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中如何进行依赖收集?
- 每个属性都有自己的
dep
属性,存放他所依赖的watcher
,当属性变化之后会通知自己对应的watcher
去更新 - 默认会在初始化时调用
render
函数,此时会触发属性依赖收集dep.depend
- 当属性发生修改时会触发
watcher
更新dep.notify()
依赖收集简版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let obj = { name: 'poetry', age: 20 };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this.subs = [] // subs [watcher]
}
depend() {
this.subs.push(Dep.target)
}
notify() {
this.subs.forEach(watcher => watcher.update())
}
}
Dep.target = null;
observer(obj); // 响应式属性劫持
// 依赖收集 所有属性都会增加一个dep属性,
// 当渲染的时候取值了 ,这个dep属性 就会将渲染的watcher收集起来
// 数据更新 会让watcher重新执行
// 观察者模式
// 渲染组件时 会创建watcher
class Watcher {
constructor(render) {
this.get();
}
get() {
Dep.target = this;
render(); // 执行render
Dep.target = null;
}
update() {
this.get();
}
}
const render = () => {
console.log(obj.name); // obj.name => get方法
}
// 组件是watcher、计算属性是watcher
new Watcher(render);
function observer(value) { // proxy reflect
if (typeof value === 'object' && typeof value !== null)
for (let key in value) {
defineReactive(value, key, value[key]);
}
}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ue) {
// 创建一个dep
let dep = new Dep();
// 递归观察子属性
observer(value);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get() { // 收集对应的key 在哪个方法(组件)中被使用
if (Dep.target) { // watcher
dep.depend(); // 这里会建立 dep 和watcher的关系
}
return value;
},
set(newValue) {
if (newValue !== value) {
observer(newValue);
value = newValue; // 让key对应的方法(组件重新渲染)重新执行
dep.notify()
}
}
})
}
// 模拟数据获取,触发getter
obj.name = 'poetries'
// 一个属性一个dep,一个属性可以对应多个watcher(一个属性可以在任何组件中使用、在多个组件中使用)
// 一个dep 对应多个watcher
// 一个watcher 对应多个dep (一个视图对应多个属性)
// dep 和 watcher是多对多的关系
前端vue面试题详细解答
异步组件是什么?使用场景有哪些?
分析
因为异步路由的存在,我们使用异步组件的次数比较少,因此还是有必要两者的不同。
体验
大型应用中,我们需要分割应用为更小的块,并且在需要组件时再加载它们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mport { defineAsyncComponent } from 'vue'
// defineAsyncComponent定义异步组件,返回一个包装组件。包装组件根据加载器的状态决定渲染什么内容
const AsyncComp = defineAsyncComponent(() => {
// 加载函数返回Promise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可以从服务器加载组件
resolve(/* loaded component */)
})
})
// 借助打包工具实现ES模块动态导入
const AsyncComp = defineAsyncComponent(() =>
import('./components/MyComponent.vue')
)
回答范例
- 在大型应用中,我们需要分割应用为更小的块,并且在需要组件时再加载它们。
- 我们不仅可以在路由切换时懒加载组件,还可以在页面组件中继续使用异步组件,从而实现更细的分割粒度。
- 使用异步组件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给
defineAsyncComponent
指定一个loader
函数,结合ES模块动态导入函数import
可以快速实现。我们甚至可以指定loadingComponent
和errorComponent
选项从而给用户一个很好的加载反馈。另外Vue3
中还可以结合Suspense
组件使用异步组件。 - 异步组件容易和路由懒加载混淆,实际上不是一个东西。异步组件不能被用于定义懒加载路由上,处理它的是
vue
框架,处理路由组件加载的是vue-router
。但是可以在懒加载的路由组件中使用异步组件
v-if和v-show的区别
- 手段:v-if是动态的向DOM树内添加或者删除DOM元素;v-show是通过设置DOM元素的display样式属性控制显隐;
- 编译过程:v-if切换有一个局部编译/卸载的过程,切换过程中合适地销毁和重建内部的事件监听和子组件;v-show只是简单的基于css切换;
- 编译条件:v-if是惰性的,如果初始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只有在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开始局部编译; v-show是在任何条件下,无论首次条件是否为真,都被编译,然后被缓存,而且DOM元素保留;
- 性能消耗:v-if有更高的切换消耗;v-show有更高的初始渲染消耗;
- 使用场景:v-if适合运营条件不大可能改变;v-show适合频繁切换。
什么是递归组件?举个例子说明下?
分析
递归组件我们用的比较少,但是在Tree
、Menu
这类组件中会被用到。
体验
组件通过组件名称引用它自己,这种情况就是递归组件
代码语言:html复制<template>
<li>
<div> {{ model.name }}</div>
<ul v-show="isOpen" v-if="isFolder">
<!-- 注意这里:组件递归渲染了它自己 -->
<TreeItem
class="item"
v-for="model in model.children"
:model="model">
</TreeItem>
</ul>
</li>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TreeItem',
// ...
