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高级原理

2022-09-29 10:33:34 浏览数 (2)

高级原理

一、基础概念

这一部分我们先来总结下RocketMQ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概念:

1 消息模型(Message Model)

RocketMQ主要由 Producer、Broker、Consumer 三部分组成,其中Producer 负责生产消息,Consumer 负责消费消息,Broker 负责存储消息。Broker 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对应一台服务器,每个 Broker 可以存储多个Topic的消息,每个Topic的消息也可以分片存储于不同的 Broker。Message Queue 用于存储消息的物理地址,每个Topic中的消息地址存储于多个 Message Queue 中。ConsumerGroup 由多个Consumer 实例构成。

2 消息生产者(Producer)

负责生产消息,一般由业务系统负责生产消息。一个消息生产者会把业务应用系统里产生的消息发送到broker服务器。RocketMQ提供多种发送方式,同步发送、异步发送、顺序发送、单向发送。同步和异步方式均需要Broker返回确认信息,单向发送不需要。

生产者中,会把同一类Producer组成一个集合,叫做生产者组,这类Producer发送同一类消息且发送逻辑一致。如果发送的是事务消息且原始生产者在发送之后崩溃,则Broker服务器会联系同一生产者组的其他生产者实例以提交或回溯消费。

3 消息消费者(Consumer)

负责消费消息,一般是后台系统负责异步消费。一个消息消费者会从Broker服务器拉取消息、并将其提供给应用程序。从用户应用的角度而言提供了两种消费形式:拉取式消费、推动式消费。

拉取式消费的应用通常主动调用Consumer的拉消息方法从Broker服务器拉消息、主动权由应用控制。一旦获取了批量消息,应用就会启动消费过程。

推动式消费模式下Broker收到数据后会主动推送给消费端,该消费模式一般实时性较高。

消费者同样会把同一类Consumer组成一个集合,叫做消费者组,这类Consumer通常消费同一类消息且消费逻辑一致。消费者组使得在消息消费方面,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的目标变得非常容易。要注意的是,消费者组的消费者实例必须订阅完全相同的Topic。RocketMQ 支持两种消息模式:集群消费(Clustering)和广播消费(Broadcasting)。

集群消费模式下,相同Consumer Group的每个Consumer实例平均分摊消息。

广播消费模式下,相同Consumer Group的每个Consumer实例都接收全量的消息。

4 主题(Topic)

表示一类消息的集合,每个主题包含若干条消息,每条消息只能属于一个主题,是RocketMQ进行消息订阅的基本单位。

同一个Topic下的数据,会分片保存到不同的Broker上,而每一个分片单位,就叫做MessageQueue。MessageQueue是生产者发送消息与消费者消费消息的最小单位。

5 代理服务器(Broker Server)

消息中转角色,负责存储消息、转发消息。代理服务器在RocketMQ系统中负责接收从生产者发送来的消息并存储、同时为消费者的拉取请求作准备。代理服务器也存储消息相关的元数据,包括消费者组、消费进度偏移和主题和队列消息等。

Broker Server是RocketMQ真正的业务核心,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子模块:

  • Remoting Module:整个Broker的实体,负责处理来自clients端的请求。
  • Client Manager:负责管理客户端(Producer/Consumer)和维护Consumer的Topic订阅信息
  • Store Service:提供方便简单的API接口处理消息存储到物理硬盘和查询功能。
  • HA Service:高可用服务,提供Master Broker 和 Slave Broker之间的数据同步功能。
  • Index Service:根据特定的Message key对投递到Broker的消息进行索引服务,以提供消息的快速查询。

而Broker Server要保证高可用需要搭建主从集群架构。RocketMQ中有两种Broker架构模式:

普通集群:

这种集群模式下会给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固定的角色,master负责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存储消息。slave则只负责对master的消息进行同步保存,并响应部分客户端的读请求。消息同步方式分为同步同步和异步同步。

这种集群模式下各个节点的角色无法进行切换,也就是说,master节点挂了,这一组Broker就不可用了。

Dledger高可用集群:

Dledger是RocketMQ自4.5版本引入的实现高可用集群的一项技术,是一个第三方的技术。这个模式下的集群会随机选出一个节点作为master,而当master节点挂了后,会从slave中自动选出一个节点升级成为master。

Dledger技术做的事情:

1、接管Broker的CommitLog消息存储

2、从集群中选举出master节点

3、完成master节点往slave节点的消息同步。

Dledger的关键部分是在他的节点选举上。Dledger是使用Raft算法来进行节点选举的。这里简单介绍下Raft算法的选举过程:

首先:每个节点有三个状态,Leader,follower和candidate(候选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集群中会有一个leader,其他都是follower,follower只响应Leader和Candidate的请求,而客户端的请求全部由Leader处理,即使有客户端请求到了一个follower,也会将请求转发到leader。

集群刚启动时,每个节点都是follower状态,之后集群内部会发送一个timeout信号,所有follower就转成candidate去拉取选票,获得大多数选票的节点选为leader,其他候选人转为follower。如果一个timeout信号发出时,没有选出leader,将会重新开始一次新的选举。而Leader节点会往其他节点发送心跳信号,确认他的leader状态。

然后会启动定时器,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没有收到Leader的心跳,就会转为Candidate状态,然后向其他成员发起投票请求,如果收到半数以上成员的投票,则Canddate会晋升为Leader。然后leader也有可能会退化成follower。

然后,在Raft协议中,会将时间分为一些任意时间长度的时间片段,叫做term。term会使用一个全局唯一,连续递增的编号作为标识,也就是起到了一个逻辑时钟的作用。

