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源码01 : 代码管理策略-monorepo
“作为一个现代前端框架,
Vue3
源码中包含了一系列的js
脚本,支持对源码进行构建、发布,而构建又分为生产环境和开发环境两种不同场景的构建。本文主要分析Vue3
源码的构建流程,对于发布暂时不讲解。在构建流程分析结束后,再讲解一个源码调试的案例,同时也会讲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调试。为后续深入源码细节打下基础,同时也方便大家动手实践调试源码。 ”
概述
对项目的构建,本质上就是执行一段程序,让我们编写的代码,处理成一个符合实际场景需要的可执行的程序文件。当然对于Vue3
的构建也不例外。在Vue3
中,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执行构建的命令是:pnpm run build
或pnpm run dev
。这里用pnpm
还是npm
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呢?因为执行pnpm run dev
或npm run dev
,本质上都是执行一个js
程序,而这个js
文件是一样的,从package.json
可以找到对应的文件。我们看下面代码:
// 所属文件:core/package.json 注:Vue3目前的工程目录名称是core
{
// 这里省略许多其他内容...
"scripts": {
"dev": "node scripts/dev.js",
"build": "node scripts/build.js"
// 这里省略许多其他内容...
}
// 这里省略许多其他内容...
}
下文统一用pnpm run dev
或pnpm run build
两条执行命令来进行构建。其实从名称已经可以看出,在开发阶段执行pnpm run dev
,在正式准备发布的场景下执行pnpm run build
进行构建。既然执行两个可执行文件来分别处理生产环境的构建和开发环境的构建,那二者肯定有所不同。先将主要的不同列在这里,大家在后文中可以看到这些差别的细节。
- 构建工具不同
- 构建目标不同
- 构建流程不同
另外,在core/scripts
(注:Vue3目前的项目根目录名叫core
而不是之前的vue-next
)目录下有下面几个文件:
-core
- scripts
- bootstrap.js
- build.js
- dev.js
- filter-e2e.js
- filter-unit.js
- preinstall.js
- release.js
- setupJestEnv.js
- utils.js
- verifyCommit.js
这些文件Vue3
中的一些脚本,我们当前只需要关心build.js
和dev.js
即可,其他脚本跟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就整个源码分析系列文章来讲,其他脚本的重要性其实也很有限,后续在相关主题的文章如有必要会讲解对应的脚本实现细节。
build.js
上文提到过,执行pnpm run build
,其实执行的就是build.js
文件中的程序。该程序的职责是构建出生产环境可用的程序文件。
主要流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run()
async function run() {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await buildAll(allTargets)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
async function buildAll(targets) {
await runParallel(require('os').cpus().length, targets, build)
}
async function runParallel(maxConcurrency, source, iteratorFn) {
const ret = []
const executing = []
for (const item of source) {
const p = Promise.resolve().then(() => iteratorFn(item, source))
ret.push(p)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
return Promise.all(ret)
}
async function build(target) {
const pkgDir = path.resolve(`packages/${target}`)
const pkg = require(`${pkgDir}/package.json`)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await execa(
'rollup',
[
'-c',
'--environment',
[
`COMMIT:${commit}`,
`NODE_ENV:${env}`,
`TARGET:${target}`,
formats ? `FORMATS:${formats}` : ``,
buildTypes ? `TYPES:true` : ``,
prodOnly ? `PROD_ONLY:true` : ``,
sourceMap ? `SOURCE_MAP:true` : ``
]
.filter(Boolean)
.join(',')
],
{ stdio: 'inherit' }
)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
// 此处省略一些代码...