}
</script>
回答范例
- 如果某个组件通过组件名称引用它自己,这种情况就是递归组件。
- 实际开发中类似
Tree
、Menu
这类组件,它们的节点往往包含子节点,子节点结构和父节点往往是相同的。这类组件的数据往往也是树形结构,这种都是使用递归组件的典型场景。 - 使用递归组件时,由于我们并未也不能在组件内部导入它自己,所以设置组件
name
属性,用来查找组件定义,如果使用SFC
,则可以通过SFC
文件名推断。组件内部通常也要有递归结束条件,比如model.children
这样的判断。 - 查看生成渲染函数可知,递归组件查找时会传递一个布尔值给
resolveComponent
,这样实际获取的组件就是当前组件本身
原理
递归组件编译结果中,获取组件时会传递一个标识符 _resolveComponent("Comp", true)
const _component_Comp = _resolveComponent("Comp", true)
就是在传递maybeSelfReference
export function resolveComponent(
name: string,
maybeSelfReference?: boolean
): ConcreteComponent | string {
return resolveAsset(COMPONENTS, name, true, maybeSelfReference) || name
}
resolveAsset
中最终返回的是组件自身:
if (!res && maybeSelfReference) {
// fallback to implicit self-reference
return Component
}
父组件可以监听到子组件的生命周期吗
比如有父组件 Parent
和子组件 Child
,如果父组件监听到子组件挂载 mounted
就做一些逻辑处理,可以通过以下写法实现:
// Parent.vue
<Child @mounted="doSomething"/>
// Child.vue
mounted() {
this.$emit("mounted");
}
以上需要手动通过 $emit
触发父组件的事件,更简单的方式可以在父组件引用子组件时通过 @hook
来监听即可,如下所示:
// Parent.vue
<Child @hook:mounted="doSomething" ></Child>
doSomething() {
console.log('父组件监听到 mounted 钩子函数 ...');
},
// Child.vue
mounted(){
console.log('子组件触发 mounted 钩子函数 ...');
},
// 以上输出顺序为:
// 子组件触发 mounted 钩子函数 ...
// 父组件监听到 mounted 钩子函数 ...
当然 @hook
方法不仅仅是可以监听 mounted
,其它的生命周期事件,例如:created
,updated
等都可以监听
vue-router中如何保护路由
分析
路由保护在应用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几乎每个应用都要做各种路由权限管理,因此相当考察使用者基本功。
体验
全局守卫: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 {
// ...
// 返回 false 以取消导航
return false
})
路由独享守卫: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routes = [
{
path: '/users/:id',
component: UserDetails,
beforeEnter: (to, from) => {
// reject the navigation
return false
},
},
]
组件内的守卫: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UserDetails = {
template: `...`,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
// 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验证前调用
},
beforeRouteUpdate(to, from) {
// 在当前路由改变,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
// 在导航离开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
}
回答
vue-router
中保护路由的方法叫做路由守卫,主要用来通过跳转或取消的方式守卫导航。- 路由守卫有三个级别:
全局
、路由独享
、组件级
。影响范围由大到小,例如全局的router.beforeEach()
,可以注册一个全局前置守卫,每次路由导航都会经过这个守卫,因此在其内部可以加入控制逻辑决定用户是否可以导航到目标路由;在路由注册的时候可以加入单路由独享的守卫,例如beforeEnter
,守卫只在进入路由时触发,因此只会影响这个路由,控制更精确;我们还可以为路由组件添加守卫配置,例如beforeRouteEnter
,会在渲染该组件的对应路由被验证前调用,控制的范围更精确了。 - 用户的任何导航行为都会走
navigate
方法,内部有个guards
队列按顺序执行用户注册的守卫钩子函数,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逻辑则会取消原有的导航。
原理
runGuardQueue(guards)
链式的执行用户在各级别注册的守卫钩子函数,通过则继续下一个级别的守卫,不通过进入catch
流程取消原本导航
// 源码
runGuardQueue(guards)
.then(() => {
// check global guards beforeEach
guards = []
for (const guard of beforeGuards.list()) {
guards.push(guardToPromiseFn(guard, to, from))
}
guards.push(canceledNavigationCheck)
return runGuardQueue(guards)
})
.then(() => {
// check in components beforeRouteUpdate
guards = extractComponentsGuards(
updatingRecords,
'beforeRouteUpdate',
to,
from
)
for (const record of updatingRecords) {
record.updateGuards.forEach(guard => {
guards.push(guardToPromiseFn(guard, to, from))
})
}
guards.push(canceledNavigationCheck)
// run the queue of per route beforeEnter guards
return runGuardQueue(guards)
})
.then(() => {
// check the route beforeEnter
guards = []
for (const record of to.matched) {
// do not trigger beforeEnter on reused views
if (record.beforeEnter && !from.matched.includes(record)) {
if (isArray(record.beforeEnter)) {
for (const beforeEnter of record.beforeEnter)
guards.push(guardToPromiseFn(beforeEnter, to, from))
} else {
guards.push(guardToPromiseFn(record.beforeEnter, to, from))
}
}
}
guards.push(canceledNavigationCheck)
// run the queue of per route beforeEnter guards
return runGuardQueue(guards)
})
.then(() => {
// NOTE: at this point to.matched is normalized and does not contain any () => Promise<Component>
// clear existing enterCallbacks, these are added by extractComponentsGuards
