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几种应用实战

2022-08-18 20:12:37 浏览数 (1)

1.分布式锁:

实现:用set key value ex time nx指令实现,这个指令以及其参数是原子性的操作。释放锁用del key,释放之前先比较一下value是否与当前的value一样,原因见后面。key为锁名。value为随机数并用一个变量记录这个随机数。ex是个set指令的参数,代表time秒后该key自动删除。nx是set指令的参数,代表没有该key时才设置它的值。

说明:设置过期时间是防止占有锁的线程出现异常,导致一直不释放锁。value使用随机数的原因:超时后,新的线程获取锁了并为key设置了新的随机数,原先的线程还一直在执行逻辑,最后并执行了del指令,如果使用了随机数,在删除前比较了,就不会把key给删了。防止了其他线程释放了当前线程的锁。

2.消息队列:

实现:用list列表类型去作为消息队列使用。一端push加入消息,另一端用阻塞读brpop或blpop指令去获取消息并执行。还要做一个异常处理,如果阻塞读长时间没有消息,Redis为了减少空闲资源占用,会断开连接,这时候br(l)pop会报错,报错后需要重新去阻塞读。如果需要实现延时队列可以使用zset,score作为到期处理时间,然后通过轮询,比较当前时间和score,到时间了就取出消息去执行。

说明:使用阻塞读而不是轮询是为了防止队列空了,做大量无用的空轮询。

3.使用位图存储bool类型数据:

说明:位图的详细指令可自行搜索。首先解释一下位图,位即bit的中文名称,位图的最小存储单位就是bit,结构属于数组,通过索引设置数据。一个bit就是二进制里面的0或1,一个字节(byte)等于8个bit。一个英文字母等于一个byte。汉字就不一定,不同的编码占用不同的字节,有的是两个字节有的是三个字节。可以用setbit设置位,比如setbit key 1 1,意为在第二个位置上设置为1,0的话不用设置,默认就是0。

实现:Redis提供了bitcount和bitpos指令来统计和查找位图类型数据,后面可以加start和end参数选择范围。bool类型的数据正好只要0和1,在有大量的这种bool数据时,使用位图可以节约非常大的空间。应用场景应该类似于登录记录、签到记录等这种纯bool类型数据。例如,某人A第3天时签到了,就执行setbit Akey 2 1。以此类推,想统计签到天数时就执行bitcount Akey。返回的是1的个数,也就是签到天数。bitpos获取的是第一次出现1的位置,如bitpos Akey 1.返回的是第一次出现1的位置,也就是A第一天签到是什么时候。

4.HyperLogLog统计UV:

说明:HyperLogLog是Redis的高级数据结构,作用是统计基数,比如元素有1,2,3,4,5,5,6。HyperLogLog只会统计基数6,即1,2,3,4,5,6不重复的元素的个数,最重要的是,即使元素非常大,它所占有的内存也是固定的,每个HyperLogLog只需花费12KB。它的指令很少。主要有:pfadd key element添加元素。pfcount key统计基数。

实现:在做UV时,即统计独立访客数就可以用上他,针对全网站、单独页面都可以。我们只需要把ip(或用户id)和日期(精确到天)添加进去就行了,有更多其他信息也行,反正HyperLogLog只会统计基数。只要保证当天内一个用户的信息绝对一样就行了,它会自动去重,也就是一天内不管这个用户访问多少次,都只算一次。

5.用scan搜索特定的key:

说明: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可以直接用keys这个简单的指令,按照一定的规则搜索对应key。但当数据量大了以后显然就不可取了,最主要的是keys是阻塞的,它会去遍历所有的key直到找出符合条件的key,时间复杂度是O(n)。scan的时间复杂度虽然也是O(n),但是它不会阻塞线程,可以限定返回的个数。scan是一系列的指令,针对不同的基本数据类型都有对应的一些指令,搜索key只是最基本的用法,更详细的用法可以查找官方api文档。

实现:使用指令scan start match key* count limit。start是游标开始的地方,正是因为使用的是游标,所以不会造成线程阻塞。match后面接正则表达式。count后面接限定的返回数量。比如:scan 0 match person* count 1000,游标从0开始,返回最多1000条person开头的key。会返回两个结果,一个是游标停止的地方,是个整数,下次就把0换成这个整数接着找。另一个就是找到的key了。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