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一)信息化知识[通俗易懂]

2022-09-27 15:58:42 浏览数 (1)

目录

一、信息与信息化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系统的概念

3.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4. 信息化

5.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6.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二、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三、电子政务

1. 电子政务的概念

2.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四、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1. 企业信息化

2.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4. 企业资源计划(ERP)

5. 客户关系管理(CRM)

6. CRM 与数据挖掘

7. 供应链管理

8. 电子商务

五、商业智能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推动

1. 大数据(big data)

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3. 互联网

4. 智慧城市


一、信息与信息化

1.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务状态和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的存在、产生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概念分为本体论和认知论两个层次:

  • 本体论: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地球自转)
  • 认识论:主体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要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转化为认识论知识,为决策提供依据。(人类认识到地球有自转并描述和论证出来)

信息的传输模型如下:

信息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信息的传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香农指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有七大质量属性: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可验证性、安全性。

2. 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管理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其中硬件指计算机设备,包括输入设备键盘、输出设备显示器等;软件由管理计算机运行的程序构成,包括设备驱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数据库是经过结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信息集合,数据库是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程序,有机的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目标,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系统集成。

3.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借用软件生命周期表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为:

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其中概要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架构方案设计、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等。 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可简化为: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验收、运行维护。 各阶段输出成果如下:

  • 系统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设计任务书。
  • 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说明书。
  • 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计说明书。
  • 系统实施阶段: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为了便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生命周期还可简化为:

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 设计 实施 验收)、运维、消亡。 根据项目管理简化后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任务如下:

  • 立项阶段:根据用户业务发展和经营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构想,然后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确定立项。
  • 开发阶段:以立项分析所做的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总体规划,之后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验收等工作实现并交付系统。
  • 运维阶段: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后,进入运维阶段。分为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 消亡阶段:信息系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拓展或者废弃重建等情况。

生命周期运维阶段各维护类型说明如下:

  • 更正性维护:更正发现的问题和错误;
  • 适应性维护:保持软件产品能在变化后或变化中的环境中可以继续使用;
  • 完善性维护:改进性能和可维护性,增加功能能。
  • 预防性维护:在软件产品中的潜在错误成为实际错误之前,检测和更正它们。

4. 信息化

信息化通常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

我国国家级的信息化系统: 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四个技术数据库; 十二金:以“金”冠名的十二个重点业务系统。

信息化的内涵启示我们: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5.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
  •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也是薄弱环节)
  •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 信息技术和产业(物质基础)
  •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保障)

示意图如下,需记住各个要素位置。

6.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2006 – 2020)纲要中,将培育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传感器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重点发展,扩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包括:

  • 高速度大容量;
  • 集成化和平台化;
  • 智能化;
  • 虚拟计算;
  • 通信技术;
  • 遥感和传感技术;
  • 移动智能终端;
  • 以人为本;
  • 信息安全;
  • 两化融合。

二、国家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2006年 – 2020年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规模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电子政务

1.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要概括为:

  • 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技化;
  • 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电子政务云(E-government cloud)属于政府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呢个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基础 IT 服务平台。

2.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分为 4 种模式:

  • 政府对政府(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2G)
  • 政府对企业(Government to Business,G2B)
  • 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 to Citizen,G2C)
  • 政府对公务员(Government to Employee,G2E)

四、企业信息化和两化深度融合

1. 企业信息化

概况的说,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机构分为四层结构:

  • 产品(服务)层:提供产品或服务供用户使用;
  • 作业层: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操作,完成数据的采集,在日常事务处理、报表查询处理、销售业务管理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报表;
  • 管理层:在数据采集和分析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战略,对财务、库存、销售、人事等进行有效管理;
  • 决策层:通过获得的各类数据,确定企业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

2. 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政府推动,统筹规划,企业行为,政策支持,分布实施。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效益原则
  • “一把手”原则
  • 中长期与短期建设相结合原则
  • 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 以人为本原则

3.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包括五个方面:

  • 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
  •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 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 加强互联网在基础设施的建设

4. 企业资源计划(ERP)

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ERP 系统是统一的集成系统、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是模块化的可配置的、是开放的系统(特点)。具有以下功能:

财会管理

物流管理

生产控制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销售管理 库存控制 采购管理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车间控制 制造标准

