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相关的面试题应该怎么答

2022-09-25 09:52:15 浏览数 (1)

Vue中如何扩展一个组件

此题属于实践题,考察大家对vue常用api使用熟练度,答题时不仅要列出这些解决方案,同时最好说出他们异同

答题思路:

  • 按照逻辑扩展和内容扩展来列举
    • 逻辑扩展有:mixinsextendscomposition api
    • 内容扩展有slots
  • 分别说出他们使用方法、场景差异和问题。
  • 作为扩展,还可以说说vue3中新引入的composition api带来的变化

回答范例:

  1. 常见的组件扩展方法有:mixinsslotsextends
  2. 混入mixins是分发 Vue 组件中可复用功能的非常灵活的方式。混入对象可以包含任意组件选项。当组件使用混入对象时,所有混入对象的选项将被混入该组件本身的选项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复用代码:它是一个配置对象,选项和组件里面一样
const mymixin = {
   methods: {
      dosomething(){}
   }
}
// 全局混入:将混入对象传入
Vue.mixin(mymixin)

// 局部混入:做数组项设置到mixins选项,仅作用于当前组件
const Comp = {
   mixins: [mymixin]
}
  1. 插槽主要用于vue组件中的内容分发,也可以用于组件扩展

子组件Child

代码语言:html复制
<div>
  <slot>这个内容会被父组件传递的内容替换</slot>
</div>

父组件Parent

代码语言:html复制
<div>
   <Child>来自父组件内容</Child>
</div>

如果要精确分发到不同位置可以使用具名插槽,如果要使用子组件中的数据可以使用作用域插槽

  1. 组件选项中还有一个不太常用的选项extends,也可以起到扩展组件的目的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扩展对象
const myextends = {
   methods: {
      dosomething(){}
   }
}
// 组件扩展:做数组项设置到extends选项,仅作用于当前组件
// 跟混入的不同是它只能扩展单个对象
// 另外如果和混入发生冲突,该选项优先级较高,优先起作用
const Comp = {
   extends: myextends
}
  1. 混入的数据和方法不能明确判断来源且可能和当前组件内变量产生命名冲突,vue3中引入的composition api,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独立出来的响应式模块可以很方便的编写独立逻辑并提供响应式的数据,然后在setup选项中组合使用,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例如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复用逻辑1
function useXX() {}
// 复用逻辑2
function useYY() {}
// 逻辑组合
const Comp = {
   setup() {
      const {xx} = useXX()
      const {yy} = useYY()
      return {xx, yy}
   }
}

Vuex中actions和mutations有什么区别

题目分析

  • mutationsactionsvuex带来的两个独特的概念。新手程序员容易混淆,所以面试官喜欢问。
  • 我们只需记住修改状态只能是mutationsactions只能通过提交mutation修改状态即可

回答范例

  1. 更改 Vuexstore 中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提交 mutationmutation 非常类似于事件:每个 mutation 都有一个字符串的类型 (type)和一个 回调函数 (handler) 。Action 类似于 mutation,不同在于:Action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但它不能修改状态, 需要提交mutation才能变更状态
  2. 开发时,包含异步操作或者复杂业务组合时使用action;需要直接修改状态则提交mutation。但由于dispatchcommit是两个API,容易引起混淆,实践中也会采用统一使用dispatch action的方式。调用dispatchcommit两个API时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定义两者时却不甚相同,mutation的回调函数接收参数是state对象。action则是与Store实例具有相同方法和属性的上下文context对象,因此一般会解构它为{commit, dispatch, state},从而方便编码。另外dispatch会返回Promise实例便于处理内部异步结果
  3. 实现上commit(type)方法相当于调用options.mutations[type](state)dispatch(type)方法相当于调用options.actions[type](store),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两者使用上的不同了

实现

我们可以像下面这样简单实现commitdispatch,从而辨别两者不同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lass Store {
    constructor(options) {
        this.state = reactive(options.state)
        this.options = options
    }
    commit(type, payload) {
        // 传入上下文和参数1都是state对象
        this.options.mutations[type].call(this.state, this.state, payload)
    }
    dispatch(type, payload) {
        // 传入上下文和参数1都是store本身
        this.options.actions[type].call(this, this, payload)
    }
}

前端vue面试题详细解答

什么是递归组件?举个例子说明下?