to.matched.forEach(record => (record.enterCallbacks = {}))
// check in-component beforeRouteEnter
guards = extractComponentsGuards(
enteringRecords,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
guards.push(canceledNavigationCheck)
// run the queue of per route beforeEnter guards
return runGuardQueue(guards)
})
.then(() => {
// check global guards beforeResolve
guards = []
for (const guard of beforeResolveGuards.list()) {
guards.push(guardToPromiseFn(guard, to, from))
}
guards.push(canceledNavigationCheck)
return runGuardQueue(guards)
})
// catch any navigation canceled
.catch(err =>
isNavigationFailure(err, ErrorTypes.NAVIGATION_CANCELLED)
? err
: Promise.reject(err)
)
源码位置(opens new window)
MVVM、MVC、MVP的区别
MVC、MVP 和 MVVM 是三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主要通过分离关注点的方式来组织代码结构,优化开发效率。
在开发单页面应用时,往往一个路由页面对应了一个脚本文件,所有的页面逻辑都在一个脚本文件里。页面的渲染、数据的获取,对用户事件的响应所有的应用逻辑都混合在一起,这样在开发简单项目时,可能看不出什么问题,如果项目变得复杂,那么整个文件就会变得冗长、混乱,这样对项目开发和后期的项目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1)MVC
MVC 通过分离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的方式来组织代码结构。其中 View 负责页面的显示逻辑,Model 负责存储页面的业务数据,以及对相应数据的操作。并且 View 和 Model 应用了观察者模式,当 Model 层发生改变的时候它会通知有关 View 层更新页面。Controller 层是 View 层和 Model 层的纽带,它主要负责用户与应用的响应操作,当用户与页面产生交互的时候,Controller 中的事件触发器就开始工作了,通过调用 Model 层,来完成对 Model 的修改,然后 Model 层再去通知 View 层更新。
(2)MVVM
MVVM 分为 Model、View、ViewModel:
- Model代表数据模型,数据和业务逻辑都在Model层中定义;
- View代表UI视图,负责数据的展示;
- ViewModel负责监听Model中数据的改变并且控制视图的更新,处理用户交互操作;
Model和View并无直接关联,而是通过ViewModel来进行联系的,Model和ViewModel之间有着双向数据绑定的联系。因此当Model中的数据改变时会触发View层的刷新,View中由于用户交互操作而改变的数据也会在Model中同步。
这种模式实现了 Model和View的数据自动同步,因此开发者只需要专注于数据的维护操作即可,而不需要自己操作DOM。
(3)MVP
MVP 模式与 MVC 唯一不同的在于 Presenter 和 Controller。在 MVC 模式中使用观察者模式,来实现当 Model 层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通知 View 层的更新。这样 View 层和 Model 层耦合在一起,当项目逻辑变得复杂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代码的混乱,并且可能会对代码的复用性造成一些问题。MVP 的模式通过使用 Presenter 来实现对 View 层和 Model 层的解耦。MVC 中的Controller 只知道 Model 的接口,因此它没有办法控制 View 层的更新,MVP 模式中,View 层的接口暴露给了 Presenter 因此可以在 Presenter 中将 Model 的变化和 View 的变化绑定在一起,以此来实现 View 和 Model 的同步更新。这样就实现了对 View 和 Model 的解耦,Presenter 还包含了其他的响应逻辑。
SPA、SSR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现在编写的Vue
、React
和Angular
应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在一个页面中,点击链接跳转页面通常是内容切换而非页面跳转,由于良好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主流的开发模式。但同时也会有首屏加载时间长,SEO
不友好的问题,因此有了SSR
,这也是为什么面试中会问到两者的区别
SPA
(Single Page Application)即单页面应用。一般也称为 客户端渲染(Client Side Render), 简称CSR
。SSR
(Server Side Render)即 服务端渲染。一般也称为 多页面应用(Mulpile Page Application),简称MPA
SPA
应用只会首次请求html
文件,后续只需要请求JSON
数据即可,因此用户体验更好,节约流量,服务端压力也较小。但是首屏加载的时间会变长,而且SEO
不友好。为了解决以上缺点,就有了SSR
方案,由于HTML
内容在服务器一次性生成出来,首屏加载快,搜索引擎也可以很方便的抓取页面信息。但同时SSR方案也会有性能,开发受限等问题- 在选择上,如果我们的应用存在首屏加载优化需求,
SEO
需求时,就可以考虑SSR
- 但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替代方案,比如对一些不常变化的静态网站,SSR反而浪费资源,我们可以考虑预渲染(
prerender
)方案。另外nuxt.js/next.js
中给我们提供了SSG(Static Site Generate)
静态网站生成方案也是很好的静态站点解决方案,结合一些CI
手段,可以起到很好的优化效果,且能节约服务器资源
内容生成上的区别:
SSR
SPA
部署上的区别
Vue项目性能优化-详细
Vue
框架通过数据双向绑定和虚拟DOM
技术,帮我们处理了前端开发中最脏最累的DOM
操作部分, 我们不再需要去考虑如何操作DOM
以及如何最高效地操作DOM
;但Vue
项目中仍然存在项目首屏优化、Webpack
编译配置优化等问题,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去关注Vue
项目性能方面的优化,使项目具有更高效的性能、更好的用户体验
代码层面的优化
1. v-if 和 v-show 区分使用场景
v-if
是 真正 的条件渲染,因为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也是惰性的:如果在初始渲染时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直到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会开始渲染条件块v-show
就简单得多, 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并且只是简单地基于CSS
display
的none/block
属性进行切换。- 所以,
v-if
适用于在运行时很少改变条件,不需要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v-show
则适用于需要非常频繁切换条件的场景
2. computed 和 watch 区分使用场景
computed
: 是计算属性,依赖其它属性值,并且computed
的值有缓存,只有它依赖的属性值发生改变,下一次获取computed
的值时才会重新计算 computed 的值;watch
: 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类似于某些数据的监听回调 ,每当监听的数据变化时都会执行回调进行后续操作