代码省去了构建d.ts
文件以及其他许多相对次要的逻辑,经过精简后,build.js
的核心流程逐渐清晰,可以概括为做了下面两件事情:
- 获取
packages
目录下的所有子文件夹名称,作为子项目名,对应代码片段中的allTargets
; - 遍历每一个子项目,获取子项目的
package.json
文件,并构造相应参数,为每一个子项目并行执行rollup
命令,将构造好的参数传入。
当然完整的build.js
,还包括了很多边界条件判断,以及参数处理等逻辑,但是只要把握了这个核心流程,相信大家可以轻松理解其他逻辑。下面我讲讲其中几个可能会让大家有收获的函数细节。
runParallel
先看看函数runParallel
的代码实现:
async function runParallel(maxConcurrency, source, iteratorFn) {
const ret = []
const executing = []
for (const item of source) {
const p = Promise.resolve().then(() => iteratorFn(item, source))
ret.push(p)
if (maxConcurrency <= source.length) {
const e = p.then(() => executing.splice(executing.indexOf(e), 1))
executing.push(e)
if (executing.length >= maxConcurrency) {
await Promise.race(executing)
}
}
}
return Promise.all(ret)
}
这个函数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两个点,一是可以通过Promise.all('一个promise实例数组')
让多个任务并行执行。二是参数maxConcurrency
实际上传入的值是通过require('os').cpus().length
得到的CPU核数,通过CPU核数和任务数做比较,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await Promise.race(e)
保证任务数量不大于CPU核数,实现了并行和串行的有机结合。
execa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execa = require('execa')
await execa(
'rollup',
[
'-c',
'--environment',
[
`COMMIT:${commit}`,
`NODE_ENV:${env}`,
`TARGET:${target}`,
formats ? `FORMATS:${formats}` : ``,
buildTypes ? `TYPES:true` : ``,
prodOnly ? `PROD_ONLY:true` : ``,
sourceMap ? `SOURCE_MAP:true` : ``
]
.filter(Boolean)
.join(',')
],
{ stdio: 'inherit' }
)
execa
的详细内容请阅读相关文档,开启子进程执行一个任务。这里才是真正的利用rollup
进行打包构建。
dev.js
上文提到过,执行pnpm run dev
,其实执行的就是dev.js
文件中的程序。该程序的职责是构建出开发环境可用的程序文件。同时上文也提到过,dev.js
中的构建工具和build.js
中的工具是不一样的。这里用的是esbuild
,这个工具速度很快,适合在开发环境下使用。而rollup
虽然速度没有esbuld
快,但是生成的结果文件体积更小,而且对treeshaking
的支持也更加良好。这里体现了,框架作者们对技术选型的用心,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体现其开发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各个工具如果只是简单了解,不太容易做出正确科学的选择。
主要流程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onst { build } = require('esbuild')
// 此处省略许多代码
build({
entryPoints: [resolve(__dirname, `../packages/${target}/src/index.ts`)],
outfile,
bundle: true,
external,
sourcemap: true,
format: outputFormat,
globalName: pkg.buildOptions?.name,
platform: format === 'cjs' ? 'node' : 'browser',
plugins:
format === 'cjs' || pkg.buildOptions?.enableNonBrowserBranches
? [nodePolyfills.default()]
: undefined,
define: {
__COMMIT__: `"dev"`,
__VERSION__: `"${pkg.version}"`,
__DEV__: `true`,
__TEST__: `false`,
__BROWSER__: String(
format !== 'cjs' && !pkg.buildOptions?.enableNonBrowserBranches
),
__GLOBAL__: String(format === 'global'),
__ESM_BUNDLER__: String(format.includes('esm-bundler')),
__ESM_BROWSER__: String(format.includes('esm-browser')),
__NODE_JS__: String(format === 'cjs'),
__SSR__: String(format === 'cjs' || format.includes('esm-bundler')),
__COMPAT__: `false`,
__FEATURE_SUSPENSE__: `true`,
__FEATURE_OPTIONS_API__: `true`,
__FEATURE_PROD_DEVTOOLS__: `false`
},
watch: {
onRebuild(error) {
