、NS、CNAME 和 MX ,不同 Type 的值,对应资源记录代表的意义不同:
- 如果 Type = A,则 Name 是主机名,Value 是主机名对应的 IP 地址。因此一条记录为 A 的资源记录,提供了标 准的主机名到 IP 地址的映射。
- 如果 Type = NS,则 Name 是个域名,Value 是负责该域名的 DNS 服务器的主机名。这个记录主要用于 DNS 链式 查询时,返回下一级需要查询的 DNS 服务器的信息。
- 如果 Type = CNAME,则 Name 为别名,Value 为该主机的规范主机名。该条记录用于向查询的主机返回一个主机名 对应的规范主机名,从而告诉查询主机去查询这个主机名的 IP 地址。主机别名主要是为了通过给一些复杂的主机名提供 一个便于记忆的简单的别名。
- 如果 Type = MX,则 Name 为一个邮件服务器的别名,Value 为邮件服务器的规范主机名。它的作用和 CNAME 是一 样的,都是为了解决规范主机名不利于记忆的缺点。
对原型、原型链的理解
在JavaScript中是使用构造函数来新建一个对象的,每一个构造函数的内部都有一个 prototype 属性,它的属性值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包含了可以由该构造函数的所有实例共享的属性和方法。当使用构造函数新建一个对象后,在这个对象的内部将包含一个指针,这个指针指向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对应的值,在 ES5 中这个指针被称为对象的原型。一般来说不应该能够获取到这个值的,但是现在浏览器中都实现了 proto 属性来访问这个属性,但是最好不要使用这个属性,因为它不是规范中规定的。ES5 中新增了一个 Object.getPrototypeOf() 方法,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取对象的原型。
当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这个对象内部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它就会去它的原型对象里找这个属性,这个原型对象又会有自己的原型,于是就这样一直找下去,也就是原型链的概念。原型链的尽头一般来说都是 Object.prototype 所以这就是新建的对象为什么能够使用 toString() 等方法的原因。
特点: JavaScript 对象是通过引用来传递的,创建的每个新对象实体中并没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原型副本。当修改原型时,与之相关的对象也会继承这一改变。
对 WebSocket 的理解
WebSocket是HTML5提供的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全双工通讯的网络技术,属于应用层协议。它基于TCP传输协议,并复用HTTP的握手通道。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完成一次握手,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创建持久性的连接, 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WebSocket 的出现就解决了半双工通信的弊端。它最大的特点是: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主动推动消息,客户端也可以主动向服务器推送消息。
WebSocket原理:客户端向 WebSocket 服务器通知(notify)一个带有所有接收者ID(recipients IDs)的事件(event),服务器接收后立即通知所有活跃的(active)客户端,只有ID在接收者ID序列中的客户端才会处理这个事件。
WebSocket 特点的如下:
- 支持双向通信,实时性更强
- 可以发送文本,也可以发送二进制数据‘’
- 建立在TCP协议之上,服务端的实现比较容易
- 数据格式比较轻量,性能开销小,通信高效
- 没有同源限制,客户端可以与任意服务器通信
- 协议标识符是ws(如果加密,则为wss),服务器网址就是 URL
- 与 HTTP 协议有着良好的兼容性。默认端口也是80和443,并且握手阶段采用 HTTP 协议,因此握手时不容易屏蔽,能通过各种 HTTP 代理服务器。
Websocket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客户端中: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在index.html中直接写WebSocket,设置服务端的端口号为 9999
let ws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9999');
//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触发
ws.onopen = function() {
console.log("Connection open.");
ws.send('hello');
};
// 在服务端给客户端发来消息的时候触发
ws.onmessage =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 // 打印的是MessageEvent对象
console.log(res.data); // 打印的是收到的消息
};
//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建立关闭后触发
ws.onclose = function(evt) {
console.log("Connection closed.");
};
其他值到布尔类型的值的转换规则?
