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东风来,智慧城市遍地开。
据统计,全球在建的智慧城市有800多个,中国就占了一半以上。伴随城市数字转型的深化以及新基建的提速,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此起彼伏——大多数一、二线城市已雏形初现,还有89%的地级市、47%的县级市正厉兵秣马。
前景可观的市场空间叠加不断下沉的渗透趋势,使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进入深水区,既有思路和做法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以两三年为周期的项目式运作,往往缺乏延续性,重投资、轻运维是难以避免的通病,闲置造成的浪费和失控带来的损失都背离了建设的初衷;
与此同时,以应用和业务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构建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形成“烟囱”和“孤岛”,数据的流动、场景的打通、平台的支撑都无法实现,距离“智慧”只会越来越远。
显而易见,智慧城市的底座升级与生态进化迫在眉睫。作为国内最早提供城市云服务的平台之一,曙光已成为各级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头部合作伙伴,其提出的“城市云脑”更是颇受关注。近日,曙光云全面深化“平台 生态”理念,发布了城市云脑系列解决方案,为智慧城市迈向崭新阶段率先垂范。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城市是人类的梦想,也是问题的温床。到2025年,全球近80亿人口中的70%都将生活在城镇。如何面对这难以承受之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协同发展被寄予厚望。
就城市治理而言,数字化转型必须面对两大挑战:一方面需要科技赋能来破解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交通等问题,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还要借助数字化产业带动产业数字化,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助理龙志中
二者虽然在某些阶段存在矛盾,但总体上目标一致,唯有相辅相成,才能勾勒出智慧城市的完整图景。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助理龙志中认为:“未来的城市应该是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适应的有机体,数字化技术在与市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创新等场景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从重视IT基础设施建设,到着力拓展各种业务应用,再到推动数据融合和场景协同,智慧城市经历的持续进化过程,也是城市云脑孕育、诞生的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曙光云从2008年创立迄今,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国内智慧城市的蜕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提出城市云概念,并在全国积极布局云数据中心,开创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采购服务的政务云新模式;
在IT整合创新阶段,发布“数据中国”战略,启动“百城百行”,深度介入智慧城市应用和数据层的相关业务;
在数字化产业拉动产业数字化发展阶段,推出“数据中国智能计划”以及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并于2020年发布国内首个安全可信城市云,成为智慧城市迈向新时期的坚实底座。
平台 生态的演化路径
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的灵魂,也是诸多商家的必争之地。目前,来自云平台和ICT厂商的城市大脑方案不下十余种,竞争颇为激烈。
与主打产品和方案的供应商不同,曙光云更注重平台综合竞争力的打造,在运营与服务能力方面尤为突出——以曙光安全可信城市云为载体,以城市云脑为核心,推行“平台 生态”策略,在风云变幻的智慧城市领域独树一帜。
城市云脑的整体架构共有五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网和端、云底座、城市大脑中枢、应用场景和交互演示。在网和端层,通过对物联网设备以及来自线上和线下数据的统一接入,为全面感知城市运行状态奠定良好基础。
在云底座层,曙光安全可信城市云具备独特的优势。首先,从处理器到各种软硬件产品,整个云平台通过了中央网信办云服务网络审查、工信部云服务能力评估、中国信通院云计算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成为“三增强级”云服务商;其次,实现全栈化,借助平台可统一为各类用户提供云、大数据、IOT以及智能化服务。
在安全可信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大环境下,曙光城市云已完成大量的互认证和适配工作,主流的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都能在城市云的各个云中心真正得到使用,充分发挥价值。
城市大脑中枢层是整个架构的中流砥柱,也是智慧城市通用能力的源泉。传统的系统建设会割裂各个应用,但它们实际上具有共性,将其统一汇聚和部署,就形成了包含应用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讯等模块的多维城市大脑中枢。
应用支撑中枢可在曙光云上实现云原生应用的快速开发和运行;大数据中枢能为多元数据的汇集、治理及挖掘分析提供平台化服务;人工智能中枢助力城市的全面探视感知和深度洞察,主要应用于数据和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处理;通讯中枢则为综合治理、协同指挥和应急联动提供保障。未来,根据业务发展与通用能力的变化,物联网、区块链等中枢也会加入进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市大脑中枢不是封闭的,里面的组件、算法和模型并非由曙光云独供,而是与生态合作伙伴配合,发挥各自擅长的部分,最终整合到中枢里,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就是“平台 生态”战略的魅力。曙光云自身的优势在于通用平台的搭建和持续运营的能力,在各个云数据中心也有本地化的团队,但只有构筑多元化、更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才能如虎添翼,在细分市场加速渗透。
曙光云通过联盟等方式,跟专业平台合作,并在应用场景中积极拓展更多类型的生态伙伴。以中科院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为例:中科院相关科研院所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拥有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和深厚积累,曙光云可以和联盟中的成员单位以及集团孵化的其他企业合作,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建设到后期运营的一体化服务。
构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实现基于不同场景的应用落地,是城市云脑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曙光云精心打造的各类解决方案,则是通往彼岸的必由之路。
城市云脑的系列解决方案涉及数字政府、城市治理、产业融合、民生服务、宜居生态等与智慧城市升级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每个方案都经历过实战检验,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数字政府和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的根基,相关业务场景纷繁复杂。针对主要的应用痛点,城市云脑推出了政务服务一窗办理、城市动态一屏统览、社会综治一网统管、应急指挥一体协同等解决方案。
曙光云不是简单地去建一个个具体的业务系统,而是从前台大厅的运营,到中窗的管理,再到后台的系统,提供整体的运营式服务。以一窗办理为例:目前,城市云脑已实现286个事项的一事联办,重塑了政务服务流程,在服务的数十个地方政府机构中,达成政务大厅全年零投诉。
产业融合是智慧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跳板,工业互联网、经济发展地图、安全生产管控是其构成要件,也是城市云脑发力的重点场景。
为了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很多省份都非常注重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这就需要对产业链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借助经济发展地图等工具促进招商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城市云脑能够实现产业链数据的深度融合,突破以往微观分析的局限性——通过分析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摸清本地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从而辅助地方政府补足短板,精准引入优质资源,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
民生服务和宜居生态是智慧城市惠及普通百姓的重要路径,城市云脑推出的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双碳等解决方案与此密切相关。在智慧水务场景中,城市云脑完成从智能水表、物联网设备到管理平台的整体部署,并根据需要适量定制,最终实现透彻感知、协调管理、广泛互联和智能运营。
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曙光以安全、智能、绿色、专业为破题方向赋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践行“与前进者同行”理念。作为专业维度的重头戏,曙光“城市云脑”系列解决方案的发布,吸引了大量优质合作伙伴——在拥有良好生态保障的前提下,曙光城市云脑未来的进化之旅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