分析

递归组件我们用的比较少,但是在TreeMenu这类组件中会被用到。

体验

组件通过组件名称引用它自己,这种情况就是递归组件

代码语言:html复制
<template>
  <li>
    <div> {{ model.name }}</div>
    <ul v-show="isOpen" v-if="isFolder">
      <!-- 注意这里:组件递归渲染了它自己 -->
      <TreeItem
        class="item"
        v-for="model in model.children"
        :model="model">
      </TreeItem>
    </ul>
  </li>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TreeItem',
  // ...
}
</script>

回答范例

  1. 如果某个组件通过组件名称引用它自己,这种情况就是递归组件。
  2. 实际开发中类似TreeMenu这类组件,它们的节点往往包含子节点,子节点结构和父节点往往是相同的。这类组件的数据往往也是树形结构,这种都是使用递归组件的典型场景。
  3. 使用递归组件时,由于我们并未也不能在组件内部导入它自己,所以设置组件name属性,用来查找组件定义,如果使用SFC,则可以通过SFC文件名推断。组件内部通常也要有递归结束条件,比如model.children这样的判断。
  4. 查看生成渲染函数可知,递归组件查找时会传递一个布尔值给resolveComponent,这样实际获取的组件就是当前组件本身

原理

递归组件编译结果中,获取组件时会传递一个标识符 _resolveComponent("Comp", true)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onst _component_Comp = _resolveComponent("Comp", true)

就是在传递maybeSelfReference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export function resolveComponent(
  name: string,
  maybeSelfReference?: boolean
): ConcreteComponent | string {
  return resolveAsset(COMPONENTS, name, true, maybeSelfReference) || name
}

resolveAsset中最终返回的是组件自身: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if (!res && maybeSelfReference) {
    // fallback to implicit self-reference
    return Component
}
二、如何解决

解决跨域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三种:

  • JSONP
  • CORS
  • Proxy

而在vue项目中,我们主要针对CORSProxy这两种方案进行展开

CORS

CORS (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跨域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它由一系列传输的HTTP头组成,这些HTTP头决定浏览器是否阻止前端 JavaScript 代码获取跨域请求的响应

CORS 实现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增加一些 HTTP 头,让服务器能声明允许的访问来源

只要后端实现了 CORS,就实现了跨域

!

koa框架举例

添加中间件,直接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响应头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app.use(async (ctx, next)=>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 Content-Length, Authorization, Accept, X-Requested-With , yourHeaderFeild');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 POST, GET, DELETE, OPTIONS');
  if (ctx.method == 'OPTIONS') {
    ctx.body = 200; 
  } else {
    await next();
  }
})

ps: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设置为*其实意义不大,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实际应用中,上线前我们会将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值设为我们目标host

Proxy

代理(Proxy)也称网络代理,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允许一个(一般为客户端)通过这个服务与另一个网络终端(一般为服务器)进行非直接的连接。一些网关、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网络代理功能。一般认为代理服务有利于保障网络终端的隐私或安全,防止攻击

方案一

如果是通过vue-cli脚手架工具搭建项目,我们可以通过webpack为我们起一个本地服务器作为请求的代理对象

通过该服务器转发请求至目标服务器,得到结果再转发给前端,但是最终发布上线时如果web应用和接口服务器不在一起仍会跨域

vue.config.js文件,新增以下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a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
        host: '127.0.0.1',
        port: 8084,
        open: true,// vue项目启动时自动打开浏览器
        proxy: {
            '/api': { // '/api'是代理标识,用于告诉node,url前面是/api的就是使用代理的
                target: "http://xxx.xxx.xx.xx:8080", //目标地址,一般是指后台服务器地址
                changeOrigin: true, //是否跨域
                pathRewrite: { // pathRewrite 的作用是把实际Request Url中的'/api'用""代替
                    '^/api': "" 
                }
            }
        }
    }
}

