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致性原则

2022-08-22 08:50:17 浏览数 (1)

关于一致性原则

由 Ghostzhang 发表于 2021-02-07 18:32

『一致性原则』是交互的基础原则之一,为什么一致性很重要呢?因为同样的一个操作,应该是可预期得到同样的一个结果的,当同样的一个操作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会让用户产生挫败感,一开始会觉得是自己操作错了,但再次尝试之后发现不是自己的问题时(用户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操作有错误),对整个产品的感受就会变得很糟。想想如果把保存的快捷键cont s(windows) 、⌘ s(mac)换成其他功能试试……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想说如何做到一致性,而是因为读了《思考快与慢》后有一些思考,想从更底层的原因找到支撑这个原则的理由。

系统1和系统2

由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和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率先提出的术语,用以说明大脑中的两套系统,即系统1系统2.

  •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以上是书中对大脑思维方式的定义,并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行为的影响。

注意力、冲突及自我控制

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系统都对注意力有控制作用。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系统2具有某些改变系统1运作方式的能力,通过控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般自主运行功能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些改变。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 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是非常高效的:代价最小,效果最好。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很有效,因为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情境中采取的模式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 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 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此直观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我们不可能一直没有成见,因为系统2可能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所知。即使对可能发生的错误有所察觉,也需要系统2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和积极的运作才有可能避免。然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刻保持警觉性并不是一件好事,想要这样做也并不实际。总是质疑自己的想法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因为系统2在代替系统1进行日常抉择时总是耗时很长且非常低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前文中曾提到过,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 尽管系统1和系统2是本书的主题,但我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即两个系统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只是我杜撰出来的角色。系统1和系统2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实体,没有错综复杂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大脑中某个固定的部位。 为什么将两个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而不是“自主系统”和“耗力系统”呢?原因很简单:说出“自主系统”比说出“系统1”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会占用更多大脑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空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都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 我们大脑的生活步调(现在我爱用系统2的生活步调来代替)大多像是在悠闲地散步,有时候会变成慢跑,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会如短跑冲刺。 我们发现,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的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 产生有效的屏蔽。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其处理则是有选择性且精确的: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会得到其所需的注意力,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再慢慢被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注意力这种精细的分配是在大脑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快速判断最严重的困难或者快速锁定最佳时机并做出迅速反应能提高生存概率。 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各项研究证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天才也是如此。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和大脑活动,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需要较少的努力便可解决同样的问题。普遍的“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儿,还适用于我们的认知行为。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以上是书上摘录的部分内容,主要就是说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会因为系统1无法处理而激活系统2,但系统2会消耗更多注意力,而同时系统2又是懒惰的,能省则省。举个身边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在开车过程中,不要打扰司机,特别是路况比较复杂的时候』,而在做熟练的事情时,所花费的精力少,也就是越熟练越省心,反过来说就是越不熟悉越花心思。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当界面变化太大时,对老用户的体验并没有带来提升,反而会因为找不到原本想要的功能而感到受挫。

界面的一致性除了让界面看起来更好看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减少用户理解的成本,因为『理解』需要激活系统2,而系统2更加消耗脑力。还有一个要关注的点:

与立刻重复一个7位数相比,4位数的加1任务会使瞳孔扩散得更大。加3任务则更为困难,这项任务是我所观察到的要求最高的任务。仅仅在前5秒钟瞳孔就扩散了50%心跳每分钟增加了7拍。这是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大工作极限—如果超过这个极限人们就会自动放弃。

用开发的话说就是『超时时间』,当遇到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时,系统2会调用更多的注意力来处理问题,但超过极限时,就会产生放弃的想法。也就是说,用户并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理解界面的信息,如果在短时间内理解不了,就会放弃。也许你会说用户不一定会放弃啊,说不定还能激起用户的探索欲望呢,这取决于当前任务的重要性,如果很重要,那当然不管怎样都必须进行下去,这时能做的就是尝试着去验证理解得对不对,也许最终是能完成了,但整个过程的体验绝对不能算是好的。

一致性原则又是设计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原则之一,一方面设计师总想做出『与众不同』、『有亮点』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受实际场景影响,现实总是比较骨感,比如原本在界面中划出一些固定的区域,用于放置对应的功能组件来满足一致性,但当某场景中组件数量太少,引起的空间浪费或视觉美观问题时,就会开始想要放弃这种划分了。同时一致性原则也是最难落地的原则之一,主要难点在规范本身的迭代落地是有时间跨度的,而不管是否有规范,只要有迭代,就会有沉没成本;同时还跟落地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规范的执行力度有关。

这段时间其实读了好几本关于交互设计、心理学相关的书,也从更底层的知识上理解了一些设计原则的底层原因,不仅仅是一致性,像格式塔的完形理论、尼尔森的交互设计原则等等,底层都是人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甚至是大脑的运作方式决定的。有些原则逻辑上可能并不太经得起推敲,特别是各个原则之间可能还会有冲突,但因为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所以就是合理的。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