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出自出自《汉书·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意思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农业因此受到重创伤导致农民不再种植农产品,最终导致国家变得贫困。
“谷贱伤农”无论对农民的个人影响,还是国家的层面,都是非常严重的。
(以下图表引用至“商学院袁俊论文《“谷贱伤农”微观经济学》”)
“谷”指的是粮食,属于生活的必需品,由于需求缺乏弹性,导致需求曲线较为陡峭。
“贱”从何来?
由于粮食丰富使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如下图:S为产量增加的供给曲线,从S0移至S1。
如何“伤农”?
缺乏弹性的商品导致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数量上升的幅度,使得农民的总收入(收益=P*Q)减少。
“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产品,丰收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增加的幅度,最后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
东方甄选与董宇辉站在如此的“制高点”,难怪辛巴不得不“道歉”了事,免得落得个与趣店罗敏一样的下场。
实际上,在「庄帅零售电商频道」看来,助农的企业和电商平台当然是越多越好。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助农”?农产品该如何定价?助农过程相关利益如何分配?助农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在现代农业时期,这些问题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而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一句“谷贱伤农”可以解释清楚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助农”?
从国家政策来看,助农是通过补贴、资金扶持、减免税收等方式来实现。
比如,三亚市于近日出台了《三亚市关于加快恢复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九条措施》(下称《助农九条措施》),以应对疫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农民增收。
《助农九条措施》提出,对种植粮食作物的,给予每亩120元的种子和农资费补贴,集中连片20亩以上的再给予50元/亩的生产代耕代收服务补贴,全力支持农户种植粮食。
《助农九条措施》鼓励种植“新奇特优”首种、高效的热带水果,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给予3000元/亩的新品种推广补贴,单个项目补贴上限15万元。
对1个及以上新品种年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000亩以上、企业自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超过500万元的,按照投资额的30%给予一次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等。
湖北罗田则通过制定相关措施,推动助农直播电商的发展。
比如:对助农主播在湖北罗田设立公司的,给予5—10万元启动资金;助农主播终身免费使用政府投资建成的特色直播间,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子女优先就近入学;对助农主播在湖北罗田新建直播基地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等等。
从企业和电商平台层面上来说,助农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地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同时还能让农民赚钱;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和工具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殖的效率,降低成本。
「庄帅零售电商频道」在《拼多多的“农货中央处理系统”和产销模型》(点击标题可阅读)一文中分析了拼多多在推动农产品销售在技术和模式层面的努力。
按照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的说法: 该系统将输入各大产区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经由系统运算后,将各类农产品在成熟期内匹配给消费者。
也就是说,拼多多通过前后端数据和算法的结合,能够真正实现4亿消费者直连2.3亿农户的新型农产品产销体系。
除了系统的支撑之外,于 2017 年底开始全面践行“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 化、利益本地化”策略,并通过“多多大学”和“新农人返乡体系”,带动有能力的青壮年返乡。
通过系统和人才体系的投入,拼多多售卖的农产品不仅不贵,品质还不错,同时平台和农民也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
从个人的消费行为来看,农产品消费同样遵循微观经济学的消费逻辑路径:偏好→效用→需求。
从个人来看,最直接的理解是:我喜欢什么,什么给我带来满足,我就想要什么。
相当于消费者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中的“我就想要玉米”上,增加了“我喜欢董宇辉老师、知识给我带来了满足”这两个“偏好”。
辛巴的质疑在于消费者只要满足需求即可,无须因为“偏好”过多付出“溢价”;其次在于辛巴对于农产品的品种和产业链流程的理解似乎不够深入,在被更多人回怼后只能选择“道歉”。
“不同品质、不同产地的玉米自然不同成本,不可能所有玉米都一个价。”
作为80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土生土长的五常人刘美娜上传了一条视频,从一个农民的角度表达了农产品在消费者端零售价的成本结构。
“(辛巴所说的)七毛钱一棒咋算的账阿?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五常本地,承包地,一亩地1500-2000块,一亩地4000株,算不算这农机?加不加油?要不要维护的费用?还有人工是不是钱?种子化肥不给?老百姓还得赚点吧。整个后面还有链条呢,还有工艺呢,还有打包运输发货呢,你那7毛,不代表我这也7毛,只能说你那边就值7毛。”
农产品该如何定价?