运用场景:
- 当我们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并且依赖于其它数据时,应该使用
computed
,因为可以利用computed
的缓存特性,避免每次获取值时,都要重新计算; - 当我们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应该使用
watch
,使用watch
选项允许我们执行异步操作 ( 访问一个API
),限制我们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我们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些都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3. v-for 遍历必须为 item 添加 key,且避免同时使用 v-if
v-for
遍历必须为item
添加key
- 在列表数据进行遍历渲染时,需要为每一项
item
设置唯一key
值,方便Vue.js
内部机制精准找到该条列表数据。当state
更新时,新的状态值和旧的状态值对比,较快地定位到diff
- 在列表数据进行遍历渲染时,需要为每一项
v-for
遍历避免同时使用v-if
vue2.x
中v-for
比v-if
优先级高,如果每一次都需要遍历整个数组,将会影响速度,尤其是当之需要渲染很小一部分的时候,必要情况下应该替换成computed
属性
推荐: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ul>
<li
v-for="user in activeUsers"
:key="user.id">
{{ user.name }}
</li>
</ul>
computed: {
activeUsers: function () {
return this.users.filter(function (user) {
return user.isActive
})
}
}
不推荐:
代码语言:html复制<ul>
<li
v-for="user in users"
v-if="user.isActive"
:key="user.id">
{{ user.name }}
</li>
</ul>
4. 长列表性能优化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Vue
会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数据进行劫持,来实现视图响应数据的变化,然而有些时候我们的组件就是纯粹的数据展示,不会有任何改变,我们就不需要 Vue 来劫持我们的数据,在大量数据展示的情况下,这能够很明显的减少组件初始化的时间,那如何禁止Vue
劫持我们的数据呢?可以通过Object.freeze
方法来冻结一个对象,一旦被冻结的对象就再也不能被修改了
export default {
data: () => ({
users: {}
}),
async created() {
const users = await axios.get("/api/users");
this.users = Object.freeze(users);
}
};
5. 事件的销毁
Vue
组件销毁时,会自动清理它与其它实例的连接,解绑它的全部指令及事件监听器,但是仅限于组件本身的事件。 如果在 js
内使用 addEventListener
等方式是不会自动销毁的,我们需要在组件销毁时手动移除这些事件的监听,以免造成内存泄露,如:
created() {
addEventListener('click', this.click, false)
},
beforeDestroy() {
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this.click, false)
}
6. 图片资源懒加载
对于图片过多的页面,为了加速页面加载速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页面内未出现在可视区域内的图片先不做加载, 等到滚动到可视区域后再去加载。这样对于页面加载性能上会有很大的提升,也提高了用户体验。我们在项目中使用 Vue
的 vue-lazyload
插件
npm install vue-lazyload --save-dev
在入口文件 man.js
中引入并使用
import VueLazyload from 'vue-lazyload'
Vue.use(VueLazyload)
// 或者添加自定义选项
Vue.use(VueLazyload, {
preLoad: 1.3,
error: 'dist/error.png',
loading: 'dist/loading.gif',
attempt: 1
})
在 vue
文件中将 img
标签的 src
属性直接改为 v-lazy
,从而将图片显示方式更改为懒加载显示
<img v-lazy="/static/img/1.png">
以上为 vue-lazyload
插件的简单使用,如果要看插件的更多参数选项,可以查看 vue-lazyload 的 github 地址(opens new window)
7. 路由懒加载
Vue 是单页面应用,可能会有很多的路由引入 ,这样使用 webpcak
打包后的文件很大,当进入首页时,加载的资源过多,页面会出现白屏的情况,不利于用户体验。如果我们能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的组件,这样就更加高效了。这样会大大提高首屏显示的速度,但是可能其他的页面的速度就会降下来
路由懒加载: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Foo = () => import('./Foo.vue')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
]
})
8. 第三方插件的按需引入
我们在项目中经常会需要引入第三方插件,如果我们直接引入整个插件,会导致项目的体积太大,我们可以借助 babel-plugin-component
,然后可以只引入需要的组件,以达到减小项目体积的目的。以下为项目中引入 element-ui
组件库为例
npm install babel-plugin-component -D
将 .babelrc
修改为:
{
"presets": [["es2015", { "modules": false }]],
"plugins": [
[
"component",
{
"libraryName": "element-ui",
"styleLibraryName": "theme-chalk"
}
]
]
}
在 main.js
中引入部分组件: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 Button, Select } from 'element-ui';
Vue.use(Button)
Vue.use(Select)
9. 优化无限列表性能
如果你的应用存在非常长或者无限滚动的列表,那么需要采用虚拟列表
的技术来优化性能,只需要渲染少部分区域的内容,减少重新渲染组件和创建 dom
节点的时间。 你可以参考以下开源项目 vue-virtual-scroll-list (opens new window) 和 vue-virtual-scroller (opens new window)来优化这种无限列表的场景的
10. 服务端渲染 SSR or 预渲染
服务端渲染是指 Vue
在客户端将标签渲染成的整个 html
片段的工作在服务端完成,服务端形成的 html
片段直接返回给客户端这个过程就叫做服务端渲染。
- 如果你的项目的
SEO
和首屏渲染
是评价项目的关键指标,那么你的项目就需要服务端渲染来帮助你实现最佳的初始加载性能和SEO
- 如果你的
Vue
项目只需改善少数营销页面(例如/
,/about
,/contact
等)的SEO
,那么你可能需要预渲染,在构建时简单地生成针对特定路由的静态HTML
文件。 优点是设置预渲染更简单 ,并可以将你的前端作为一个完全静态的站点,具体你可以使用 prerender-spa-plugin (opens new window) 就可以轻松地添加预渲染
Webpack 层面的优化
1. Webpack 对图片进行压缩
对小于 limit
的图片转化为 base64
格式,其余的不做操作。所以对有些较大的图片资源,在请求资源的时候,加载会很慢,我们可以用 image-webpack-loader
来压缩图片
npm install image-webpack-loader --save-dev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test: /.(png|jpe?g|gif|svg)(?.*)?$/,
