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团队里出现搭便车现象

2022-08-25 19:09:07 浏览数 (1)

什么是搭便车现象?指的是在团队工作成果中,有部分员工对结果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只是因为团队业绩好,而没有被发现,这种行为俗称搭便车。

小时候挑水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没水喝呢,因为有人觉得不公平。能不能解决呢?其实是能的。

搭便车行为的背后也是公平问题,有些比较直观,比如我们能量化个人工作的时候,只要按付出给予回报,就能解决公平问题。但有些工作是没办法量化的,这样就容易滋生搭便车的行为。我们没办法做到绝对公平,所以我们是没办法完全杜绝这种行为,只能减少。

那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搭便车的现象?

首先,在招聘的时候,加大进入的门槛,不让没能力的人进来。比如,让优秀员工推荐朋友入职。这样能在源头减少搭便车的人。说到底,搭便车的人是能力不够。他要有能力也不会搭便车。

其次,在公司里可以采用导师制,导师可以可以评估个人工作。

再次,通过业务结果 本次项目中个人付出(量化指标)来评判一个人的绩效。

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我们技术部门,有很多不同岗位,项目的成功是团队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岗位之间是乘法关系,有一个掉链子,基本效果都不会好。在这样一个环节下,如果一个岗位有多名开发人员,那就会存在有些人付出的多,有些人付出的少,如果我们是整体评估,就容易产生搭便车的行为。比如前端三个开发人员参与了这个版本,为了防止搭便车,除了整体评估,你还需要对这三个前端开发做单独评估。

也就是要考核他的个人付出,要考核就得量化。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能量化的指标(数字)有很多如:沟通能力、执行力、工作态度等。以工作态度为例,你得表明不同事实对应的分数。

对应到个人考核就是本次项目里的沟通表现、执行力表现、工作态度的表现等等,表现是有事实依据的。这样才能因为主观因素导致的绩效问题。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团队变小,越是小团队越无法容忍搭便车的行为。因为人少,每个人要做的事情都多。

最后,除了在思想上激励员工,还要用制度来约束员工的一些行为,不要挑战人性。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