通过axios发送请求中,配置请求的根路径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axios.defaults.baseURL = '/api'

方案二

此外,还可通过服务端实现代理请求转发

express框架为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roxy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
const app = express()
app.use(express.static(__dirname   '/'))
app.use('/api', proxy({ target: 'http://localhost:4000', changeOrigin: false
                      }));
module.exports = app

方案三

通过配置nginx实现代理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 {
        root  /var/www/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try_files $uri $uri/ /index.html;
    }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127.0.0.1:3000;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

Vue路由的钩子函数

首页可以控制导航跳转,beforeEachafterEach等,一般用于页面title的修改。一些需要登录才能调整页面的重定向功能。

  • beforeEach主要有3个参数tofromnext
  • toroute即将进入的目标路由对象。
  • fromroute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 nextfunction一定要调用该方法resolve这个钩子。执行效果依赖next方法的调用参数。可以控制网页的跳转

你觉得vuex有什么缺点

分析

相较于reduxvuex已经相当简便好用了。但模块的使用比较繁琐,对ts支持也不好。

体验

使用模块:用起来比较繁琐,使用模式也不统一,基本上得不到类型系统的任何支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modules: {
    a: moduleA
  }
})
store.state.a // -> 要带上 moduleA 的key,内嵌模块的话会很长,不得不配合mapState使用
store.getters.c // -> moduleA里的getters,没有namespaced时又变成了全局的
store.getters['a/c'] // -> 有namespaced时要加path,使用模式又和state不一样
store.commit('d') // -> 没有namespaced时变成了全局的,能同时触发多个子模块中同名mutation
store.commit('a/d') // -> 有namespaced时要加path,配合mapMutations使用感觉也没简化

回答范例

  1. vuex利用响应式,使用起来已经相当方便快捷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模块化这一块做的过于复杂,用的时候容易出错,还要经常查看文档
  2. 比如:访问state时要带上模块key,内嵌模块的话会很长,不得不配合mapState使用,加不加namespaced区别也很大,gettersmutationsactions这些默认是全局,加上之后必须用字符串类型的path来匹配,使用模式不统一,容易出错;对ts的支持也不友好,在使用模块时没有代码提示。
  3. 之前Vue2项目中用过vuex-module-decorators的解决方案,虽然类型支持上有所改善,但又要学一套新东西,增加了学习成本。pinia出现之后使用体验好了很多,Vue3 pinia会是更好的组合

原理

下面我们来看看vuexstore.state.x.y这种嵌套的路径是怎么搞出来的

首先是子模块安装过程:父模块状态parentState上面设置了子模块名称moduleName,值为当前模块state对象。放在上面的例子中相当于:store.state['x'] = moduleX.state。此过程是递归的,那么store.state.x.y安装时就是:store.state['x']['y'] = moduleY.state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源码位置 https://github1s.com/vuejs/vuex/blob/HEAD/src/store-util.js#L102-L115
if (!isRoot && !hot) {
    // 获取父模块state
    const parentState = getNestedState(rootState, path.slice(0, -1))
    // 获取子模块名称
    const moduleName = path[path.length - 1]
    store._withCommit(() => {
        // 把子模块state设置到父模块上
        parentState[moduleName] = module.state
    })
}

Watch中的deep:true是如何实现的

当用户指定了 watch 中的deep属性为 true 时,如果当前监控的值是数组类型。会对对象中的每一项进行求值,此时会将当前 watcher存入到对应属性的依赖中,这样数组中对象发生变化时也会通知数据更新

源码相关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get () { 
    pushTarget(this) // 先将当前依赖放到 Dep.target上 
    let value 
    const vm = this.vm 
    try {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catch (e) { 
        if (this.user) { 
            handleError(e, vm, `getter for watcher "${this.expression}"`) 
        } else { 
            throw e 
        } 
    } finally { 
        if (this.deep) { // 如果需要深度监控 
        traverse(value) // 会对对象中的每一项取值,取值时会执行对应的get方法 
    }popTarget() 
}

如果让你从零开始写一个vue路由,说说你的思路

思路分析:

首先思考vue路由要解决的问题:用户点击跳转链接内容切换,页面不刷新。

  • 借助hash或者history api实现url跳转页面不刷新
  • 同时监听hashchange事件或者popstate事件处理跳转
  • 根据hash值或者state值从routes表中匹配对应component并渲染

回答范例:

一个SPA应用的路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页面跳转内容改变同时不刷新 ,同时路由还需要以插件形式存在,所以:

  1. 首先我会定义一个createRouter函数,返回路由器实例,实例内部做几件事
  2. 保存用户传入的配置项
  3. 监听hash或者popstate事件
  4. 回调里根据path匹配对应路由
  5. router定义成一个Vue插件,即实现install方法,内部做两件事
  6. 实现两个全局组件:router-linkrouter-view,分别实现页面跳转和内容显示
  7. 定义两个全局变量:$route$router,组件内可以访问当前路由和路由器实例

你有使用过vuex的module吗?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onst moduleA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getters: { ... }
}
const moduleB = {
  state: () => ({ ... }),
  mutations: { ... },
  actions: { ...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modules: {
    a: moduleA,
    b: moduleB
  }
})
store.state.a // -> moduleA 的状态
store.state.b // -> moduleB 的状态
store.getters.c // -> moduleA里的getters
store.commit('d') // -> 能同时触发子模块中同名mutation
store.dispatch('e') // -> 能同时触发子模块中同名action
  • 用过module,项目规模变大之后,单独一个store对象会过于庞大臃肿,通过模块方式可以拆分开来便于维护
  • 可以按之前规则单独编写子模块代码,然后在主文件中通过modules选项组织起来:reateStore({modules:{...}})
  • 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访问子模块状态时需要加上注册时模块名:store.state.a.xxx,但同时gettersmutationsactions又在全局空间中,使用方式和之前一样。如果要做到完全拆分,需要在子块加上namespace选项,此时再访问它们就要加上命名空间前缀。
  • 很显然,模块的方式可以拆分代码,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复杂,容易出错。而且类型系统支持很差,不能给我们带来帮助。pinia显然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是时候切换过去了

对Vue SSR的理解

Vue.js 是构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框架。默认情况下,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出 Vue 组件,进行生成 DOM 和操作 DOM。然而,也可以将同一个组件渲染为服务端的 HTML 字符串,将它们直接发送到浏览器,最后将这些静态标记"激活"为客户端上完全可交互的应用程序。

SSR也就是服务端渲染,也就是将 Vue 在客户端把标签渲染成 HTML 的工作放在服务端完成,然后再把 html 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 优点SSR 有着更好的 SEO、并且首屏加载速度更快
    • 因为 SPA 页面的内容是通过 Ajax 获取,而搜索引擎爬取工具并不会等待 Ajax 异步完成后再抓取页面内容,所以在 SPA 中是抓取不到页面通过 Ajax获取到的内容;而 SSR 是直接由服务端返回已经渲染好的页面(数据已经包含在页面中),所以搜索引擎爬取工具可以抓取渲染好的页面
    • 更快的内容到达时间(首屏加载更快): SPA 会等待所有 Vue 编译后的 js 文件都下载完成后,才开始进行页面的渲染,文件下载等需要一定的时间等,所以首屏渲染需要一定的时间;SSR 直接由服务端渲染好页面直接返回显示,无需等待下载 js 文件及再去渲染等,所以 SSR 有更快的内容到达时间
  • 缺点 : 开发条件会受到限制,服务器端渲染只支持 beforeCreatecreated 两个钩子,当我们需要一些外部扩展库时需要特殊处理,服务端渲染应用程序也需要处于 Node.js 的运行环境。服务器会有更大的负载需求
    • 在 Node.js 中渲染完整的应用程序,显然会比仅仅提供静态文件的 server 更加大量占用CPU资源 (CPU-intensive - CPU 密集),因此如果你预料在高流量环境 ( high traffic ) 下使用,请准备相应的服务器负载,并明智地采用缓存策略