use:[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10000,
name: utils.assetsPath('img/[name].[hash:7].[ext]')
}
},
{
loader: 'image-webpack-loader',
options: {
bypassOnDebug: true,
}
}
]
}
2. 减少 ES6 转为 ES5 的冗余代码
Babel 插件会在将 ES6 代码转换成 ES5 代码时会注入一些辅助函数,例如下面的 ES6 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lass HelloWebpack extends Component{...}
这段代码再被转换成能正常运行的 ES5 代码时需要以下两个辅助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babel-runtime/helpers/createClass // 用于实现 class 语法
babel-runtime/helpers/inherits // 用于实现 extends 语法
在默认情况下, Babel
会在每个输出文件中内嵌这些依赖的辅助函数代码,如果多个源代码文件都依赖这些辅助函数,那么这些辅助函数的代码将会出现很多次,造成代码冗余。为了不让这些辅助函数的代码重复出现,可以在依赖它们时通过 require('babel-runtime/helpers/createClass')
的方式导入,这样就能做到只让它们出现一次。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插件就是用来实现这个作用的,将相关辅助函数进行替换成导入语句,从而减小 babel 编译出来的代码的文件大小
npm install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save-dev
修改 .babelrc
配置文件为:
"plugins": [
"transform-runtime"
]
3. 提取公共代码
如果项目中没有去将每个页面的第三方库和公共模块提取出来,则项目会存在以下问题:
- 相同的资源被重复加载,浪费用户的流量和服务器的成本。
- 每个页面需要加载的资源太大,导致网页首屏加载缓慢,影响用户体验。
所以我们需要将多个页面的公共代码抽离成单独的文件,来优化以上问题 。Webpack
内置了专门用于提取多个Chunk
中的公共部分的插件 CommonsChunkPlugin
,我们在项目中 CommonsChunkPlugin
的配置如下:
// 所有在 package.json 里面依赖的包,都会被打包进 vendor.js 这个文件中。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minChunks: function(module, count) {
return (
module.resource &&
/.js$/.test(module.resource) &&
module.resource.indexOf(
path.join(__dirname, '../node_modules')
) === 0
);
}
}),
// 抽取出代码模块的映射关系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manifest',
chunks: ['vendor']
})
4. 模板预编译
- 当使用 DOM 内模板或 JavaScript 内的字符串模板时,模板会在运行时被编译为渲染函数。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已经足够快了,但对性能敏感的应用还是最好避免这种用法。
- 预编译模板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单文件组件——相关的构建设置会自动把预编译处理好,所以构建好的代码已经包含了编译出来的渲染函数而不是原始的模板字符串。
- 如果你使用 webpack,并且喜欢分离 JavaScript 和模板文件,你可以使用 vue-template-loader (opens new window),它也可以在构建过程中把模板文件转换成为 JavaScript 渲染函数
5. 提取组件的 CSS
当使用单文件组件时,组件内的 CSS 会以 style 标签的方式通过 JavaScript 动态注入。这有一些小小的运行时开销,如果你使用服务端渲染,这会导致一段 “无样式内容闪烁 (fouc) ” 。将所有组件的 CSS 提取到同一个文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也会让 CSS 更好地进行压缩和缓存
6. 优化 SourceMap
我们在项目进行打包后,会将开发中的多个文件代码打包到一个文件中,并且经过压缩、去掉多余的空格、babel编译化后,最终将编译得到的代码会用于线上环境,那么这样处理后的代码和源代码会有很大的差别,当有 bug的时候,我们只能定位到压缩处理后的代码位置,无法定位到开发环境中的代码,对于开发来说不好调式定位问题,因此 sourceMap
出现了,它就是为了解决不好调式代码问题的
SourceMap
的可选值如下(号越多,代表速度越快,
-
号越多,代表速度越慢,o
代表中等速度)
- 开发环境推荐:
cheap-module-eval-source-map
- 生产环境推荐:
cheap-module-source-map
原因如下:
cheap
: 源代码中的列信息是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我们打包后的文件不希望包含列相关信息,只有行信息能建立打包前后的依赖关系。因此不管是开发环境或生产环境,我们都希望添加cheap
的基本类型来忽略打包前后的列信息;module
:不管是开发环境还是正式环境,我们都希望能定位到bug
的源代码具体的位置,比如说某个Vue
文件报错了,我们希望能定位到具体的Vue
文件,因此我们也需要module
配置;soure-map
:source-map
会为每一个打包后的模块生成独立的soucemap
文件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source-map
属性;eval-source-map
:eval
打包代码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它不生成map
文件,但是可以对eval
组合使用eval-source-map
使用会将map
文件以DataURL
的形式存在打包后的js
文件中。在正式环境中不要使用eval-source-map
, 因为它会增加文件的大小,但是在开发环境中,可以试用下,因为他们打包的速度很快。
7. 构建结果输出分析
Webpack 输出的代码可读性非常差而且文件非常大,让我们非常头疼。为了更简单、直观地分析输出结果,社区中出现了许多可视化分析工具。这些工具以图形的方式将结果更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我们快速了解问题所在。接下来讲解我们在 Vue 项目中用到的分析工具:webpack-bundle-analyzer
if (config.build.bundleAnalyzerReport) {
var BundleAnalyzerPlugin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BundleAnalyzerPlugin;
webpackConfig.plugins.push(new BundleAnalyzerPlugin());
}
执行 $ npm run build --report
后生成分析报告如下
基础的 Web 技术优化
1. 开启 gzip 压缩
gzip
是GNUzip
的缩写,最早用于UNIX
系统的文件压缩。HTTP
协议上的gzip
编码是一种用来改进web
应用程序性能的技术,web
服务器和客户端(浏览器)必须共同支持 gzip。目前主流的浏览器,Chrome,firefox,IE等都支持该协议。常见的服务器如 Apache,Nginx,IIS 同样支持,zip
压缩效率非常高,通常可以达到70%
的压缩率,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网页有30K
,压缩之后就变成了9K
左右
以下我们以服务端使用我们熟悉的 express
为例,开启 gzip
非常简单,相关步骤如下:
