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末端控制式(图1、图2)、悬吊减重外骨骼式(图3、图4)、可穿戴移动性外骨骼(图5、图6)。
末端控制式和悬吊减重式,提供了在跑台上进行步行康复训练的功能。可穿戴移动式提供了社区辅助步行的功能。
图1. G-EO system (Reha Technology, Olten, Switzerland)
图2. Morning Walk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Taeha Mechatronics, South Korea)
存在一个问题,即可穿戴移动性外骨骼在社区步行时,不得不使用两个拐杖或移动台架作为必要的附属,这种附属增加了人机整体的约束。所以,拿掉拐杖和移动台架,并保留步行速度和安全性的需求,即,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系统是被市场长期期待的方向。
根据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的基本规律,首先要实现机器人本体能达到高动态自平衡,这已经非常有难度,代表性产品是众所周知的,波士顿动力的atlas双足机器人,经过十余年的迭代,在2011年到2013年,实现了运动平板上的高动态自平衡,在2016年,实现了在户外非理想路面的高动态自平衡,但时常摔倒。2017年以后至今,陆续实现了面对障碍物路面、台阶、外力干扰等平衡保持,并陆续实现了技巧性动作。
神经损伤或疾病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状,促使康复机器人行业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高动态自平衡机器人可以用在康复治疗和生活辅助上吗?笔者从事康复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临床康复应用多年,现就这个问题给与剖析。
图3. Lokomat (Hocoma AG, Zurich, Switzerland)
图4. Walkbot (P&S Mechanics, Seoul, South Korea)
一、关键问题
两个系统,两个重心的问题。机器人系统有一个重心,只要保持自己的重心在稳定极限的范围内,既可以实现平衡,就像atlas一样。不过,在运动的动态过程中,会带有惯量,同时稳定极限会大大缩小,因此其重心极易超出稳定极限范围,而发生摔倒。
我们在康复医学中使用的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结合后,有两个重心,一个是机器人的重心,一个是人体的重心,两个重心在结合的系统内,存在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协调一致,对外表现为合二为一。也可能互相不确定性干扰,对外表现为不稳失衡。目前,协调一致的极为难得,干扰失衡才是常态。
合二为一,要么需要病人具有协调一致的控制能力,如此的话,他已经接近健康人,已经不需要外骨骼了。要么病人完全瘫痪,任由机器摆布,但只能摆布下肢,其它躯干、头颈和上肢不能控制,然而,这些部分对整体平衡的影响很大,外骨骼是无法控制,所以对外依然表现为不稳。
二、解决方案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结合后的平衡性问题和力学原理,我们可以推理出5个解决方案。
1、增加躯干部位的控制
正式因为人机结合后,躯干部位包括头颈、上肢对平衡的不确定性影响引起了失衡,所以可以控制住这些部位,如增加外骨骼躯干和肩颈的固定装置,消除这种不确定性。、
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使用者被全身束缚住,成为了一个僵直的木偶,其依从性和伦理性不支持这样做。
2、增加外骨骼机器人的重量
在人机结合的系统中,当机器人的重量远大于人体的重量时,那么人体的重心所起的作用就很小了。外骨骼机器人在动态运动的过程中,所收到了人体力学干扰不足以影响到整体的平衡,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需要在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上,增加重量,降低重心,将会是一个超重量级的设备,带来了空间通过性,移动的便捷性,能量的可行性等现实问题,这种方式也常见于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形象,人在机器人内部只扮演操控者的角色,人的重量在其内的影响微小可忽略。
3、增加稳定极限面积
如果依然想保持外骨骼机器人在体积上与人体有良好的比例,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增加稳定极限的面积,也就是增大支撑面,即把机器人的脚板做的足够大。满足在人机结合的后,无论怎么样的内部力交互,都不会使机器人重心和人体重心超出支撑面。
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足板需要足够大,通过普适性的计算,得出单侧足板需要横向达到30cm,纵向达到40cm的长度,至少是正常足底面积的5倍左右。这样的足板面积在视觉上差异性很大,在通过性上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4、高动态运动调整为静态型运动