以下这些是假值:
• undefined
• null
• false
• 0、-0 和 NaN
• ""
假值的布尔强制类型转换结果为 false。从逻辑上说,假值列表以外的都应该是真值。
代码输出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var x = 3;
var y = 4;
var obj = {
x: 1,
y: 6,
getX: function() {
var x = 5;
return function() {
return this.x;
}();
},
getY: function() {
var y = 7;
return this.y;
}
}
console.log(obj.getX()) // 3
console.log(obj.getY()) // 6
输出结果:3 6
解析:
- 我们知道,匿名函数的this是指向全局对象的,所以this指向window,会打印出3;
- getY是由obj调用的,所以其this指向的是obj对象,会打印出6。
代码输出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sync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await async2();
console.log("async1 end");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1')
}, 0)
}
async function async2()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2')
}, 0)
console.log("async2");
}
async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imer3')
}, 0)
console.log("start")
输出结果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sync1 start
async2
start
async1 end
timer2
timer3
timer1
代码的执行过程如下:
- 首先进入
async1
,打印出async1 start
; - 之后遇到
async2
,进入async2
,遇到定时器timer2
,加入宏任务队列,之后打印async2
; - 由于
async2
阻塞了后面代码的执行,所以执行后面的定时器timer3
,将其加入宏任务队列,之后打印start
; - 然后执行async2后面的代码,打印出
async1 end
,遇到定时器timer1,将其加入宏任务队列; - 最后,宏任务队列有三个任务,先后顺序为
timer2
,timer3
,timer1
,没有微任务,所以直接所有的宏任务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执行。
OPTIONS请求方法及使用场景
OPTIONS是除了GET和POST之外的其中一种 HTTP请求方法。
OPTIONS方法是用于请求获得由Request-URI
标识的资源在请求/响应的通信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功能选项。通过这个方法,客户端可以在采取具体资源请求之前,决定对该资源采取何种必要措施,或者了解服务器的性能。该请求方法的响应不能缓存。
OPTIONS请求方法的主要用途有两个:
- 获取服务器支持的所有HTTP请求方法;
- 用来检查访问权限。例如:在进行 CORS 跨域资源共享时,对于复杂请求,就是使用 OPTIONS 方法发送嗅探请求,以判断是否有对指定资源的访问权限。
树形结构转成列表
题目描述:
代码语言:yaml复制[
{
id: 1,
text: '节点1',
parentId: 0,
children: [
{
id:2,
text: '节点1_1',
parentId:1
}
]
}
]
转成
[
{
id: 1,
text: '节点1',
parentId: 0 //这里用0表示为顶级节点
},
{
id: 2,
text: '节点1_1',
parentId: 1 //通过这个字段来确定子父级
}
...
]
实现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function treeToList(data) {
let res = [];
const dfs = (tree) => {
tree.forEach((item) => {
if (item.children) {
dfs(item.children);
delete item.children;
}
res.push(item);
});
};
dfs(data);
return res;
}
position的属性有哪些,区别是什么
position有以下属性值:
属性值 | 概述 |
---|---|
absolute | 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static定位以外的一个父元素进行定位。元素的位置通过left、top、right、bottom属性进行规定。 |
relative | 生成相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其原来的位置进行定位。元素的位置通过left、top、right、bottom属性进行规定。 |
fixed | 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指定元素相对于屏幕视⼝(viewport)的位置来指定元素位置。元素的位置在屏幕滚动时不会改变,⽐如回到顶部的按钮⼀般都是⽤此定位⽅式。 |
static | 默认值,没有定位,元素出现在正常的文档流中,会忽略 top, bottom, left, right 或者 z-index 声明,块级元素从上往下纵向排布,⾏级元素从左向右排列。 |
inherit | 规定从父元素继承position属性的值 |
前面三者的定位方式如下:
- relative: 元素的定位永远是相对于元素自身位置的,和其他元素没关系,也不会影响其他元素。
- fixed: 元素的定位是相对于 window (或者 iframe)边界的,和其他元素没有关系。但是它具有破坏性,会导致其他元素位置的变化。
- absolute: 元素的定位相对于前两者要复杂许多。如果为 absolute 设置了 top、left,浏览器会根据什么去确定它的纵向和横向的偏移量呢?答案是浏览器会递归查找该元素的所有父元素,如果找到一个设置了
position:relative/absolute/fixed
的元素,就以该元素为基准定位,如果没找到,就以浏览器边界定位。如下两个图所示:
如何解决跨越问题
(1)CORS
下面是MDN对于CORS的定义:
跨域资源共享(CORS) 是一种机制,它使用额外的 HTTP 头来告诉浏览器 让运行在一个 origin (domain)上的Web应用被准许访问来自不同源服务器上的指定的资源。当一个资源从与该资源本身所在的服务器不同的域、协议或端口请求一个资源时,资源会发起一个跨域HTTP 请求。
CORS需要浏览器和服务器同时支持,整个CORS过程都是浏览器完成的,无需用户参与。因此实现CORS的关键就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请求,就可以跨源通信了。
浏览器将CORS分为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