npm install compression --save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var compression = require('compression');
var app = express();
app.use(compression())
重启服务,观察网络面板里面的 response header
,如果看到如下红圈里的字段则表明 gzip
开启成功
Nginx开启gzip压缩
代码语言:shell复制#是否启动gzip压缩,on代表启动,off代表开启
gzip on;
#需要压缩的常见静态资源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css application/xml text/javascript application/x-httpd-php image/jpeg image/gif image/png;
#由于nginx的压缩发生在浏览器端而微软的ie6很坑爹,会导致压缩后图片看不见所以该选
项是禁止ie6发生压缩
gzip_disable "MSIE [1-6].";
#如果文件大于1k就启动压缩
gzip_min_length 1k;
#以16k为单位,按照原始数据的大小以4倍的方式申请内存空间,一般此项不要修改
gzip_buffers 4 16k;
#压缩的等级,数字选择范围是1-9,数字越小压缩的速度越快,消耗cpu就越大
gzip_comp_level 2;
要想配置生效,记得重启nginx
服务
nginx -t
nginx -s reload
2. 浏览器缓存
为了提高用户加载页面的速度,对静态资源进行缓存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是否需要重新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来分类,将 HTTP 缓存规则分为两大类(强制缓存,对比缓存)
3. CDN 的使用
浏览器从服务器上下载 CSS、js 和图片等文件时都要和服务器连接,而大部分服务器的带宽有限,如果超过限制,网页就半天反应不过来。而 CDN 可以通过不同的域名来加载文件,从而使下载文件的并发连接数大大增加,且CDN 具有更好的可用性,更低的网络延迟和丢包率
4. 使用 Chrome Performance 查找性能瓶颈
Chrome
的 Performance
面板可以录制一段时间内的 js
执行细节及时间。使用 Chrome
开发者工具分析页面性能的步骤如下。
- 打开
Chrome
开发者工具,切换到Performance
面板 - 点击
Record
开始录制 - 刷新页面或展开某个节点
- 点击
Stop
停止录制
Vue 中给 data 中的对象属性添加一个新的属性时会发生什么?如何解决?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template>
<div>
<ul>
<li v-for="value in obj" :key="value"> {{value}} </li> </ul> <button @click="addObjB">添加 obj.b</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obj: { a: 'obj.a' } } }, methods: { addObjB () { this.obj.b = 'obj.b' console.log(this.obj) } } }
</script>
点击 button 会发现,obj.b 已经成功添加,但是视图并未刷新。这是因为在Vue实例创建时,obj.b并未声明,因此就没有被Vue转换为响应式的属性,自然就不会触发视图的更新,这时就需要使用Vue的全局 api $set():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addObjB () (
this.$set(this.obj, 'b', 'obj.b')
console.log(this.obj)
}
$set()方法相当于手动的去把obj.b处理成一个响应式的属性,此时视图也会跟着改变了。
如何在组件中重复使用Vuex的mutation
使用mapMutations辅助函数,在组件中这么使用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mport { mapMutations } from 'vuex'
methods:{
...mapMutations({
setNumber:'SET_NUMBER',
})
}
然后调用this.setNumber(10)
相当调用this.$store.commit('SET_NUMBER',10)
过滤器的作用,如何实现一个过滤器
根据过滤器的名称,过滤器是用来过滤数据的,在Vue中使用filters
来过滤数据,filters
不会修改数据,而是过滤数据,改变用户看到的输出(计算属性 computed
,方法 methods
都是通过修改数据来处理数据格式的输出显示)。
使用场景:
- 需要格式化数据的情况,比如需要处理时间、价格等数据格式的输出 / 显示。
- 比如后端返回一个 年月日的日期字符串,前端需要展示为 多少天前 的数据格式,此时就可以用
fliters
过滤器来处理数据。
过滤器是一个函数,它会把表达式中的值始终当作函数的第一个参数。过滤器用在插值表达式 {{ }}
和 v-bind
表达式 中,然后放在操作符“ |
”后面进行指示。
例如,在显示金额,给商品价格添加单位: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li>商品价格:{{item.price | filterPrice}}</li>
filters: {
filterPrice (price) {
return price ? ('¥' price) : '--'
}
}
Vuex中actions和mutations有什么区别
题目分析
mutations
和actions
是vuex
带来的两个独特的概念。新手程序员容易混淆,所以面试官喜欢问。- 我们只需记住修改状态只能是
mutations
,actions
只能通过提交mutation
修改状态即可
回答范例
- 更改
Vuex
的store
中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提交mutation
,mutation
非常类似于事件:每个mutation
都有一个字符串的类型 (type
)和一个 回调函数 (handler
) 。Action
类似于mutation
,不同在于:Action
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但它不能修改状态, 需要提交mutation
才能变更状态 - 开发时,包含异步操作或者复杂业务组合时使用
action
;需要直接修改状态则提交mutation
。但由于dispatch
和commit
是两个API
,容易引起混淆,实践中也会采用统一使用dispatch action
的方式。调用dispatch
和commit
两个API
时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定义两者时却不甚相同,mutation
的回调函数接收参数是state
对象。action
则是与Store
实例具有相同方法和属性的上下文context
对象,因此一般会解构它为{commit, dispatch, state}
,从而方便编码。另外dispatch
会返回Promise
实例便于处理内部异步结果 - 实现上
commit(type)
方法相当于调用options.mutations[type](state)
;dispatch(type)
方法相当于调用options.actions[type](store)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两者使用上的不同了
实现
我们可以像下面这样简单实现commit
和dispatch
,从而辨别两者不同
class Store {
constructor(options) {
this.state = reactive(options.state)
this.options = options
}
commit(type, payload) {
// 传入上下文和参数1都是state对象
this.options.mutations[type].call(this.state, this.state, payload)
}
dispatch(type, payload) {
// 传入上下文和参数1都是store本身
this.options.actions[type].call(this, this, payload)
}
}
虚拟 DOM 的优缺点?
