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作者:罗超
一颗猕猴桃树从种植到结果要多久?答案是:至少三年。
百科词条显示:“猕猴桃种植后3-5年左右结果,根据品种和种植地的不同,结果时间也不同,通过扦插繁殖的猕猴桃树,通过人为养护管理,3年左右就能够结果,并且经过人为控制雌雄比例,能够避免实生雄株太多、产量低下的情况。”
三年,一颗猕猴桃树能够长成,一户农民也可改变命运。
3年,220村,15万农户
前些年农民要赚钱只能外出打工,“农民工”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现如今,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创业,在我国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阶段的大潮中,新农人靠双手打拼实现了发家致富,住上大房子、开上了小汽车。
在十多年前,万州区铁峰乡桐元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市级贫困村,全村 14 个村民小组无一通公路,村里没有一座过河桥。当地山高谷深,难以发展工业等第二、第三产业,“靠山吃山”成了农民致富的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村民发现桐元村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红心猕猴桃,于是开始探索猕猴桃种植。深山种植的猕猴桃口感不错,但因为没有“佳沛”这样的品牌效应和渠道资源,桐元村的猕猴桃一直面临着滞销的困境,卖不出的只能烂在树上。
2013年起,村干部魏中宁开始尝试靠猕猴桃酒、猕猴桃干、猕猴桃酱等加工手段解决猕猴桃滞销问题,提高猕猴桃产值,让猕猴桃从滞销的“烂果”变为赚钱的“金果”。魏中宁也成了当地猕猴桃的“产业带头人”。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当地猕猴桃园遭遇病虫害,这对种植户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魏中宁的流动资金吃紧。
雪中送炭的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公益助农免息贷款服务:“小满助力计划”,这是度小满面向农户推出的公益助农免息贷款,无抵押、无利息、无担保,农民只需用手机操作就可申请,审批放款快。魏中宁抱着试试的心态申请了“小满助力计划”并很快获得了公益助农免息贷款,在这笔钱的支撑下,他不只是缓解了病虫害的燃眉之急,还建成了大棚园区,进一步提高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在魏中宁带动下,桐元村的猕猴桃产业稳步壮大, 除种植和加工业态外又发展出农家乐、乡村观光旅游等新型农业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链发展,猕猴桃产业年产值已突破3000万。
3000万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可能只是小数,但对一个小山村来说却是巨资,这足以让桐元村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
放大在全国范围来看,像魏中宁这样靠着度小满的公益助农免息贷款渡过难关、振兴产业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贵州省雷山县丹江镇排翁村的土特产电商,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村的蚯蚓规模养殖,青海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的盘绣工艺品……许多偏远贫困地区的新兴产业都是在免息贷款的支持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2019年,度小满金融在重庆秀山隘口镇启动“小满助力计划”,这个镇位于秀山县城西南26公里,十分偏僻,从重庆到这里开车还要6个小时,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如今,我国已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阶段,许多像隘口镇这样的贫困乡镇已成功摘帽。而度小满的“小满助力计划”也已覆盖全国广大农村地区,每年的免息贷款金额也从千万升到一个亿。度小满发布的《202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小满助力计划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个行政村,间接辐射15万农户,仅仅是2021年就发放了1亿元助农免息贷款。
在人们印象中,农民距离金融很遥远——很多农民征信数据都是空白的。但实际上农民们却一直有着很强的金融需求,很多年前农村就普遍存在“信用社”这样的金融机构,只不过因为征信手段匮乏等原因难以为继,农民资金周转往往要靠民间借贷,借款方付出高额利息,出借方承担巨大风险。金融科技的出现,解了新一代农民金融服务需求的燃眉之急。
金融科技
农民的新农具
在农业科技、数字科技等技术浪潮推动下,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供给侧变革。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等规划性、指导性文件,都强调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和发展方向,将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数字农业让农业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核心变化是从向土地要产量升级成向技术、品质与品牌要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将农业科技与数字科技结合起来,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农业现代化、自动化与品牌化,在同样的土地上创造更多价值。
在这样的大时代下,农业生产对资金需求更大,对贷款等金融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
首先,农业生产回报周期长,一个种植季往往要一个季度甚至更久时间,比如猕猴桃树种植三年才能结果,畜牧养殖往往要经过几年才能出产,前期化肥、种苗等农资农具投入需资金投入;