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招聘管理 工资核算 工时管理 差旅核算

  • 会计核算
  • 财务管理
  • 销售管理
  • 库存控制
  • 采购管理
  • 主生产计划
  • 物料需求计划
  • 能力需求计划
  • 车间控制
  • 制造标准
  • 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
  • 招聘管理
  • 工资核算
  • 工时管理
  • 差旅核算

5. 客户关系管理(CRM)

CRM 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已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管理对象有竞争者、企业员工、政府部门、媒体、代理商、咨询、客户、合作伙伴、代理商。CRM 在注重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最终目的)作为重要指标。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CRM 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CRM 的三个要点,即客户、关系、管理:

  • 客户,企业产品或服务所面向的对象;
  • 关系,指两个个体之间,或者组织之间,又或者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 管理,管理是指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分配,以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CRM 客户数据分为三类:

  • 描述性数据,客户的基本信息;
  • 促销性数据,这类数据是体现企业曾经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历史数据,包括用户产品使用情况调查、促销活动记录、客服人员的建议、广告数据等;
  • 交易性数据,客户对企业做出的回馈的数据,如购买记录、投诉信息、客户建议等。

一个合格的 CRM 系统至少需要包括自动化的销售、自动化的市场营销、自动化的客户服务三个功能模块。

6. CRM 与数据挖掘

完整的数据挖掘必须包括数据的清理与集成、数据的选择与变换、数据挖掘以及以后的知识评估与表示。数据挖掘的直接对象一般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仓库事务数据库以及一些新型的高级数据库。数据挖掘的任务分为两项即描述分类和预测。数据挖掘可以辅助销售人员开展销售,可以增加客户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

7.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参与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开始,经过各个环节,直到用户,是一个网状结构。具有交叉性、动态性、存在核心企业、复杂性、面向用户五个特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的结合为一体,有效的控制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以客户为中心;
  • 集成化管理;
  • 拓展性管理;
  • 合作管理;
  • 多层次管理。

供应链管理设计的原则:

  •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 简洁性原则;
  • 取长补短原则;
  • 动态性原则;
  • 合作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战略性原则。

8.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卖家、买家外,还要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认证机构、配送中心的加入才行。

电子商务的主要功能: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交易管理、商品推送、商户管理、供应链管理。

按照交易对象,电子商务可分为:

  • B2B(Business to Business)
  • B2C(Business to Consumer)
  • C2C(Consumer to Consumer)
  • 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
  • C2B(Customer to Business)
  • C2G(Customer to Government)

按照付费模式,电子商务可分为:

  • 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下订单,实体店提货或获取服务

电子商务系统架构如下(自下而上):

公共政策、法律及隐私

电子商务应用 在线营销与广告、在线购物、远程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

各种技术标准

商业服务的基础设施 目录服务、安全、认证、电子付款

报文和信息传播的技术设施 FAX、E-mail、EDI、HTTP

多媒体内容和网络出版的基础设施 HTML、Java、全球web

网络基础设施 以远程通信网、有限电视网、Internet

五、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 数据仓库;
  • 数据 ETL;
  • 数据统计输出;
  • 分析功能。

商业智能的实现有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三个层次。

根据数据存储的方式,联机分析处理(OLAP)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ROLAP、MOLAP、HOLAP。

实现商业智能的步骤:

  1. 需求分析;
  2. 数据仓库建模;
  3. 数据抽取;
  4. 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
  5. 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
  6. 系统改进和完善。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推动

1. 大数据(big data)

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采用新处理模式才能获取很多智能的、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以期望得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不能使用随机分析法,应该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大数据具有Volume(大量)、Varity(多样)、Value(价值)、Velcity(高速)、Veracity(真实)五大特点。

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网络上配置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些网络上配置的资源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网上的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

云计算服务类型分为:

  •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计算能力、存储空间等基础方面的服务;
  • PaaS(平台即服务),提供虚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 应用等平台化服务;
  •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应用软件、组件、工作流等虚拟化软件的服务。

3. 互联网

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4.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经过以下几步:

  1. 信息采集设备获取城市系统数据;
  2. 通过网络将城市数据关联、融合、处理分析为信息;
  3. 通过充分共享、智能挖掘将信息变为知识;
  4. 结合信息技术,把知识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84414.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