同类的产品,由于东方甄选的“知识性直播带货”使消费者产生“偏好”接受了高溢价,这样的产品定价是否合理?
定价对于企业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行为。
在经济学定价法中,包括成本导向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
除了经济学定价法之外,还有其它定价策略,包括折扣定价、心理定价、差别定价、地区定价、组合定价、竞争定价法、撇脂定价法、限制定价法、损失领导者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渗透定价法、价格歧视定价法等。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式不仅受价值、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还受市场竞争程度和市场结构的制约。
其次,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商品有“替代”的特性,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入水平影响,价格变量与需求量之间的整体变化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带来的“替代效应”,和由于收入变化导致的“收入效应”。
当然,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如何定价首先是一个市场行为;其次在中国还有物价局和《价格法》在规范企业的定价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对于玉米这样的“国家储备粮”农产品来说,国家有相应的收购指导价。
东方甄选通过“知识性直播带货”在销售规模不确定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方面不可能像俞敏鸿说的做到“挨家挨户去收购玉米”,通过“中间商”效率更高、库存风险可控;
据「庄帅零售电商频道」了解,东方甄选“6元一根”玉米背后的供应商是吉林东北农嫂食品有限公司,该供应商在直播间售卖的玉米是3.6元一根。(9月28日,迫于网友的压力,东北农嫂NONGSAO旗舰店已下架所有在售商品并关闭)
另一方面供应商收购玉米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不会高于国家的收购指导价,除非出现欠收出现抢购的情况。
所以,企业和平台在助农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提高售价,而是要在规模销售的基础上提升后端产业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农业自动化和技术水平,以及培养和推动更多人才投身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助农过程相关利益如何分配?
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各种要素都不是直接追求它所希望的利益,而是先追求分配标准,通过对分配标准的占有而分得社会的公有利益。
这是由利益分配定律(价值第三定律)决定的,该定律是:在群体和利益确定且利益可分的条件下,个体的获益量与群体拥有的利益总量和该个体拥有的分配标准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群体拥有的分配标准总量成反比。
利益分配定律的表达式为:
个体获益量=(群体拥有的利益总量×个体拥有的分配标准量)/群体拥有的分配标准总量
华人经济学家汪林海的分配理论提出了五分法(五位一体公式),认为社会财富分为五个部分: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企业家利润、政府税收。
五分法因与现实中的分配一致,从而受到各界的接受。今天,一家企业的经营成果,确实分为五个部分:工人工资、地租(房租)、银行贷款利息、政府税收、企业家利润。
在东方甄选的6元玉米案例里,农民作为个体能分配到多少钱,不仅涉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还有整个产业链的成本。
由于中国农业产业链过长长,一根玉米从种植到消费者手上涉及的环节过多。也就是说,多个群体将参与利益的分配。
「庄帅零售电商频道」认为,这里反映出东方甄选之所以卖得贵,“谷贱伤农”更多是营销话术。
本质上是通过“知识性”直播带货在单品销售规模不确定和不稳定情况下,东方甄选未能通过减少环节来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导致成本过高的定价策略。
另外由于东方甄选母公司——新东方集团是做教育的,原本利润率就很高,所以在转型卖农产品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保持原有的经营惯性追求更高的利润(不低于30%)。
新东方2022财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截至5月31日,新东方直播电商营收为 2460万元,毛利为930万元,毛利率为37.8%。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土地不集中、生产效率低、缺乏工业化、人才匮乏、环节众多、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农民很难因为企业将商品卖更高的价格而赚到更多的钱。
助农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东方甄选和辛巴是通过采购商品再销售商品的企业,而拼多多、京东、阿里和快手、抖音电商则是拥有众多东方甄选和辛巴的平台。
