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BI产品进入了新阶段?根本原因和核心转变是什么?

2022-10-27 14:25:39 浏览数 (3)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自2012年由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提出以来,距今已有10年的时间。期间,我国政府连续多年将“数字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化转型自此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如今,数字化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需要依托数据实现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以驱动业务增长,提升企业竞争力。

BI产品作为数据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在逐渐深入的企业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也产生了质的变化——面向业务、走进业务、驱动业务。据永洪科技调研,金融、制造等数字化程度较深的企业,对于此类需求的程度更高。

BI产品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真正做到“面向业务”?

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企业需求转变

传统BI属于“瀑布式”模式,是一种不可逆的流程模式。即先由业务人员提出需求,然后由IT部门完成项目规划、开发设计、测试、用户体验,最后才能上线给到业务人员使用。在测试和上线阶段,IT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存在理解偏差,报表经常存在不符合业务人员需求的情况。这便会导致反复测试,沟通成本高,上线周期拉长。

当业务出现变更后,需要重新走一遍开发流程,时间成本极高,以周、月为周期计算,决策效率也很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走向成熟,且外部环境变化速度和程度加剧,显然传统BI“面向IT”的模式,难以真正让数据赋能业务,甚至阻碍了业务的敏捷调整和快速发展。

因此,外部经营环境的转变,使企业需要通过更快速、更精准、更有效的数据以应对,要求BI产品更加灵活、敏捷、可控,让数据赋能业务增长。

因此,新一代的敏捷BI就此诞生,定位于“面向业务的可视化分析工具”。敏捷BI属于“循环式”模式,整个工作流都是由IT和业务人员协作完成,全程可视化操作分析。例如,由IT人员将数据归类并输入BI平台,业务人员基于业务需求进行自助式探索分析。其中权限体系管控由IT人员协作完成,以便将报表分享给其他业务人员查看。业务人员通过联动交互,发现业务问题,得到数据反馈,再针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以此形成自循环的工作流。

以此,提升BI产品的敏捷性,缩短部署和开发周期,任意需求的实现以天为单位,并通过循环模式不断提升支撑业务的精准性。

关键在于让业务人员用起来

根据永洪科技的调研显示,数字化转型战略需要“自上而下”的进行规划与落地,其原因是在面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时,需要顶层设计和资源调配作保障。而到了数据应用阶段,其理想状态应当是数据的全员化,因为数据生成于各一线业务端口,业务人员是数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数据与业务相结合的关键点。

因此,对于BI厂商来说,其关键在于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让业务人员用起来,使数据有效应用到业务中。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