其基本实现原理

  • app.js 作为客户端与服务端的公用入口,导出 Vue 根实例,供客户端 entry 与服务端 entry 使用。客户端 entry 主要作用挂载到 DOM 上,服务端 entry 除了创建和返回实例,还进行路由匹配与数据预获取。
  • webpack 为客服端打包一个 Client Bundle ,为服务端打包一个 Server Bundle
  • 服务器接收请求时,会根据 url,加载相应组件,获取和解析异步数据,创建一个读取 Server BundleBundleRenderer,然后生成 html 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混合,客户端收到从服务端传来的 DOM 与自己的生成的 DOM 进行对比,把不相同的 DOM 激活,使其可以能够响应后续变化,这个过程称为客户端激活 。为确保混合成功,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需要共享同一套数据。在服务端,可以在渲染之前获取数据,填充到 stroe 里,这样,在客户端挂载到 DOM 之前,可以直接从 store里取数据。首屏的动态数据通过 window.__INITIAL_STATE__发送到客户端

Vue SSR 的实现,主要就是把 Vue 的组件输出成一个完整 HTML, vue-server-renderer 就是干这事的

Vue SSR需要做的事多点(输出完整 HTML),除了complier -> vnode,还需如数据获取填充至 HTML、客户端混合(hydration)、缓存等等。相比于其他模板引擎(ejs, jade 等),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一样的,性能上可能要差点

怎样理解 Vue 的单向数据流

数据总是从父组件传到子组件,子组件没有权利修改父组件传过来的数据,只能请求父组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修改。这样会 防止从子组件意外改变父级组件的状态 ,从而导致你的应用的数据流向难以理解

注意 :在子组件直接用 v-model 绑定父组件传过来的 prop 这样是不规范的写法 开发环境会报警告

如果实在要改变父组件的 prop 值,可以在 data 里面定义一个变量 并用 prop 的值初始化它 之后用$emit 通知父组件去修改

有两种常见的试图改变一个 prop 的情形 :

  1. 这个 prop 用来传递一个初始值;这个子组件接下来希望将其作为一个本地的 prop 数据来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定义一个本地的 data 属性并将这个 prop用作其初始值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props: ['initialCounter'],
data: function () {
  return {
    counter: this.initialCounter
  }
}
  1. 这个 prop 以一种原始的值传入且需要进行转换。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这个 prop 的值来定义一个计算属性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props: ['size'],
computed: {
  normalizedSize: function () {
    return this.size.trim().toLowerCase()
  }
}

谈一下对 vuex 的个人理解

vuex 是专门为 vue 提供的全局状态管理系统,用于多个组件中数据共享、数据缓存等。(无法持久化、内部核心原理是通过创造一个全局实例 new Vue)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 State:定义了应用状态的数据结构,可以在这里设置默认的初始状态。
  • Getter:允许组件从 Store 中获取数据,mapGetters 辅助函数仅仅是将 store 中的 getter 映射到局部计算属性。
  • Mutation:是唯一更改 store 中状态的方法,且必须是同步函数。
  • Action:用于提交 mutation,而不是直接变更状态,可以包含任意异步操作。
  • Module:允许将单一的 Store 拆分为多个 store 且同时保存在单一的状态树中。

了解nextTick吗?

异步方法,异步渲染最后一步,与JS事件循环联系紧密。主要使用了宏任务微任务(setTimeoutpromise那些),定义了一个异步方法,多次调用nextTick会将方法存入队列,通过异步方法清空当前队列。

那vue中是如何检测数组变化的呢?

数组就是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重新定义数组的每一项,那能引起数组变化的方法我们都是知道的,poppushshiftunshiftsplicesortreverse 这七种,只要这些方法执行改了数组内容,我就更新内容就好了,是不是很好理解。

  1. 是用来函数劫持的方式,重写了数组方法,具体呢就是更改了数组的原型,更改成自己的,用户调数组的一些方法的时候,走的就是自己的方法,然后通知视图去更新。
  2. 数组里每一项可能是对象,那么我就是会对数组的每一项进行观测,(且只有数组里的对象才能进行观测,观测过的也不会进行观测)

vue3:改用proxy ,可直接监听对象数组的变化。

Vue是如何收集依赖的?