简单请求不会触发CORS预检请求。若该请求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看作是简单请求:
1)请求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 HEAD
- GET
- POST
2)HTTP的头信息不超出以下几种字段:
- Accept
- Accept-Language
- Content-Language
- Last-Event-ID
- Content-Type:只限于三个值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若不满足以上条件,就属于非简单请求了。
(1)简单请求过程:
对于简单请求,浏览器会直接发出CORS请求,它会在请求的头信息中增加一个Orign字段,该字段用来说明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协议 端口 域名),服务器会根据这个值来决定是否同意这次请求。如果Orign指定的域名在许可范围之内,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就会多出以下信息头: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 和Orign一直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
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FooBar // 指定返回其他字段的值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 表示文档类型
如果Orign指定的域名不在许可范围之内,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正常的HTTP回应,浏览器发现没有上面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头部信息,就知道出错了。这个错误无法通过状态码识别,因为返回的状态码可能是200。
在简单请求中,在服务器内,至少需要设置字段: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2)非简单请求过程
非简单请求是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比如请求方法为DELETE或者PUT等。非简单请求的CORS请求会在正式通信之前进行一次HTTP查询请求,称为预检请求。
浏览器会询问服务器,当前所在的网页是否在服务器允许访问的范围内,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请求方式和头信息字段,只有得到肯定的回复,才会进行正式的HTTP请求,否则就会报错。
预检请求使用的请求方法是OPTIONS,表示这个请求是来询问的。他的头信息中的关键字段是Orign,表示请求来自哪个源。除此之外,头信息中还包括两个字段:
- Access-Control-Request-Method:该字段是必须的,用来列出浏览器的CORS请求会用到哪些HTTP方法。
- Access-Control-Request-Headers: 该字段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字符串,指定浏览器CORS请求会额外发送的头信息字段。
服务器在收到浏览器的预检请求之后,会根据头信息的三个字段来进行判断,如果返回的头信息在中有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这个字段就是允许跨域请求,如果没有,就是不同意这个预检请求,就会报错。
服务器回应的CORS的字段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api.bob.com // 允许跨域的源地址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PUT // 服务器支持的所有跨域请求的方法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X-Custom-Header // 服务器支持的所有头信息字段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
Access-Control-Max-Age: 1728000 // 用来指定本次预检请求的有效期,单位为秒
只要服务器通过了预检请求,在以后每次的CORS请求都会自带一个Origin头信息字段。服务器的回应,也都会有一个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头信息字段。
在非简单请求中,至少需要设置以下字段: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减少OPTIONS请求次数:
OPTIONS请求次数过多就会损耗页面加载的性能,降低用户体验度。所以尽量要减少OPTIONS请求次数,可以后端在请求的返回头部添加:Access-Control-Max-Age:number。它表示预检请求的返回结果可以被缓存多久,单位是秒。该字段只对完全一样的URL的缓存设置生效,所以设置了缓存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再次发送请求就不需要进行预检请求了。
CORS中Cookie相关问题:
在CORS请求中,如果想要传递Cookie,就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在请求中设置
withCredentials
默认情况下在跨域请求,浏览器是不带 cookie 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置 withCredentials 来进行传递 cookie.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原生 xml 的设置方式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 axios 设置方式
axios.defaults.withCredentials = true;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设置为 true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设置为非
*
(2)JSONP
jsonp的原理就是利用<script>
标签没有跨域限制,通过<script>
标签src属性,发送带有callback参数的GET请求,服务端将接口返回数据拼凑到callback函数中,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解析执行,从而前端拿到callback函数返回的数据。
1)原生JS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script>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 传参一个回调函数名给后端,方便后端返回时执行这个在前端定义的回调函数
script.src = 'http://www.domain2.com:8080/login?user=admin&callback=handleCallback';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