其次,现代农业呈现出企业化运作的趋势,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支持下,农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会展农业、景观农业,积极投入现代大棚、自动化灌溉、现代农机、喷洒无人机等高科技农具,这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
再其次,要提高农民的收入,不能只靠售卖原产品,半成品加工、原产地品牌、乡村休闲旅游等模式日益重要,这些都需要较大资金投入;
最后,农业是相对薄弱的产业,比较容易受到干旱、蝗虫、疫病等自然灾害影响,抗风险能力薄弱,要有金融服务保驾护航。
放眼未来,金融科技将成为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其将给农业提供资金流,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现代化升级、扩大产能、提高亩产值、增强流动线、增加抗风险能力。
直播带货
品牌化的必修课
在助力农民更好地生产优质农产品后,如何解决销路问题?在这一点上,不同企业各展其能,比如电商平台都在充分发挥消费入口流量与上行物流体系的优势助力农民卖货。度小满则另辟蹊径,将重点瞄准了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上,这一点正是农民的新痛点。
同样好吃的猕猴桃,被贴上国际品牌价格就能贵上十来倍;同一产地的大闸蟹,有着阳澄湖品牌的往往又比同水系的贵上几倍……这体现出品牌的价值。当农产品缺乏品牌时,附加价值就低,不一定好卖,就算卖出也很难有溢价,农民收入依然微薄。但理论上来说农产品可以承载附加价值,如健康有机、深加工、原产地等等,东北五常大米、褚橙、阳光玫瑰青提、猫山王榴莲等少数农产品已取得成功,理论上来说,品牌力可被更多农产品复制。
当农产品形成品牌,农民就可以在单位土地上获取更多收益,农业也将成为真正赚钱、体面、现代的产业。现在看来,直播带货是农产品品牌化的一条路。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直播间买买买已成为消费习惯。相较于数码3C等长决策产品而言,农产品跟美妆、服装等一样具有“适合冲动购买”的特性,且部分农产品如大米适合“囤货”,因此农产品一直是直播间的头部类目之一。
当用户在直播间看见接地气的主播,真实的种植环境,甚至全程的生产过程,购买农产品就有了全新的体验,农产品可以趁机强化与用户的深度沟通,强化品牌效应。度小满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从2020年起就已深耕直播间,每年与权威媒体合作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品牌化。
9月23日晚,度小满与央视网共同启动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助农公益直播,为近20款公益助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直播间除央视主持人曹煊一外,还有抖音达人“深夜小鱼干儿”等,他们在直播间吆喝销售的产品均是 “小满助力计划”帮扶地区的土特产,如汉中勉县漆树坝手撕腊肉、汉中米皮等。
度小满与媒体“国家队”央视合作直播带货,不只是可以帮助对应农产品“卖出去”,更可以助力对应农产品提高品牌力、扩大知名度。央视网是国家权威媒体,影响力无需赘言,度小满与其合作展开助农直播带货,可让全国人民知道当地的名优特产,助力农产品“破圈”打开销路全国卖,同时可借助央视网的背书价值,让登陆直播间的农产品在未来的销售中获得溢价。
科技助农
度小满是认真的
农业是一个“慢”产业,要将助农这件事落到实处,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耐心。有些大型企业因为一时兴起参与了助农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敷衍潦草地结束,虎头蛇尾地助农是因为没有在农村的深耕,没有将助农与业务结合,没有采取科学的助农手段。
从三四年的相关动作来看,度小满助农是认真的,方法是科学的。
“小满助力计划”自2019年推出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即便中间出现了突发疫情,这一计划也没有终止,其覆盖的地区范围与农民人数,提供的免息资金额度都在不断增加。
除多年坚持的“走心”外,度小满还一直在探索科学、长效和系统的助农“出力”。
在生产端,“小满助力计划”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其将帮扶对象聚焦到当地的产业“带头人”上,以期实现“一人带一村”的集体致富效应,其还与友成基金会推出“乡村振兴·领航员人才培养计划”,将资金扶持与科技知识输出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打造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新模式,授人以渔。
在销售端,度小满自2020年起就携手权威媒体展开助农主播。2020年5月和10月,度小满先后与央视财经频道、新华网客户端推出了公益助农直播,5月的公益助农直播更是央视财经的直播带货首秀,当时度小满CEO朱光亲自到直播间给农民“吆喝”卖货,由此也可窥见这家企业对助农的重视。9月23日度小满再度联手央视网直播带货,帮助受助农产品打开销路、打造品牌、提升溢价。
可以看到,度小满的助农不止于“生产”环节,而是延展到“销售”环节,形成“金融 直播 农产品”的产销全链路一条龙助农模式,这也是确保助农可持续的关键。
我想,正是因为度小满在助农这件事上有“真诚的心”和“专业的力”,央视等权威媒体才会与其合作直播带货。作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后起之秀,度小满在业务上十分低调,在公益上相对高调。这些年,度小满一直在用科技赋能金融产业、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理由相信,“助农”只是度小满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开始。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破解外卖佣金真相
中概股“生死五日”
谁能造出下一波“浪姐”?
脉脉做点评,是个伪命题
点
个
关
注
吧
转载/合作/社群联系个人微信:
luochaozhuli,请注明来意。
看一看,赞一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