在初始化 Vue 的每个组件时,会对组件的 data 进行初始化,就会将由普通对象变成响应式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便会进行依赖收集的相关逻辑,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function defieneReactive (obj, key, val){
  const dep = new Dep();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
      if(Dep.target){
        dep.depend();
        ...
      }
      return val
    }
    ...
  })
}

以上只保留了关键代码,主要就是 const dep = new Dep()实例化一个 Dep 的实例,然后在 get 函数中通过 dep.depend() 进行依赖收集。 (1)Dep Dep是整个依赖收集的核心,其关键代码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lass Dep {
  static target;
  subs;

  constructor () {
    ...
    this.subs = [];
  }
  addSub (sub) {
    this.subs.push(sub)
  }
  removeSub (sub) {
    remove(this.sub, sub)
  }
  depend () {
    if(Dep.target){
      Dep.target.addDep(this)
    }
  }
  notify () {
    const subs = this.subds.slice();
    for(let i = 0;i < subs.length; i  ){
      subs[i].update()
    }
  }
}

Dep 是一个 class ,其中有一个关 键的静态属性 static,它指向了一个全局唯一 Watcher,保证了同一时间全局只有一个 watcher 被计算,另一个属性 subs 则是一个 Watcher 的数组,所以 Dep 实际上就是对 Watcher 的管理,再看看 Watcher 的相关代码∶

(2)Watcher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class Watcher {
  getter;
  ...
  constructor (vm, expression){
    ...
    this.getter = expression;
    this.get();
  }
  get () {
    pushTarget(this);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return value
  }
  addDep (dep){
        ...
    dep.addSub(this)
  }
  ...
}
function pushTarget (_target) {
  Dep.target = _target
}

Watcher 是一个 class,它定义了一些方法,其中和依赖收集相关的主要有 get、addDep 等。

(3)过程

在实例化 Vue 时,依赖收集的相关过程如下∶

初 始 化 状 态 initState , 这 中 间 便 会 通 过 defineReactive 将数据变成响应式对象,其中的 getter 部分便是用来依赖收集的。

初始化最终会走 mount 过程,其中会实例化 Watcher ,进入 Watcher 中,便会执行 this.get() 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updateComponent = () => {
  vm._update(vm._render())
}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get 方法中的 pushTarget 实际上就是把 Dep.target 赋值为当前的 watcher。

this.getter.call(vm,vm),这里的 getter 会执行 vm._render() 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便会触发数据对象的 getter。那么每个对象值的 getter 都持有一个 dep,在触发 getter 的时候会调用 dep.depend() 方法,也就会执行 Dep.target.addDep(this)。刚才 Dep.target 已经被赋值为 watcher,于是便会执行 addDep 方法,然后走到 dep.addSub() 方法,便将当前的 watcher 订阅到这个数据持有的 dep 的 subs 中,这个目的是为后续数据变化时候能通知到哪些 subs 做准备。所以在 vm._render() 过程中,会触发所有数据的 getter,这样便已经完成了一个依赖收集的过程。

谈谈你对SPA单页面的理解

SPA( single-page application )仅在 Web 页面初始化时加载相应的 HTMLJavaScriptCSS。一旦页面加载完成,SPA 不会因为用户的操作而进行页面的重新加载或跳转;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路由机制实现 HTML 内容的变换,UI 与用户的交互,避免页面的重新加载

优点:

  • 用户体验好、快,内容的改变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避免了不必要的跳转和重复渲染;
  • 基于上面一点,SPA 相对对服务器压力小;
  • 前后端职责分离,架构清晰,前端进行交互逻辑,后端负责数据处理

缺点:

  • 初次加载耗时多:为实现单页 Web 应用功能及显示效果,需要在加载页面的时候将 JavaScriptCSS 统一加载,部分页面按需加载;
  • 前进后退路由管理:由于单页应用在一个页面中显示所有的内容,所以不能使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所有的页面切换需要自己建立堆栈管理;
  • SEO 难度较大:由于所有的内容都在一个页面中动态替换显示,所以在 SEO 上其有着天然的弱势