// 回调执行函数
function handleCallback(res) {
alert(JSON.stringify(res));
}
</script>
服务端返回如下(返回时即执行全局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handleCallback({"success": true, "user": "admin"})
2)Vue axios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this.$http = axios;
this.$http.jsonp('http://www.domain2.com:8080/login', {
params: {},
jsonp: 'handleCallback'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后端node.js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var querystring = require('querystring');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server.on('request', function(req, res) {
var params = querystring.parse(req.url.split('?')[1]);
var fn = params.callback;
// jsonp返回设置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javascript' });
res.write(fn '(' JSON.stringify(params) ')');
res.end();
});
server.listen('8080');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at port 8080...');
JSONP的缺点:
- 具有局限性, 仅支持get方法
- 不安全,可能会遭受XSS攻击
(3)postMessage 跨域
postMessage是HTML5 XMLHttpRequest Level 2中的API,且是为数不多可以跨域操作的window属性之一,它可用于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 页面和其打开的新窗口的数据传递
- 多窗口之间消息传递
- 页面与嵌套的iframe消息传递
- 上面三个场景的跨域数据传递
用法:postMessage(data,origin)方法接受两个参数:
- data: html5规范支持任意基本类型或可复制的对象,但部分浏览器只支持字符串,所以传参时最好用JSON.stringify()序列化。
- origin: 协议 主机 端口号,也可以设置为"*",表示可以传递给任意窗口,如果要指定和当前窗口同源的话设置为"/"。
1)a.html:(domain1.com/a.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frame id="iframe" src="http://www.domain2.com/b.html" style="display:none;"></iframe>
<script> var 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 iframe.onload = function() { var data = { name: 'aym'
}; // 向domain2传送跨域数据
iframe.contentWindow.postMessage(JSON.stringify(data), 'http://www.domain2.com'); }; // 接受domain2返回数据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 alert('data from domain2 ---> ' e.data); }, false);
</script>
2)b.html:(domain2.com/b.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script>
// 接收domain1的数据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
alert('data from domain1 ---> ' e.data);
var data = JSON.parse(e.data);
if (data) {
data.number = 16;
// 处理后再发回domain1
window.parent.postMessage(JSON.stringify(data), 'http://www.domain1.com');
}
}, false);
</script>
(4)nginx代理跨域
nginx代理跨域,实质和CORS跨域原理一样,通过配置文件设置请求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等字段。
1)nginx配置解决iconfont跨域
浏览器跨域访问js、css、img等常规静态资源被同源策略许可,但iconfont字体文件(eot|otf|ttf|woff|svg)例外,此时可在nginx的静态资源服务器中加入以下配置。
代码语言:text复制location /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2)nginx反向代理接口跨域
跨域问题:同源策略仅是针对浏览器的安全策略。服务器端调用HTTP接口只是使用HTTP协议,不需要同源策略,也就不存在跨域问题。
实现思路:通过Nginx配置一个代理服务器域名与domain1相同,端口不同)做跳板机,反向代理访问domain2接口,并且可以顺便修改cookie中domain信息,方便当前域cookie写入,实现跨域访问。
nginx具体配置: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proxy服务器
server {
listen 81;
server_name www.domain1.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www.domain2.com:8080; #反向代理
proxy_cookie_domain www.domain2.com www.domain1.com; #修改cookie里域名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当用webpack-dev-server等中间件代理接口访问nignx时,此时无浏览器参与,故没有同源限制,下面的跨域配置可不启用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www.domain1.com; #当前端只跨域不带cookie时,可为*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
(5)nodejs 中间件代理跨域
node中间件实现跨域代理,原理大致与nginx相同,都是通过启一个代理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转发,也可以通过设置cookieDomainRewrite参数修改响应头中cookie中域名,实现当前域的cookie写入,方便接口登录认证。