优点:
- 保证性能下限: 框架的虚拟 DOM 需要适配任何上层 API 可能产生的操作,它的一些 DOM 操作的实现必须是普适的,所以它的性能并不是最优的;但是比起粗暴的 DOM 操作性能要好很多,因此框架的虚拟 DOM 至少可以保证在你不需要手动优化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提供还不错的性能,即保证性能的下限;
- 无需手动操作 DOM: 我们不再需要手动去操作 DOM,只需要写好 View-Model 的代码逻辑,框架会根据虚拟 DOM 和 数据双向绑定,帮我们以可预期的方式更新视图,极大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
- 跨平台: 虚拟 DOM 本质上是 JavaScript 对象,而 DOM 与平台强相关,相比之下虚拟 DOM 可以进行更方便地跨平台操作,例如服务器渲染、weex 开发等等。
缺点:
- 无法进行极致优化: 虽然虚拟 DOM 合理的优化,足以应对绝大部分应用的性能需求,但在一些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中虚拟 DOM 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极致优化。
为什么Vue采用异步渲染呢?
Vue
是组件级更新,如果不采用异步更新,那么每次更新数据都会对当前组件进行重新渲染,所以为了性能,Vue
会在本轮数据更新后,在异步更新视图。核心思想nextTick
。
dep.notify()
通知 watcher进行更新,subs[i].update
依次调用 watcher 的update
,queueWatcher
将watcher 去重放入队列, nextTick(flushSchedulerQueue
)在下一tick中刷新watcher队列(异步)。
请说明Vue中key的作用和原理,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key
是为Vue
中的VNode
标记的唯一id
,在patch
过程中通过key
可以判断两个虚拟节点是否是相同节点,通过这个key
,我们的diff
操作可以更准确、更快速diff
算法的过程中,先会进行新旧节点的首尾交叉对比,当无法匹配的时候会用新节点的key
与旧节点进行比对,然后检出差异- 尽量不要采用索引作为
key
- 如果不加
key
,那么vue
会选择复用节点(Vue的就地更新策略),导致之前节点的状态被保留下来,会产生一系列的bug
- 更准确 :因为带
key
就不是就地复用了,在sameNode
函数a.key === b.key
对比中可以避免就地复用的情况。所以会更加准确。 - 更快速 :
key
的唯一性可以被Map
数据结构充分利用,相比于遍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O(n)
,Map
的时间复杂度仅仅为O(1)
,比遍历方式更快。
源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function createKeyToOldIdx (children, beginIdx, endIdx) {
let i, key
const map = {}
for (i = beginIdx; i <= endIdx; i) {
key = children[i].key
if (isDef(key)) map[key] = i
}
return map
}
回答范例
分析
这是一道特别常见的问题,主要考查大家对虚拟DOM
和patch
细节的掌握程度,能够反映面试者理解层次
思路分析:
- 给出结论,
key
的作用是用于优化patch
性能 key
的必要性- 实际使用方式
- 总结:可从源码层面描述一下
vue
如何判断两个节点是否相同
回答范例:
key
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更高效的更新虚拟DOM
vue
在patch
过程中 判断两个节点是否是相同节点是key
是一个必要条件 ,渲染一组列表时,key
往往是唯一标识,所以如果不定义key
的话,vue
只能认为比较的两个节点是同一个,哪怕它们实际上不是,这导致了频繁更新元素,使得整个patch
过程比较低效,影响性能- 实际使用中在渲染一组列表时
key
必须设置,而且必须是唯一标识,应该避免使用数组索引作为key
,这可能导致一些隐蔽的bug
;vue
中在使用相同标签元素过渡切换时,也会使用key
属性,其目的也是为了让vue
可以区分它们,否则vue
只会替换其内部属性而不会触发过渡效果 - 从源码中可以知道,
vue
判断两个节点是否相同时主要判断两者的key
和标签类型(如div)
等,因此如果不设置key
,它的值就是undefined
,则可能永远认为这是两个相同节点,只能去做更新操作,这造成了大量的dom
更新操作,明显是不可取的
如果不使用
key
,Vue
会使用一种最大限度减少动态元素并且尽可能的尝试就地修改/复用相同类型元素的算法。key
是为Vue
中vnode
的唯一标记,通过这个key
,我们的diff
操作可以更准确、更快速
diff程可以概括为:
oldCh
和newCh
各有两个头尾的变量StartIdx
和EndIdx
,它们的2
个变量相互比较,一共有4
种比较方式。如果4
种比较都没匹配,如果设置了key
,就会用key
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变量会往中间靠,一旦StartIdx>EndIdx
表明oldCh
和newCh
至少有一个已经遍历完了,就会结束比较,这四种比较方式就是首
、尾
、旧尾新头
、旧头新尾
相关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判断两个vnode的标签和key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 就可以认为是同一节点就地复用
function isSameVnode(oldVnode, newVnode) {
return oldVnode.tag === newVnode.tag && oldVnode.key === newVnode.key;
}
// 根据key来创建老的儿子的index映射表 类似 {'a':0,'b':1} 代表key为'a'的节点在第一个位置 key为'b'的节点在第二个位置
function makeIndexByKey(children) {
let map = {};
children.forEach((item, index) => {
map[item.key] = index;
});
return map;
}
// 生成的映射表
let map = makeIndexByKey(oldCh);
什么是 mixin ?