企业和平台在助农的方式上和投入上均会出现差异,企业助农更多还是从销售商品追求更高利润为主,平台助农除了销售商品之外,还有提高平台用户的购买频次从而提升其它品类商家的商品销售。
其次还有物流、技术、金融等方面的服务提供为农户,实现全方位的助农。
自2016年将农业作为战略级事业,几年来京东利用多年积淀的电商平台优势、品牌优势、自建物流优势、技术优势等,赋能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和数智化迈进。
不仅如此,京东的科技力量还进一步向农业生产延伸,从“AI养猪”到“跑步鸡”“跑山猪”,形成科学、标准化的种养体系,发展智慧农业;联手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联合研究中心”,以技术输出为模式,助攻地标产品土壤保护、优化种养殖环境等。
为了解决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京东还在全国19个枢纽城市设有生鲜冷链仓,拥有超过50个大冷库,建起了覆盖超过300个核心城市,囊括常温、控温、冷藏、冷冻和生冷等五个温层,并正突破零下40度极冷的多温层多场景多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自2020年10月京东启动乡村振兴“奔富计划”至今,已经带动农村实现产值超过6200亿元,在全国打造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有望提前实现“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的目标。
9月20日,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线下主会场活动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会上,京东发布乡村振兴最新战略举措,将通过“品牌升级”、“服务升级”、“投入升级”,推出扶农助农、全程专业指导、全环节品控、专属培训等多项帮扶举措
7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热土计划2022”,13个业务将参与助力乡村振兴。阿里公益和阿里数字乡村将共同支持50个县域乡村数字化建设,4.2亿流量、11万乡村主播、400万人次帮扶等18项新举措。
“热土计划”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832个脱贫县在阿里巴巴平台销售额达1281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率超过16%,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销售额48.6亿元;
截至2021年底,阿里巴巴乡村教育和职业教育计划已使61万乡村学生受益;截至2022年4月,累计在全国71个区域建立人才培训基地,累计开设超800个线下班次,覆盖超15万人……
自2019年8月起,拼多多已连续四年举办农货节,辐射产区从2019年的500个、2021年的逾1100个扩展至如今的近2000个。
截至2021年年底,拼多多平台单品订单量10万 的农产品爆款超过了6000款,单品销量超100万单的农产品达到50余款,一批“小产区”水果成为国民水果。
拼多多农货节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为农货节累计投入15亿资源,扶持“南果北粮”直连8.8亿平台用户,助农户、消费者和商家共享秋收的喜悦。
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抖音电商助力销售农特产总订单量,已经累计有28.3亿单了。
2022年9月9日发起助农活动“抖音电商丰收季”,在福建、湖北、广西、陕西、内蒙古、浙江、辽宁等百余县市铺开,重点扶持的农货商家近2万、农特产超过10万款。
在营销活动上,抖音电商会定制化扶持区域产地。在经过前期实地调研的前提下,开设线上专区,比如区域特产馆等线上入口,拓展多个资源场域让农货被更多人看见和认可,也会根据当地需求,提供平台货品补贴支持、联动电商垂类达人等,提升产品转化率。
在区域优秀品牌挖掘方面,抖音电商选定具体地区后会深入当地,和当地的有关部门、协会或服务商做联动;也会对区域内优质农货商家进行集体招商和学习培训,以及区域风味的拓展宣传。
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快手已正式启动2022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未来3年投入上亿流量资源将发掘和扶持1000 乡村创业者,覆盖160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开展超过100万人次的短视频 直播乡村人才培训,孵化乡村人才。
据统计,2021年,数十亿个商品订单通过快手发往全国各地,农产品订单有近5.6亿个。
为了让广大农民能用上放心的农资农具,快手电商成立50家农资服务站,并和7个品牌农资厂家一起联名推出快手专供款农资商品。
从京东、阿里、拼多多、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的努力和投入来看,助农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重点项目,启动多个助农计划帮助农民和新农人从商品销售、人才培养、技术和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助力,相信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会大大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