单页应用与多页应用的区别

单页面应用(SPA)

多页面应用(MPA)

组成

一个主页面和多个页面片段

多个主页面

刷新方式

局部刷新

整页刷新

url模式

哈希模式

历史模式

SEO搜索引擎优化

难实现,可使用SSR方式改善

容易实现

数据传递

容易

通过urlcookielocalStorage等传递

页面切换

速度快,用户体验良好

切换加载资源,速度慢,用户体验差

维护成本

相对容易

相对复杂

实现一个SPA

  • 监听地址栏中hash变化驱动界面变化
  • pushsate记录浏览器的历史,驱动界面发送变化
  1. hash 模式 :核心通过监听url中的hash来进行路由跳转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定义 Router  
class Router {  
    constructor () {  
        this.routes = {}; // 存放路由path及callback  
        this.currentUrl = '';  

        // 监听路由change调用相对应的路由回调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this.refresh, false);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this.refresh, false);  
    }  

    route(path, callback){  
        this.routes[path] = callback;  
    }  

    push(path) {  
        this.routes[path] && this.routes[path]()  
    }  
}  

// 使用 router  
window.miniRouter = new Router();  
miniRouter.route('/', () => console.log('page1'))  
miniRouter.route('/page2', () => console.log('page2'))  

miniRouter.push('/') // page1  
miniRouter.push('/page2') // page2  
  1. history模式history 模式核心借用 HTML5 history apiapi 提供了丰富的 router 相关属性先了解一个几个相关的api
  2. history.pushState 浏览器历史纪录添加记录
  3. history.replaceState修改浏览器历史纪录中当前纪录
  4. history.popStatehistory 发生变化时触发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定义 Router  
class Router {  
    constructor () {  
        this.routes = {};  
        this.listerPopState()  
    }  

    init(path) {  
        history.replaceState({path: path}, null, path);  
        this.routes[path] && this.routes[path]();  
    }  

    route(path, callback){  
        this.routes[path] = callback;  
    }  

    push(path) {  
        history.pushState({path: path}, null, path);  
        this.routes[path] && this.routes[path]();  
    }  

    listerPopState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 e => {  
            const path = e.state && e.state.path;  
            this.routers[path] && this.routers[path]()  
        })  
    }  
}  

// 使用 Router  

window.miniRouter = new Router();  
miniRouter.route('/', ()=> console.log('page1'))  
miniRouter.route('/page2', ()=> console.log('page2'))  

// 跳转  
miniRouter.push('/page2')  // page2  

题外话:如何给SPA做SEO

  1. SSR服务端渲染

将组件或页面通过服务器生成html,再返回给浏览器,如nuxt.js

  1. 静态化

目前主流的静态化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通过程序将动态页面抓取并保存为静态页面,这样的页面的实际存在于服务器的硬盘中
  • 另外一种是通过WEB服务器的 URL Rewrite的方式,它的原理是通过web服务器内部模块按一定规则将外部的URL请求转化为内部的文件地址,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外部请求的静态地址转化为实际的动态页面地址,而静态页面实际是不存在的。这两种方法都达到了实现URL静态化的效果
  • 使用Phantomjs针对爬虫处理

原理是通过Nginx配置,判断访问来源是否为爬虫,如果是则搜索引擎的爬虫请求会转发到一个node server,再通过PhantomJS来解析完整的HTML,返回给爬虫。下面是大致流程图

Vue-router 路由模式有几种

vue-router3 种路由模式:hashhistoryabstract,对应的源码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switch (mode) {
    case 'history':
    this.history = new HTML5History(this, options.base)
    break
    case 'hash':
    this.history = new HashHistory(this, options.base, this.fallback)
      break
    case 'abstract':
    this.history = new AbstractHistory(this, options.base)
      break
  default: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assert(false, `invalid mode: ${mode}`)
    }
}

其中,3 种路由模式的说明如下:

  • hash: 使用 URL hash 值来作路由,支持所有浏览器
  • history : 依赖 HTML5 History API 和服务器配置
  • abstract : 支持所有 JavaScript 运行环境,如 Node.js 服务器端。如果发现没有浏览器的 API,路由会自动强制进入这个模式.

