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应用?与原生APP相比优势在哪里?

2022-08-31 18:07:04 浏览数 (1)

目前,头部互联网企业以及手机厂商两大阵营,正打得不可开交。腾讯、阿里、百度、今日头条等头部互联网企业,齐齐发力小程序,借助于开发者的力量,来强大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超级平台的粘性,深挖存量用户的价值;

华为、OPPO、vivo、小米等硬件企业,则是发力快应用,从手机底层系统层面开始“拦截”用户,让用户维持APP使用习惯。不管是小程序、还是快应用,都是为解决用户快速获取服务需求的一种突破,只不过是结合各家优势来做。

如果说,小程序是微信搭建的快捷入口,那么快应用就是安卓系统内搭建的快速入口。

快速了解一下快应用

快应用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生态。

有很多运营者对快应用还比较陌生,因为到目前阶段,真正参与快应用生态建设的基本上都是头部互联网公司,很多应用企业还没有参与快应用生态的共建。

快应用具备 HTML 5 页面和APP的双重优点,用户无须下载安装,即点即用,同时也能拥有APP应用的完美性能体验。

目前的快应用是基于场景而生的,虽在功能上和手机APP有着高度的同质化,但快应用拥有更加多样的场景入口,如智慧短信、负一屏、快捷搜索框,这给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场景流量。

值得一提的是,号称是欧盟嫡系、欧盟基因的开源组织OW2,支持了快应用在欧洲的推动。

快应用与原生APP相比又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产品形态

快应用是基于手机系统层面开发的应用,占用内存小,有统一的接口开发标准。快应用不像一个APP一样静静地位于在手机桌面上的某个位置,而是多形态的存在,可以在桌面形成图标,可以在负一屏以任务栏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系统推送过来的即时消息。这样的产品形态将流量入口、使用场景以及用户需求进行了较好的融合。

「优势二:」用户体验

当你的手机上安装了几十个APP时,总会在某个时刻因为找不到某个应用而花费不少时间,这种苦恼我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快应用的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搜索框或者手机智能语音直接找到并吊起某个应用,无须安装直接使用。

从目前来看,快应用在用户体验上的另一个优点是启动快。与普通安卓手机APP启动等待3-5秒时间相比,快应用的启动基本上没有等待时差,且即用即走,在用户需求满足上更加及时。

「优势三:」支持多终端

快应用除了支持手机端和平板端外,也可以支持车机,PC端和智慧屏,未来还将逐步实现从穿戴到各种有屏智能终端的多终端运行模式。

不过,快应用依然无法“媲美”小程序,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

「1、联盟内不够团结」

由10家手机厂商组成的联盟,看上去覆盖了与微信差不多的用户,但是因为各家平台本身就存在的竞争以及发展的不均衡,它们很难作为一个整体去推进快应用的发展。开发者在一个平台上做的快应用,不一定能在所有联盟成员的手机上完美运行。

「2、无法触及苹果用户」

10家厂商都是使用安卓系统的国内手机厂商,而中国的苹果手机用户高达两亿,快应用对此无能为力。毕竟,至少从广告主角度,苹果用户都是品牌想要触达的优质用户。

「3、不可转移性是弊端」

依附于手机载体的快应用,还存在不可转移性,不似BAT账户,无论在什么设备上都能够转移并且保存记录。

「从趋势看,不管是快应用还是小程序,大家都在追逐轻量化的应用场景,毕竟企业要解决 Native App 在开发、分发和使用上的瓶颈」

大家可以重新审视小程序

小程序的出现,已经有五、六年以上时间。是不是就已经发展到高峰甚至过了它的鼎盛期?实际上,这是一个在继续演进的领域,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是时候重新检视,并对小程序这个概念作出一些澄清,因为它负载了过多的含义在里面,往往在不同的语境下说的是不同的意思,导致了交流过程说明清楚的困难。

