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做测试
本篇所指的“我”,其实不光是作者本人,而是大多数从业软件测试的人员。
什么是测试?其实关于测试的名词解释,作者不再进行阐述。用最简短的话来描述测试,就是发现软件缺陷,并验证功能可用。
为什么做测试?早些年,国内的软件项目是没有测试岗位的,但随着软件技术与软件流程的规范慢慢正规化,测试职位也慢慢引起重视,相对于开发岗位,测试岗位大多数是不需要编写代码的,一般也都是点点点,是的,没错,这也是大多数IT从业人员对测试岗位的印象。既然没有“技术含量”,就有很多人在就业的时候选择了测试岗位,比如很多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选择了测试。也有一些是因为不满足当前自身行业的发展,被迫或主动的选择了测试,比如之前是做开发的,但是由于自己的开发能力不足或是不想天天加班等,才会转到测试。也有之前是做产品的、售前的、人力的、客服的、运维的、会计的等等。而且只要把测试理论和用例编写等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掌握了,还是很好转成测试的,这也就是大家所认为的点点点就行。
难道测试真的这么简单,只要点点点就行?当然不是,其实有关注职位招聘的小伙伴就知道了,基本的要求就是点点点,即对业务操作能力的理解与基础测试工具的使用,之后就是稍微高级点的,早些年大家都在冲“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这样的名词,尤其是自动化,稍微会点自动化或会做自动化的,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薪资涨幅,不过现在看,“自动化测试”感觉是标准的测试标配了,即使你面试的是普通的测试岗位,面试官会时不时稍带会问你会不会自动化测试,会的话,会问怎么做的,如何做的等。对于现在遍地是“自动化测试”的人,招聘的难度也高了些,出了新的名词“测试开发”,当然这个职位也是测试开发职位,难点不再只限于几个脚本,而是要有像开发一样,具有框架思维,开发一整套的系统。那么你还说测试简单吗?单纯看“点点点”是简单,但要是和业务场景进行关联起来,就比较难了,比如金融业务、银行业务等,各种专有性名词一大推,再加上复杂的操作业务,测起来不简单,而且很烧脑。
测试的尽头在哪里?这里的尽头可以理解为职位发展,很多人会说3年或5年后,要完成某某目标,成为测试组长、测试经理、测试架构师、测试总监等等,但往往时间过去了,还都只是个普通测试,或许是负责自动化或性能或安全等的高级测试,这是对于职位,也可能是薪资水平是有所提高了不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是的,这就是事实。网上都在说35岁以上的开发或测试人去哪了,35岁后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如何不被“优化”,现在不是等35岁后了,30岁就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了。年龄问题固然是有些,但不全是,技术能力有限,人脉资源略少等等,也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你的尽头长远的。那么尽头真的还是从事测试行业吗,当然也不全是。
本篇其实没有所谓的指导思想,看似说了一些,但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单纯的聊聊一些感受,也是想让同行反思一下,为什么要做测试,如何让自己的测试职业发展更好。为什么说如何让自己发展更好?单从最近这几年,互联网已不再是香饽饽,再加上疫情的大环境影响,大家都知道,一个“卷”字,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作者不排斥提升技能的“卷”,但也要有自己的计划安排,按不同阶段去“卷”,最终“卷”到自己满意的设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