RaftTerms

在每一个term时间片里,都会进行新的选举,每一个Candidate都会努力争取成为leader。获得票数最多的节点就会被选举为Leader。被选为Leader的这个节点,在一个term时间片里就会保持leader状态。这样,就会保证在同一时间段内,集群中只会有一个Leader。在某些情况下,选票可能会被各个节点瓜分,形成不了多数派,那这个term可能直到结束都没有leader,直到下一个term再重新发起选举,这也就没有了Zookeeper中的脑裂问题。而在每次重新选举的过程中, leader也有可能会退化成为follower。也就是说,在这个集群中, leader节点是会不断变化的。

然后,每次选举的过程中,每个节点都会存储当前term编号,并在节点之间进行交流时,都会带上自己的term编号。如果一个节点发现他的编号比另外一个小,那么他就会将自己的编号更新为较大的那一个。而如果leader或者candidate发现自己的编号不是最新的,他就会自动转成follower。如果接收到的请求term编号小于自己的编号,term将会拒绝执行。

在选举过程中,Raft协议会通过心跳机制发起leader选举。节点都是从follower状态开始的,如果收到了来自leader或者candidate的心跳RPC请求,那他就会保持follower状态,避免争抢成为candidate。而leader会往其他节点发送心跳信号,来确认自己的地位。如果follower一段时间(两个timeout信号)内没有收到Leader的心跳信号,他就会认为leader挂了,发起新一轮选举。

选举开始后,每个follower会增加自己当前的term,并将自己转为candidate。然后向其他节点发起投票请求,请求时会带上自己的编号和term,也就是说都会默认投自己一票。之后candidate状态可能会发生以下三种变化:

赢得选举,成为leader: 如果它在一个term内收到了大多数的选票,将会在接下的剩余term时间内称为leader,然后就可以通过发送心跳确立自己的地位。(每一个server在一个term内只能投一张选票,并且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投出)

其他节点成为leader: 在等待投票时,可能会收到其他server发出心跳信号,说明其他leader已经产生了。这时通过比较自己的term编号和RPC过来的term编号,如果比对方大,说明leader的term过期了,就会拒绝该RPC,并继续保持候选人身份; 如果对方编号不比自己小,则承认对方的地位,转为follower。

选票被瓜分,选举失败: 如果没有candidate获取大多数选票, 则没有leader产生, candidate们等待超时后发起另一轮选举. 为了防止下一次选票还被瓜分,必须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 raft采用随机election timeout(随机休眠时间)的机制防止选票被持续瓜分。通过将timeout随机设为一段区间上的某个值, 因此很大概率会有某个candidate率先超时然后赢得大部分选票。

所以以三个节点的集群为例,选举过程会是这样的:

集群启动时,三个节点都是follower,发起投票后,三个节点都会给自己投票。这样一轮投票下来,三个节点的term都是1,是一样的,这样是选举不出Leader的。

当一轮投票选举不出Leader后,三个节点会进入随机休眠,例如A休眠1秒,B休眠3秒,C休眠2秒。

一秒后,A节点醒来,会把自己的term加一票,投为2。然后2秒时,C节点醒来,发现A的term已经是2,比自己的1大,就会承认A是Leader,把自己的term也更新为2。实际上这个时候,A已经获得了集群中的多数票,2票,A就会被选举成Leader。这样,一般经过很短的几轮选举,就会选举出一个Leader来。

到3秒时,B节点会醒来,他也同样会承认A的term最大,他是Leader,自己的term也会更新为2。这样集群中的所有Candidate就都确定成了leader和follower.

然后在一个任期内,A会不断发心跳给另外两个节点。当A挂了后,另外的节点没有收到A的心跳,就会都转化成Candidate状态,重新发起选举。

Dledger还会采用Raft协议进行多副本的消息同步:

简单来说,数据同步会通过两个阶段,一个是uncommitted阶段,一个是commited阶段。

Leader Broker上的Dledger收到一条数据后,会标记为uncommitted状态,然后他通过自己的DledgerServer组件把这个uncommitted数据发给Follower Broker的DledgerServer组件。

接着Follower Broker的DledgerServer收到uncommitted消息之后,必须返回一个ack给Leader Broker的Dledger。然后如果Leader Broker收到超过半数的Follower Broker返回的ack之后,就会把消息标记为committed状态。

再接下来, Leader Broker上的DledgerServer就会发送committed消息给Follower Broker上的DledgerServer,让他们把消息也标记为committed状态。这样,就基于Raft协议完成了两阶段的数据同步。

最后,关于Dledger以及Raft协议的更底层的详细资料,后续会有一个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专题,将会结合其他分布式一致性算法做统一讲解,这里就不深入展开了。

6 名字服务(Name Server)

名称服务充当路由消息的提供者。Broker Server会在启动时向所有的Name Server注册自己的服务信息,并且后续通过心跳请求的方式保证这个服务信息的实时性。生产者或消费者能够通过名字服务查找各主题相应的Broker IP列表。多个Namesrv实例组成集群,但相互独立,没有信息交换。

这种特性也就意味着NameServer中任意的节点挂了,只要有一台服务节点正常,整个路由服务就不会有影响。当然,这里不考虑节点的负载情况。

7 消息(Message)

消息系统所传输信息的物理载体,生产和消费数据的最小单位,每条消息必须属于一个主题Topic。RocketMQ中每个消息拥有唯一的Message ID,且可以携带具有业务标识的Key。系统提供了通过Message ID和Key查询消息的功能。

并且Message上有一个为消息设置的标志,Tag标签。用于同一主题下区分不同类型的消息。来自同一业务单元的消息,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目的在同一主题下设置不同标签。标签能够有效地保持代码的清晰度和连贯性,并优化RocketMQ提供的查询系统。消费者可以根据Tag实现对不同子主题的不同消费逻辑,实现更好的扩展性。

关于Message的更详细字段,在源码的docs/cn/best_practice.md中有详细介绍。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