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王天真帅 ,作者王天真帅
目向星辰,脚踏实地
你好,我是王天,你有过这样的学习经历吗?
一本书看了很多遍,还是记不住......
学习一门课、一个技能感觉很吃力,受挫后自我怀疑.....
一直在寻找、但未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在这篇文章中解答。
我最近一个月在阅读《认知天性》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学习的书籍,里面学习方法是作者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论证得出来的。
我读完后收获颇丰,发现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的错误学习方法。如果能纠正过来,学习效率将会翻倍,帮助我们加速成长~ 。
接下来,咱们展开聊聊。
一、学习的误区
1. 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有很多知识付费的平台,都推出过很多“轻松学习” 的课程,其实是违背科学常理的。
你可以回顾下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有哪些是因为天赋、不费力气做出来的呢?
没有吧,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有耗费心血、在大脑受到压迫时学习效果才最好,那些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不要迷信诀窍,凡是学到了不能亲手操作的、对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2. 让人上瘾的立即反馈
我付费参加过很多21天、30天的训练营,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在群里愉快交流、碰撞思维,大家作业打卡率都是非常高的。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小伙伴作业写的非常好,但在训练营结束后,就不再输出学习笔记,貌似停止了学习。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大家在训练营交流互动,提交作业有助教老师点评,感觉有收获,整个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让人上瘾的反馈行为。
一旦训练营结束,缺少了交流、没有学习上的氛围、丧失了立即反馈,得不到心理预期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怎么做呢?
接受无人喝彩的现状,用将来进行时的长远的目光,站在未来看现在,没有反馈就是最好的反馈,做自己能够影响的事情,进步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二、学习的真相
1. 记忆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有一种牛逼,叫做我能背下来,中国合伙人中的成东青,为了证明教学质量,给老外现场背了一本英语词典。
这并非电影虚构,成东青的原型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原来想成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就开始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词汇量最大的时候,达7-8万多。
很多人反感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觉得可以百度呀、去知乎提问呀、干嘛那么费劲~
试想一下,假如你坐的飞机,刚好出了问题、机身正在急速下降,这时候机长慌忙掏出飞机维修指南手册,翻了半天找到了应对措施,机长缓了一口气,高兴地擦了擦了额头上的汗,还没来的动手解决,此时飞机离地面只剩下500米距离 ,最后嘣的一声~ 机毁人亡.......
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训练成肌肉记忆的,遇到问题,能在一秒中提取技能,如果都不能记在脑海里,何谈运用创造价值~
2. 耗费心血的学习,效果更持久
上文说了,不花力气的学习,最没有效果,只要耗费心血的时候才更持久。
学习过程就像谈恋爱,获取知识就如同在追求一个女孩,首先你要主动,去了解对方的喜好、择偶标准。清楚自己的努力方向,一点点拉近彼此距离。最终双向奔赴。
同样在学习上,要主动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擅长什么?离目标差距有多大?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愿意为目标付出多少精力 ?
只有大脑被压迫工作时,才会将所学的东西记得更牢靠。
我刚学编程时,计算机基础为负数,一百多行的代码,完全看不懂。我是先抄代码,然后背下来,用了一周时间,才把一节课的内容理解透。
6年过去了,到现在我都记得第一节编程课,老师讲了什么技术,课堂作业开发了什么功能。
3. 学习新知识,需要已知作为基础
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运用已知,新知识和已知要基础建立联系,达到融会贯通。
我上个月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是非常标准化的课程内容,训练营结束后,有人评选了优秀作业、得了千元奖励,有人啥也没得到(比如我),还有人学习的写作知识、没过几天都给还回去了。
为什么呢?
虽说是相同的课程内容,但是每个人的写作基础不一样,学完出来结果自然不同。已知基础决定了学习效果,可努力程度决定了下次学习的基础能力。
那些遥望不可及的事,其实你也可以做到,前提是你愿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另外,大家不要羡慕那些比你厉害的人
别人只是每一分钟都在做你不敢做的事。
吃了你不想吃的苦,
说了你不好意思说的话,
认识了你没有勇气认识的人,
坚持了你放弃的事情。
三、学习的心理准备
1. 化解失败带来的焦虑感
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才成功,在他看来这不是失败,而是灵感的来源。
我热爱写作,但写的一直很烂,有一次花三天时间写了篇3000字长文,满怀期待发到知乎,公众号,结果阅读量始终没有突破两位数。
看到阅读量不好,我心态崩了,颓废了一周都没有好好阅读、去复习写作技巧。
后来反思,想起《刻意练习》中提到一个“1万小时定律”在一个领域要成为专家,至少需要一万小时学习,要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失败是必不可少的。
自己研究,找不出问题原因,我就去找有结果的自媒体专家,付费请教文章没有曝光原因。
得出结论,写的烂是正常的,因为我没有经过专业写作技能训练,新人没有粉丝基础,平台不会给曝光,几十个阅读量都算高的了。
2. 无法从失败中获得帮助
人们总说从失败中成长,要感谢失败。而我认为失败是无法让人成长,真正让人成长的是解决困境的方法论,指点迷津的贵人。
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向外建立标准,找高人、牛人、有经验的人去学习。
进入优秀的圈子,在很多领域中,和更有经验的同伴前行,可以校准一个人的判断,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对,哪里做的不对,始终有方向感。
四、学习努力的方向
1. 理解概念
学习一个技能,一门课程、一个知识点,首先要搞清楚他是干嘛的,解决什么问题呢,同类型的有什么区别?如何运用?分那几个阶段运用? 强化自己的分辨归纳能力。
2. 巩固练习
有间隔的自测,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得出结论,有那些表现糟糕,有那些值得表扬,查漏补缺作为下一阶段自测目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3. 举一反三
学习的目的要活学活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最好的方法。
学习一个知识点、技能、课程,去看同类型的有没有,他们区别是什么,各自优点、缺点,分别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场景下使用。
4. 打造知识框架
学习的方法论很快就会淘汰,要建立知识框架。
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先搭好框架。知识框架比作一栋房子,知识点同比房子中的砖头、钢筋、水泥,有了这些房子才会坚固牢靠。
知识框架是学习上战神杀佛的利器。
知识框架是具有可迁移力,可以复制到该领域其他地方,一旦建立知识框架的意识,学习另一个相关领域的知识速度,就是百倍速提高。
编程技术更新迭代很快,很多同事担心自己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就被淘汰了。
而我从不担心,我知道编程的核心是什么,市面上再多的技术框架,也是依托底层编程程语言拓展的。
我在脑海里搭建一个底层技术知识框架,市面凡是有新技术,稍微了解一下,放在底层框架中,分类整理放入对应结构中,有需要时再提取出来针对性学习。
最后
以上是我对学习的理解和思考,希望对你产生一些启发。
这篇文章是写给屏幕前正在阅读的你,同样也是写给渴望成长的我。如果文中有表述不当,或者有错别字出现,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学习过程中,有一项必做的事情,对学习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什么呢?
是『自测』,自测是一种有间隔、有规律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校准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对比集中练习、反复阅读带来的短期记忆,自测产生的学习效果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更方便快速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