1)非vue框架的跨域 使用node express http-proxy-middleware搭建一个proxy服务器。
- 前端代码: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前端开关:浏览器是否读写cookie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 访问http-proxy-middleware代理服务器
xhr.open('get', 'http://www.domain1.com:3000/login?user=admin', true);
xhr.send();
- 中间件服务器代码: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proxy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
var app = express();
app.use('/', proxy({
// 代理跨域目标接口
target: 'http://www.domain2.com:8080',
changeOrigin: true,
// 修改响应头信息,实现跨域并允许带cookie
onProxyRes: function(proxyRes, req, res) {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www.domain1.com');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 修改响应信息中的cookie域名
cookieDomainRewrite: 'www.domain1.com' // 可以为false,表示不修改
}));
app.listen(3000);
console.log('Proxy server is listen at port 3000...');
2)vue框架的跨域
node vue webpack webpack-dev-server搭建的项目,跨域请求接口,直接修改webpack.config.js配置。开发环境下,vue渲染服务和接口代理服务都是webpack-dev-server同一个,所以页面与代理接口之间不再跨域。
webpack.config.js部分配置: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odule.exports = {
entry: {},
module: {},
...
devServer: {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proxy: [{
context: '/login',
target: 'http://www.domain2.com:8080', // 代理跨域目标接口
changeOrigin: true,
secure: false, // 当代理某些https服务报错时用
cookieDomainRewrite: 'www.domain1.com' // 可以为false,表示不修改
}],
noInfo: true
}
}
(6)document.domain iframe跨域
此方案仅限主域相同,子域不同的跨域应用场景。实现原理:两个页面都通过js强制设置document.domain为基础主域,就实现了同域。
1)父窗口:(domain.com/a.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frame id="iframe" src="http://child.domain.com/b.html"></iframe>
<script>
document.domain = 'domain.com'; var user = 'admin';
</script>
1)子窗口:(child.domain.com/a.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script>
document.domain = 'domain.com';
// 获取父窗口中变量
console.log('get js data from parent ---> ' window.parent.user);
</script>
(7)location.hash iframe跨域
实现原理:a欲与b跨域相互通信,通过中间页c来实现。 三个页面,不同域之间利用iframe的location.hash传值,相同域之间直接js访问来通信。
具体实现:A域:a.html -> B域:b.html -> A域:c.html,a与b不同域只能通过hash值单向通信,b与c也不同域也只能单向通信,但c与a同域,所以c可通过parent.parent访问a页面所有对象。
1)a.html:(domain1.com/a.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frame id="iframe" src="http://www.domain2.com/b.html" style="display:none;"></iframe>
<script>
var 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 // 向b.html传hash值
setTimeout(function() { iframe.src = iframe.src '#user=admin'; }, 1000); // 开放给同域c.html的回调方法
function onCallback(res) { alert('data from c.html ---> ' res); }
</script>
2)b.html:(.domain2.com/b.html)
代码语言:text复制<iframe id="iframe" src="http://www.domain1.com/c.html" style="display:none;"></iframe>
<script>
var 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frame');
// 监听a.html传来的hash值,再传给c.html
window.onhashchange = function () {
iframe.src = iframe.src location.hash;
};
</script>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script>
// 监听b.html传来的hash值
window.onhashchange = function () {
// 再通过操作同域a.html的js回调,将结果传回
window.parent.parent.onCallback('hello: ' location.hash.replace('#user=', ''));
};
</script>
(8)window.name iframe跨域
window.name属性的独特之处:name值在不同的页面(甚至不同域名)加载后依旧存在,并且可以支持非常长的 name 值(2MB)。
1)a.html:(domain1.com/a.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var proxy = function(url, callback) {
var state = 0;