if (!error) console.log(`rebuilt: ${relativeOutfile}`)
}
}
}).then(() => {
console.log(`watching: ${relativeOutfile}`)
})
这里省略了许多代码,但核心逻辑很简单,接收“构建目标”参数,调用esbuild
提供的build
函数对参数对应的子项目进行构建。比如执行pnpm run dev "reactivity"
,将会对子项目reactivity
进行构建。其实上文执行pnpm run build "reactivity"
也会对 子项目reacitivity
进行构建。不同的是,如果不传参数,执行pnpm run dev
会默认构建子项目vue
,而执行pnpm run build
则会对所有的子项目进行构建。相较于build.js
,dev.js
默认开启了sorcemap
,构建完成会生成soucemap
相关的文件,方便我们调试,当然build.js
中也可以开启sourcemap
配置,但同时还需要在ts
的配置文件中开启sorcemap
配置。在dev.js
中,还默认开启了对文件系统中文件变化的监听,当监听到有文件发生变化,如果esbuild
认为该变化可能会引起构建结果文件发生变化,那么就会重写执行构建流程生成新的构建结果,这个监听文件系统变化的配置对应上面代码片段中的watch
属性。
调试案例
了解了如何对Vue3
进行构建,下文就呈现一个小案例,对我们的Vue3
中的子项目reactivity
的源码进行调试。至于reactivity
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本文不会讲解,在下一篇文章中会进行详细分析,敬请朋友们期待。
第1步: 构建reactivity
在vue3
工程根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pnpm install
pnpm run dev “reactivity”
此时会在core/packages/reactivity/dist
路径下生成下面两个文件:
- reactivity.global.js
- reactivity.global.js.map
“注意,此时控制台会有这样一行提示
watching: packages/reactivity/dist/reactivity.global.js
,意味着当reactivity
中的代码发生变化会重写构建文件。 ”
其中reactivity.global.js
文件中的内容如下:
var VueReactivity = (() => {
// 此处省略1000多行代码...
})();
第2步: 在html页面中引入reactivity.global.js
在core/packages/reactivity/dist
目录下新建test.html
文件,内容如下:
<html>
<head></head>
<body>
<div id="app"></div>
</body>
<script src="reactivity.global.js"></script>
<script>
const { effect, reactive } = VueReactivity
let data = reactive({name: 'yangyitao'});
effect(()=>{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innerText = data.name;
})
setTimeout(()=>{
data.name = "杨艺韬"
}, 3000)
</script>
</html>
在浏览器打开页面test.html
,我名字的拼音,自动变成了汉字,验证了Vue3
的响应式的原理。
第3步: 设置断点进行debug
假如,我们此时想调试函数effect
的内部实现,我们可以在effect
函数内部打上断点:
// 所属文件:core/packages/reactivity/src/effect.ts
export class ReactiveEffect<T = any> {
// 省略若干代码
run() {
debugger
// 省略若干代码
}
// 省略若干代码
}
此时,保存文件,将会自动触发重新构建。此时打开浏览器调试工具,刷新test.html
页面,会发现停留在了断点处:
有点需要注意:由于开启sourcemap
的缘故,调试时候看见的文件是effect.ts
,而非引入的reactivity.global.js
。
原理解释
上文我们呈现了一个调试源码的案例,相信大家虽然知道了按步骤去这样做,但是会有些疑惑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我先解答3个大家可能存在的疑惑,其他没提到的请大家留言交流。
为什么生成的文件是reactivity.global.js,而不是reactivity.cjs.js或reactivity.esm.js等其他格式
我们可以将程序构建成不同格式的结果。有哪些格式呢,一般可以分为commonjs模块、ESModule模块、立即执行函数。具体模块有什么区别就不在本文阐述了。但我们目前要在浏览器中调试,使用立即执行函数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该函数执行完成后会返回一个对象,该对象会暴露一些必要的能力。比如上文的effect
、reactive
函数。
为什么effect和reactive函数是从VueReactivity解构出来的?
我们知道从立即执行函数中获得了一个对象,且对象名字叫VueReactivity
,为什么是这个名字而不是别的名字呢?请看reactivity
的package.json
文件中的内容:
{
// 省去许多内容...
"buildOptions": {
"name": "VueReactivity",
"formats": [
"esm-bundler",
"esm-browser",
"cjs",
"global"
]
}
// 省略许多内容...
}
原来很简单,这个名字是开发者自己配置的。
reactivity的node_modules目录中的@vue/shared依赖包为什么有个链接符号?
link.jpg
还记得我们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pnpm
,这就是pnpm
管理monorepo
项目时的重要工作之一,详情将上文以及pnpm
关于workspace
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