从手机用户的角度看,小程序是一种应用,就是衣食住行、医疗健康、市政服务等等各种生活场景的服务交互方式,在终端用户的印象里它们似乎都是依附、归属在某个互联网大平台的App里面的。

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小程序首先是一种技术载体,用什么工具开发、基于什么语言和规范、打包成什么样的格式、遵循什么样的要求才能申请上架到什么互联网平台。

对于企业来说,往往要考虑自己的小程序投放到多个小程序平台,这些平台各自拥有其自己全权管控的小程序内容生态。企业不过是把自己的业务以小程序形态“进驻”到这些平台上。

此外,小程序是一种正在形成的互联网技术标准,W3C的Mini-App工作组正在形成标准化的建议稿(上文提到的欧盟开源组织OW2所支持的快应用实现,也将遵循这个标准)。它不再是某个互联网公司的“专利”,“小程序”这个名字也不代表是哪一家的技术。它是一种轻应用形态,一种数字内容的表现方式,或者我们称之为“小程序化的数字内容”。

标准形成后,小程序技术的底层实现方式,依然可以是各家厂商不同。这好比浏览器厂家有Google、Microsoft、Apple、Mozilla、Opera... 它们各自的产品Chrome、Edge、Safari、Firefox、Opera等等也完全基于各自的技术而产生,但这不影响它们都能正确的在各种电脑、手机上解析、渲染和展现HTML的内容。

新生物种:以小程序为载体的企业轻应用方案

互联网巨头们自营的平台,在其中上架的小程序内容,均由他们进行审核、生杀予夺。所形成的数百万计的小程序内容生态,也是由平台掌握。当然,这些小程序也只能运行在他们提供的App中。

但这种连接能力强、数字化程度高、生态内容丰富的技术,能否为一般企业所掌握呢?这里所谓的“掌握”,不是说企业有能力去开发小程序然后上架至某个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成为别人生态的一部分,而是企业能否拥有类似的技术,搭建自己的小程序运营平台、小程序商店、小程序开发者中心,自行掌握对其中内容的审核、上下架管理,把小程序投放至自己的App中运行,并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合作生态。

拥有这样的技术,任何企业对内可以让IT把业务内容小程序化、对外可以采购或引入开发商提供的小程序化应用系统,然后上架至自己的“小程序商店”,对自己的员工、客户进行分发。

这种工具,我们称之为小程序化轻应用技术底座,它就是让企业以小程序这种“格式”、“规范”、“标准”去开发软件功能,并对这些功能单元进行生命周期管理、上下架发布审核以及传播渠道的投放与监控。

FinClip:起源于金融业的轻应用技术底座

最早把小程序作为企业轻应用软件技术载体的产品是FinClip

FinClip的技术方案,目的就是要让任何行业的任何企业,均可以拥有自主打造小程序生态、发布管理小程序内容、在自己的App中运行小程序的能力。

只需简单集成 FinClip SDK , 即可在 iPhone、Android、Windows、Linux、macOS、统信等平台下的应用中运行你的小程序。

3.png3.png

这意味着,移动端、PC 端、车载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手表都能运行小程序了。同时,它还提供一个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小程序的上架和下架。

而且 FinClip SDK 极其轻量,集成后安装包的体积仅仅增大了不到 3MB。

同时, FinClip 支持微信小程序语法 WXML,微信小程序代码可以直接在 FinClip 中运行,无需再二次开发。

4.png4.png

FinClip还自研了一个 小程序 IDE 开发工具,界面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工具类似,自带调试和真机预览,简单易上手。

5.png5.png

你可以在这个 FIDE 里面,对现有项目进行二次开发,扩展功能和接口,「同时它们还支持「小程序一键转换成 APP」,可以将已有小程序代码导出为 IOS 与 Android 中可用的工程文件」,由于导出的工程文件自动集成了 FinClip SDK ,所以直接拥有小程序的运行能力,后续可在这个 APP 上继续上架更多小程序,自建自己的小程序生态。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