var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 加载跨域页面
iframe.src = url;
// onload事件会触发2次,第1次加载跨域页,并留存数据于window.name
iframe.onload = function() {
if (state === 1) {
// 第2次onload(同域proxy页)成功后,读取同域window.name中数据
callback(iframe.contentWindow.name);
destoryFrame();
} else if (state === 0) {
// 第1次onload(跨域页)成功后,切换到同域代理页面
iframe.contentWindow.location = 'http://www.domain1.com/proxy.html';
state = 1;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
// 获取数据以后销毁这个iframe,释放内存;这也保证了安全(不被其他域frame js访问)
function destoryFrame() {
iframe.contentWindow.document.write('');
iframe.contentWindow.close();
document.body.removeChild(iframe);
}
};
// 请求跨域b页面数据
proxy('http://www.domain2.com/b.html', function(data){
alert(data);
});
2)proxy.html:(domain1.com/proxy.html)
中间代理页,与a.html同域,内容为空即可。
3)b.html:(domain2.com/b.html)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script>
window.name = 'This is domain2 data!';
</script>
通过iframe的src属性由外域转向本地域,跨域数据即由iframe的window.name从外域传递到本地域。这个就巧妙地绕过了浏览器的跨域访问限制,但同时它又是安全操作。
(9)WebSocket协议跨域
WebSocket protocol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信,同时允许跨域通讯,是server push技术的一种很好的实现。
原生WebSocket API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使用Socket.io,它很好地封装了webSocket接口,提供了更简单、灵活的接口,也对不支持webSocket的浏览器提供了向下兼容。
1)前端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div>user input:<input type="text"></div>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socket.io/2.2.0/socket.io.js"></script>
<script>
var socket = io('http://www.domain2.com:8080');
// 连接成功处理
socket.on('connect', function() { // 监听服务端消息
socket.on('message', function(msg) { console.log('data from server: ---> ' msg); }); // 监听服务端关闭
socket.on('disconnect', function() { console.log('Server socket has close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nput')[0].onblur = function() { socket.send(this.value);};
</script>
2)Nodejs socket后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socket = require('socket.io');
// 启http服务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function(req, res) {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html'
});
res.end();
});
server.listen('8080');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at port 8080...');
// 监听socket连接
socket.listen(server).on('connection', function(client) {
// 接收信息
client.on('message', function(msg) {
client.send('hello:' msg);
console.log('data from client: ---> ' msg);
});
// 断开处理
client.on('disconnect', function() {
console.log('Client socket has closed.');
});
});
documentFragment 是什么?用它跟直接操作 DOM 的区别是什么?
MDN中对documentFragment
的解释:
DocumentFragment,文档片段接口,一个没有父对象的最小文档对象。它被作为一个轻量版的 Document使用,就像标准的document一样,存储由节点(nodes)组成的文档结构。与document相比,最大的区别是DocumentFragment不是真实 DOM 树的一部分,它的变化不会触发 DOM 树的重新渲染,且不会导致性能等问题。
当我们把一个 DocumentFragment 节点插入文档树时,插入的不是 DocumentFragment 自身,而是它的所有子孙节点。在频繁的DOM操作时,我们就可以将DOM元素插入DocumentFragment,之后一次性的将所有的子孙节点插入文档中。和直接操作DOM相比,将DocumentFragment 节点插入DOM树时,不会触发页面的重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页面的性能。
对line-height 的理解及其赋值方式
(1)line-height的概念:
- line-height 指一行文本的高度,包含了字间距,实际上是下一行基线到上一行基线距离;
- 如果一个标签没有定义 height 属性,那么其最终表现的高度由 line-height 决定;
- 一个容器没有设置高度,那么撑开容器高度的是 line-height,而不是容器内的文本内容;
- 把 line-height 值设置为 height 一样大小的值可以实现单行文字的垂直居中;
- line-height 和 height 都能撑开一个高度;
(2)line-height 的赋值方式:
- 带单位:px 是固定值,而 em 会参考父元素 font-size 值计算自身的行高
- 纯数字:会把比例传递给后代。例如,父级行高为 1.5,子元素字体为 18px,则子元素行高为 1.5 * 18 = 27px
- 百分比:将计算后的值传递给后代
什么是物理像素,逻辑像素和像素密度,为什么在移动端开发时需要用到@3x, @2x这种图片?
