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外企在中国

2022-07-15 21:03:31 浏览数 (2)

要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和朋友聊起 IT 外企在中国就会“ 变味” 的现实。

朋友口中的 Google 中国,尤其是在那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之后,实在是不能和本土 Google 公司相提并论。他以前在北京和上海的 Google 中国工作过,他说,把一群非常优秀的人放到一起,就能做出成功的产品吗?未必如此,他经历了许许多多失败的项目。在会上大家总是一致喊好、互相鼓励,但是私下里却清醒地意识到、谈论着产品的问题。可为什么就没有人公开地说真话?

我们可以细心数一数在中国的那些非常有名的 IT 外企,的确并没能够做出多少革命性的或者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来,在我看来这实在算不得成功。鲁迅早就说过,中国是一个大染缸,这话到了今天,也太令人信服了。就如中国足球这样的典型,足协的人换了一票又一票,依然不断有人倒在那些黑幕的审判席前,是这些人本身有问题?还是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让进来的人沉沦其中、难以自保?无可否认,中国人的人口众多,渲染力巨大,连加拿大温哥华都被疯狂的中国移民整怕了,房价飞涨,被迫关闭对中国开着的大门。

还有一位现在在微软中国工作的朋友,则是说到了一些项目的问题,他在工作中逐渐发现,从美国拿过来的项目,都是一些琐碎的、周边的,甚至无关紧要的项目,远没有他入职前听到的所谓“ 激动人心” 的感觉。那么,又该怎样去赢得信任和项目,让 CN team 成为某些重要产品的核心?

在西雅图我和当地不少 Amazon 的工程师接触过,有印度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欧洲人,我觉得许多在北京 Amazon 中国的工程师一点都不差,比美国本土的工程师基础更扎实,而且工程技能尤其突出,为什么是不是他们来做出那些不可思议的产品来?只是被传统教育和之前的环境束缚住了手脚吗?到底怎么样才能帮助他们呢?

IT 外企在中国的扎根,是要寻找世界上优秀的人才,还是仅仅需要廉价劳动力?我相信每一个良好的初衷,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一些非常优秀的 IT 企业,到了中国以后,变成了变相外包公司,走上了中国特有的路线,从环境、风气,到企业文化上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有人形象地描述道,外企真是养闲人的地方,许多人打扮得像模像样,十点多钟到公司一坐,用熟练的英文啰嗦几句工作和进度,挂 QQ,上微博,听听音乐,墨迹墨迹就到五点多钟的下班时间,如此反复,每天如此。

不久前李彦宏的内部公开信,“ 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在互联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贬多于褒,我确实也不喜欢其中一些观点。但是我觉得他看到了问题,百度的搜索业务太成功了,却导致其他的产品线即便不赚钱,也能被养下去;如果华为的某个产品不签单、不赚钱呢?会有人拿不到年终奖,会有领导降职、降薪,甚至滚蛋。这就是残酷但是实用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华为在那么多非议下依然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而他提到的“ 如果想找一个稳定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请现在就离开”,恰恰适合用来给许多 IT 外企的工作氛围提个醒,即使偏激,却能命中命门。

IT 外企在给国内软件行业,给工程师们带来宽松的氛围,对人的尊敬的同时,我们需要怎样的坚守,才可以不同流合污,而留住那些激情、创意,以及不断尝试和勇敢做为的品质?

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四火的唠叨》

×Scan to share with WeChat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