你有对 Vue 项目进行哪些优化?

(1)代码层面的优化

  • v-if 和 v-show 区分使用场景
  • computed 和 watch 区分使用场景
  • v-for 遍历必须为 item 添加 key,且避免同时使用 v-if
  • 长列表性能优化
  • 事件的销毁
  • 图片资源懒加载
  • 路由懒加载
  • 第三方插件的按需引入
  • 优化无限列表性能
  • 服务端渲染 SSR or 预渲染

(2)Webpack 层面的优化

  • Webpack 对图片进行压缩
  • 减少 ES6 转为 ES5 的冗余代码
  • 提取公共代码
  • 模板预编译
  • 提取组件的 CSS
  • 优化 SourceMap
  • 构建结果输出分析
  • Vue 项目的编译优化

(3)基础的 Web 技术的优化

  • 开启 gzip 压缩
  • 浏览器缓存
  • CDN 的使用
  • 使用 Chrome Performance 查找性能瓶颈

Vue-router 除了 router-link 怎么实现跳转

声明式导航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router-link to="/about">Go to About</router-link>

编程式导航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literal string path
router.push('/users/1')

// object with path
router.push({ path: '/users/1' })

// named route with params to let the router build the url
router.push({ name: 'user', params: { username: 'test' } })

回答范例

  • vue-router导航有两种方式:声明式导航和编程方式导航
  • 声明式导航方式使用router-link组件,添加to属性导航;编程方式导航更加灵活,可传递调用router.push(),并传递path字符串或者RouteLocationRaw对象,指定pathnameparams等信息
  • 如果页面中简单表示跳转链接,使用router-link最快捷,会渲染一个a标签;如果页面是个复杂的内容,比如商品信息,可以添加点击事件,使用编程式导航
  • 实际上内部两者调用的导航函数是一样的

vue3.2 自定义全局指令、局部指令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在src目录下新建一个directive文件,在此文件夹下新建一个index.js文件夹,接着输入如下内容
const directives =  (app) => {
  //这里是给元素取得名字,虽然是focus,但是实际引用的时候必须以v开头
  app.directive('focus',{
    //这里的el就是获取的元素
    mounted(el) {
      el.focus() 
     }
  })
}

//默认导出 directives
export default directives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在全局注册directive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import directives from './directives'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directives(app)

app.use(store).use(router).mount('#app')
代码语言:html复制
<!-- 在你需要的页面进行自定义指令的使用 -->
<template>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content">
      <input type="text"  v-focus>
      内容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ref } from 'vue'
// const vMove:Directive = () =>{

// }
</script>

vue3.2 setup语法糖模式下,自定义指令变得及其简单

代码语言:html复制
<input type="text" v-model="value" v-focus>

<script setup>
//直接写,但是必须是v开头
const vFocus = {
  mounted(el) {
    // 获取input,并调用其focus()方法
    el.focus()
  }
}
</script>
代码语言:html复制
<!-- demo 进去页面自动获取焦点,然后让盒子的颜色根据你input框输入的内容变色,并且作防抖处理 -->

<template>
  <div class="container">
    <div class="content" v-move="{ background: value }">
      内容
      <input type="text" v-model="value" v-focus @keyup="see">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ref } from 'vue'
const value = ref('')

const vFocus = {
  mounted(el) {
    // 获取input,并调用其focus()方法
    el.focus()
  }
}

let timer = null

const vMove = (el, binding) => {
  if (timer !== null) {
    clearTimeout(timer)
  }
  timer = setTimeout(() => {
    el.style.background = binding.value.background
    console.log(el);
  }, 1000);
}

</script>

<style lang="scss" scoped>
.container {
  width: 100%;
  height: 100%;
  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align-items: center;

  .content {
    border-top: 5px solid black;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cursor: pointer;
    border-left: 1px solid #ccc;
    border-right: 1px solid #ccc;
    border-bottom: 1px solid #ccc;
  }
}
</style>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