以 iPhone XS 为例,当写 CSS 代码时,针对于单位 px,其宽度为 414px & 896px,也就是说当赋予一个 DIV元素宽度为 414px,这个 DIV 就会填满手机的宽度;
而如果有一把尺子来实际测量这部手机的物理像素,实际为 1242*2688 物理像素;经过计算可知,1242/414=3,也就是说,在单边上,一个逻辑像素=3个物理像素,就说这个屏幕的像素密度为 3,也就是常说的 3 倍屏。
对于图片来说,为了保证其不失真,1 个图片像素至少要对应一个物理像素,假如原始图片是 500300 像素,那么在 3 倍屏上就要放一个 1500900 像素的图片才能保证 1 个物理像素至少对应一个图片像素,才能不失真。 当然,也可以针对所有屏幕,都只提供最高清图片。虽然低密度屏幕用不到那么多图片像素,而且会因为下载多余的像素造成带宽浪费和下载延迟,但从结果上说能保证图片在所有屏幕上都不会失真。
还可以使用 CSS 媒体查询来判断不同的像素密度,从而选择不同的图片: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my-image { background: (low.png);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device-pixel-ratio: 1.5) {
#my-image { background: (high.png); }
}
代码输出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promise = Promise.resolve().then(() => {
return promise;
})
promise.catch(console.err)
输出结果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Uncaught (in promise) TypeError: Chaining cycle detected for promise #<Promise>
这里其实是一个坑,.then
或 .catch
返回的值不能是 promise 本身,否则会造成死循环。
与缓存相关的HTTP请求头有哪些
强缓存:
- Expires
- Cache-Control
协商缓存:
- Etag、If-None-Match
-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对事件循环的理解
因为 js 是单线程运行的,在代码执行时,通过将不同函数的执行上下文压入执行栈中来保证代码的有序执行。在执行同步代码时,如果遇到异步事件,js 引擎并不会一直等待其返回结果,而是会将这个事件挂起,继续执行执行栈中的其他任务。当异步事件执行完毕后,再将异步事件对应的回调加入到一个任务队列中等待执行。任务队列可以分为宏任务队列和微任务队列,当当前执行栈中的事件执行完毕后,js 引擎首先会判断微任务队列中是否有任务可以执行,如果有就将微任务队首的事件压入栈中执行。当微任务队列中的任务都执行完成后再去执行宏任务队列中的任务。
Event Loop 执行顺序如下所示:
- 首先执行同步代码,这属于宏任务
- 当执行完所有同步代码后,执行栈为空,查询是否有异步代码需要执行
- 执行所有微任务
- 当执行完所有微任务后,如有必要会渲染页面
- 然后开始下一轮 Event Loop,执行宏任务中的异步代码
说一下HTTP和HTTPS协议的区别?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1、HTTPS协议需要CA证书,费用较高;而HTTP协议不需要
2、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的,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3、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端口也不同,HTTP协议端口是80,HTTPS协议端口是443;
4、HTTP协议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具有SSL和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更加安全
Vue通信
代码语言:shell复制1.props和$emit
2.中央事件总线 EventBus(基本不用)
3.vuex(官方推荐状态管理器)
4.$parent和$children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办法,但基本不常用,或者用起来太复杂来。 介绍来通信的方式,还可以扩展说一下使用
场景,如何使用,注意事项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