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惨,低薪芯片公司已沦为免费人才培养基地

2022-09-22 15:39:04 浏览数 (1)

朋友和我抱怨,他们公司又走了好几个人。应届生,刚刚培养了一年,刚能承担一些任务了,结果别的公司涨点钱就挖走了。

我说,你们也可以挖他们的人啊。

他说,HR卡着呢,工资不是随便涨的。由于钱给得不高,也很难招到有经验的工程师,只能招应届生或者是想转行的。希望将新人培养好了以后,他们能为公司出力。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费力将新人培养好了以后,由于工资和外界有差距,他们很容易就跳槽了。虽然明面上工资低了,实际上用人成本一点也不低。

公司沦为了培训机构,而且是赔钱的那种。别的培训机构培养人是收费。而他们培养人还要自己倒贴二三十万。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低工资的公司相当于免费为高工资的公司培养人才。

低工资的公司看似赚了,其实是亏了。高工资的公司看似亏了,实际上赚了。

员工也不傻,第一年我只要进入行业就行,先到一个公司镀镀金,有点经验后就跳槽。第一年工资低点无所谓。

不仅是产品市场上,实力强的公司击败实力弱的公司,人才市场上也一样。

很多公司意识到了这一点,竞争性给高工资。这就造成了工资越来越高,用人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总有一些企业跟不起,从而承担起培养芯片人才的重任。

想来想去,也合理。实力弱的公司为实力强的公司培养人才,实力强的公司越来越强,这样才能有国际竞争力。

不过实力弱的公司就有点惨了,进入一个负反馈中。实力只能是越来越弱,因为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都走了,产品能有竞争力吗?产品没有竞争力,更没有钱找到合适的人才。最后,面临优胜劣汰。

表面看起来是产品不行,实则是人才问题。

如果打破低工资负反馈,跟风涨工资呢?实力弱的公司可能资金链更容易断,最后也可能死得更快。

为何初创公司拿到钱后就不计投入招人?工资甚至超过很多大厂。因为必须先通过前期烧钱吸引人才,然后在此期间迅速做出产品。要么继续融资,要么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想象一下,初创公司如果不舍得烧钱,那就导致招不到人才。没人才,投资人就不看好,那么下一笔钱哪里找?指望迅速出产品,可能比融资更难。因此初创公司涨工资更有紧迫感。

初创公司和成熟公司相比,劣势是没有品牌,优势是可以许诺高工资,但是工资可以不用真金白银。什么意思呢?他们可以给一部分股票。比如千分之一。然后,公司的估值一算,可能值几千万。这几千万的股票,你如果离开,将一分不值。如果想变现,则又遥遥无期。

有些初创公司还可以搞个持股平台。然后直接告诉你,持股多少,现在价值多少钱。是不是真值这么多钱,你还能查账吗?

不管怎么说,初创公司也好,成熟企业也罢,大公司,小公司都进入到了一个竞相涨薪的循环当中。工资跟不上,就成为免费人才培养基地,工资跟上,要么拼融资能力,要么拼产品竞争力。最后,还是实力。

不能简单而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高薪也是加快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世界经济下行,消费市场萎缩,再加上工资上涨。芯片企业想盈利不太容易。现在很多芯片企业其实仍然处于烧钱阶段。

看看国外芯片公司,更多的是收购,兼并,整合,其实是减少竞争,降低成本。

对此,我的理解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我们的企业也肯定会走向整合。这个阶段的到来不会太远,因为目前的这种方式对所有企业来说,成本都太高了。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是贩卖焦虑,下面说说好的方面。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咨询回国工作的看法,还有一些是在海外工作,准备回国。

为什么他们现在都希望回来了?回国机会多啊,公司相比西方,已经差别不大。不只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也有了不少的机会。

比如以前联发科在大陆招人的新加坡工作,据我所知,当年过去的人,现在基本都回来了。

很多在欧美留学的芯片、人工智能相关的留学生,多数也都选择回国。因为无论是想要稳定,想要创业做出一番事业,国内都有机会。特别是一线城市,薪水已经比肩欧美。

很多人因为疫情原因看衰上海,但是事实证明,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到上海就业。特别是半导体这个行业来说,个人感觉上海的机会相比其他城市中还是更多一些。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