静态型运动可以把运动的惯量减小的最小,甚至减少到无。此时表现为,运动的动作缓慢且非连续。把连续性的动态动作拆解开来,成为分解动作,然后一段一段的慢速完成。此时可以良好的控制运动过程,人体与外骨骼机器人的力交互也只能极低的在系统内体现。所以对外表现出稳如泰山的感觉。
这种方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步行运动的速度太慢,远慢于正常的行走速度。此方式更适合于早期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如果预期作为生活步行的辅具,将会在使用场景上受到明显的限制,如,居家室内使用比较合适。
5、脑机接口意图识别控制
目前无创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已日趋成熟,随着脑机接口的采集装置、去噪装置、识别算法算力的升级,不久的未来达到人机合一,把外骨骼机器人变成人体的一个器官,将人体原本的协调动作规划映射到外骨骼机器人上,成为令人期待的场景。至少在目前,意图识别的准确性和动作与意识交互的迟滞性,还有外骨骼本身的关节自由度,灵巧性等,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图5. ReWalk(ReWalk Robotics, Ltd.,Isreal ,USA)
图6. Exowalk (HMH Co. Ltd., South Korea)
三、需求出发
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目前有两个用途,一是用在康复中心的环境中,用于康复训练。另一个是用于步行能力部分丧失的群体,作为生活辅助。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切实需求方向,可以总结为4大群体,哪个群体需要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
1、完全瘫痪群体
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AB,脑卒中bronnstrom1-2-3期,脑外伤急性期等。
症状:表现为,脊髓损伤患者双下肢软瘫,伴或不伴肌张力异常。脑卒中患者患侧软瘫或肌张力1-2级别升高。脑外伤受影响侧下肢软瘫,伴或不伴肌张力轻度升高。总体上,无运动功能,无参与能力。
康复需求:被动站立与步行训练,预防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结论:适用的是稳定慢速,并具备良好安全性的被动型机器人。高动态自平衡与其需求不符。
2、部分恢复群体
包括:不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CD,脑卒中brunnstrom3-4和脑外伤的亚急性期等,具备了初步的运动功能,参与能力中等,让需要中等辅助的情况。
症状:表现为,双下肢具有感觉,肌力达到3级左右,伴或不伴肌张力异常,张力异常时小于三级,或震挛随即缓解。总体上处于功能不足,参与不足的情况。
康复需求:辅助站立与辅助步行,提供分级辅助或按需辅助,充分调动运动训练的专注与动机,利用好神经功能可塑性时间窗,提升参与程度。并保证安全性。
结论:适用的是人机交互,调动积极性,按需辅助,与动作的丰富性交互型机器人。高动态自平衡与其需求不符。
3、老年群体
包括:运动功能30%-60%减退。
特征:需要借助助行器、拐杖、助力车、轮椅出行、轻度到中等程度辅助的群体。老年群体不仅运动功能减退,视力、听力、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全面的减退。
康复需求:行动助力,辅助行走,保证安全性,预防跌倒。
结论:适用的是适度辅助、跌倒预防的辅助型机器人。无法想象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带着老年人在路上飞奔,与其需求不符。
4、脑卒中恢复后期群体-镜像型机器人
包括:脑卒中brunnstrom4-5。
特征:已经具备走路功能,但是偏瘫步态明显,对称性差,体现为患侧屈髋能力不足,踝背屈差,小腿三头肌张力高,跖屈力量差。也因为患侧的异常,导致健侧步态无法正常化,出现了步态的时空不对称和步行效能低下。
康复需求:纠正异常步态,增加双侧对称性。此时安全性需求已弱化,优化步态需求突出。脑卒中恢复后期的最大特点是,完全可以自行走路,且步行的速度普遍不慢,优化步态协调性和对称性,特别是患侧的踝关节背屈康复。
结论:适用的是提高协同性和步行效能的镜像型机器人,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不符合需求。
四、总结
综上,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在康复医学的角度上,并没有适合使用的群体。即便实现了高动态自平衡外骨骼,也如同将病人放在atlas里面,不现实。
医学与工程的交叉,需要以医学需求为导向,一个产品技术含量高,但没有适用的群体,没有适用的场景,其价值也就无从谈起了。
仅用于学术交流,不用于商业行为,若有侵权及疑问,请后台留言,管理员即时删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