- Mixin 使我们能够为 Vue 组件编写可插拔和可重用的功能。
- 如果希望在多个组件之间重用一组组件选项,例如生命周期 hook、 方法等,则可以将其编写为 mixin,并在组件中简单的引用它。
- 然后将 mixin 的内容合并到组件中。如果你要在 mixin 中定义生命周期 hook,那么它在执行时将优化于组件自已的 hook。
二、如何解决
解决跨域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三种:
- JSONP
- CORS
- Proxy
而在vue
项目中,我们主要针对CORS
或Proxy
这两种方案进行展开
CORS
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它由一系列传输的HTTP头组成,这些HTTP头决定浏览器是否阻止前端 JavaScript 代码获取跨域请求的响应
CORS
实现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增加一些 HTTP
头,让服务器能声明允许的访问来源
只要后端实现了 CORS
,就实现了跨域
以koa
框架举例
添加中间件,直接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响应头
app.use(async (ctx, next)=>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 Content-Length, Authorization, Accept, X-Requested-With , yourHeaderFeild');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 POST, GET, DELETE, OPTIONS');
if (ctx.method == 'OPTIONS') {
ctx.body = 200;
} else {
await next();
}
})
ps: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设置为*其实意义不大,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实际应用中,上线前我们会将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值设为我们目标host
Proxy
代理(Proxy)也称网络代理,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允许一个(一般为客户端)通过这个服务与另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服务器)进行非直接的连接。一些网关、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网络代理功能。一般认为代理服务有利于保障网络终端的隐私或安全,防止攻击
方案一
如果是通过vue-cli
脚手架工具搭建项目,我们可以通过webpack
为我们起一个本地服务器作为请求的代理对象
通过该服务器转发请求至目标服务器,得到结果再转发给前端,但是最终发布上线时如果web应用和接口服务器不在一起仍会跨域
在vue.config.js
文件,新增以下代码
a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
host: '127.0.0.1',
port: 8084,
open: true,// vue项目启动时自动打开浏览器
proxy: {
'/api': { // '/api'是代理标识,用于告诉node,url前面是/api的就是使用代理的
target: "http://xxx.xxx.xx.xx:8080", //目标地址,一般是指后台服务器地址
changeOrigin: true, //是否跨域
pathRewrite: { // pathRewrite 的作用是把实际Request Url中的'/api'用""代替
'^/api': ""
}
}
}
}
}
通过axios
发送请求中,配置请求的根路径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方案二
此外,还可通过服务端实现代理请求转发
以express
框架为例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roxy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
const app = express()
app.use(express.static(__dirname '/'))
app.use('/api', proxy({ target: 'http://localhost:4000', changeOrigin: false
}));
module.exports = app
方案三
通过配置nginx
实现代理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root /var/www/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127.0.0.1:3000;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Vue中的key到底有什么用?
key
是为Vue中的vnode标记的唯一id,通过这个key,我们的diff操作可以更准确、更快速
diff算法的过程中,先会进行新旧节点的首尾交叉对比,当无法匹配的时候会用新节点的key
与旧节点进行比对,然后超出差异.
diff程可以概括为:oldCh和newCh各有两个头尾的变量StartIdx和EndIdx,它们的2个变量相互比较,一共有4种比较方式。如果4种比较都没匹配,如果设置了key,就会用key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变量会往中间靠,一旦StartIdx>EndIdx表明oldCh和newCh至少有一个已经遍历完了,就会结束比较,这四种比较方式就是首、尾、旧尾新头、旧头新尾.
- 准确: 如果不加
key
,那么vue会选择复用节点(Vue的就地更新策略),导致之前节点的状态被保留下来,会产生一系列的bug. - 快速: key的唯一性可以被Map数据结构充分利用,相比于遍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O(n),Map的时间复杂度仅仅为O(1).
Vuex 和 localStorage 的区别
(1)最重要的区别
- vuex存储在内存中
- localstorage 则以文件的方式存储在本地,只能存储字符串类型的数据,存储对象需要 JSON的stringify和parse方法进行处理。 读取内存比读取硬盘速度要快
(2)应用场景
-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的状态,并以相应的规则保证状态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vuex用于组件之间的传值。
- localstorage是本地存储,是将数据存储到浏览器的方法,一般是在跨页面传递数据时使用 。
- Vuex能做到数据的响应式,localstorage不能
(3)永久性
刷新页面时vuex存储的值会丢失,localstorage不会。
注意: 对于不变的数据确实可以用localstorage可以代替vuex,但是当两个组件共用一个数据源(对象或数组)时,如果其中一个组件改变了该数据源,希望另一个组件响应该变化时,localstorage无法做到,原因就是区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