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30万存款,癌症。

2022-07-18 16:08:59 浏览数 (1)

1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特别现实又戳心的话题:

重大疾病谁也不知道哪天会降临到谁的头上。而它带来的灾难,不仅是肉体、精神上的,还有金钱上的。

这个话题目前被浏览了926万次,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让我唏嘘不已。

答主高三那年,母亲确诊了癌症,晚期无药可治,花了3万元,母亲撑了两个月还是走了,而他忙着高考,到最后都没来得及看母亲最后一眼。

他刚大学毕业一年,父亲,癌症晚期,发现病情时医生说最多一个月了。家里没什么积蓄,他四处借钱借了30万,把父亲从鬼门关暂时拉了回来。

病情后期维护还需要大量的钱,他准备把家里的房子卖了。

父亲坚决不同意:“你妈妈走的时候,说想把房子留给你结婚,我肯定不会让你卖房子的!”

他暗下决心,再去借钱,借不到的话一定把房子卖了。

父亲尚在,他就还是个“有家”的孩子,他只想多挽留一天是一天。错过了,遗憾是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

答主再次更新已经是一年后了,这一年来他裸辞了工作照顾父亲,父亲依然在用药物控制病情,一个月一万,他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钱是个愁事。

一声叹息。

在疾病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弱者,无数家庭从此一贫如洗。

有多少人、多少家庭的积蓄足够抵御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支付重症监护病房一日千金的账单?

  • 治病,可能面临医疗费用的无底洞;
  • 不治,可能全家人愧疚、悔恨一辈子。

其实治或不治都没有错,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都能承受得起,也不是每个家庭在给亲人治疗后都能恢复原来的生活。

在医院里,有许多患者的家属,在高昂的治疗费用面前,只能默默的签下“放弃一切治疗”。

2

说到这里,还想起去年底的一个事,说实话,这事当时对我触动挺大的。

求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一个人是有多爱另一个人,才会愿意拿自己的命来换他的余生轻松。

除了父母,可能真的没其他人了。

无论是家属放弃患者,还是患者放弃家属,都让人异常痛心,可是,似乎我们也不能谴责谁,大家好像都尽力了。

听过太多ICU里的故事,深知人这一辈子的积蓄,大部分都将花在临终前治病的那段时间。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住院费、医药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万,轻易就能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3

至于如何准备?想来想去,发现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本文不推荐保险产品)

一直以来,我都在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那是因为,这些年在医院里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悲剧,而这些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也希望对你们有用。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

虽然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医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每年的灵魂砍价都能登上热搜。但在感谢国家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医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毕竟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医保可报销的药品有2800多种,在市面上20多万种药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在医保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上以上、报销比例外和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等风险时,帮我们承担风险,把损失降到超低。

假设一场病可能要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医疗重疾险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5年家庭收入损失,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但一定要注意,保险不能瞎买。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因为不懂相关知识,买错保险,最后赔不了钱的,大有人在,大家见过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了。

为了避免大家掉进买错保险的坑,在此,向大家郑重推荐我的老朋友,一家靠谱的第三方保险咨询平台:

他们平台是中国保险监管部门于2008年批设的全国性保险服务持牌机构,是老牌的正规军。

2020年还跻身世界保险中介前20名,成为全亚洲唯一入围的保险中介企业。

这次争取到了50个免费名额,仅限50个哈,先到先得:

纯洁的微笑粉丝专属福利 

长按扫码报名

即可

免费获得价值500元

专属家庭保障规划方案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