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仅四个多月的中国电子云绝对称得上是“后来者”,2020年9月9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在武汉正式发布中国电子云。这家央企诞生之初便被赋予重任——“奋力打造国家网信产业”,作为信创产业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它被给予厚望,但在今天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使命角色之下,中国电子云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是最有资格解答的人,从中国电子的主业转变,到云计算市场的波诡云涌,甚至小到产品功能的变化,马劲侃侃而谈,未及抛出问题,但我已经得到了一个小时的答案。
中国电子云成立时,马劲已经入职数月余,他参与了中国电子云的命名,“当时有说叫信创云、中电信创云,还有说像麒麟云、飞腾云。我坚持说一定要叫中国电子云。原因是什么呢?集团所有的产品,最后都集大成在我们这里,中国电子只有一朵云,就是中国电子云。”
(中国系统高级副总裁兼中国电子云执行总裁马劲)
中国电子云有着一个恰逢其时的诞生背景,在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总能看到国企甚至央企的身影,云计算领域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云计算并不如“水电气”一般生来就关乎普罗大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当十四五纲要等一系列重磅政策频繁提及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时,云计算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似乎还缺少一些版图亟待补充。
有姓无名
2019年,国产CPU、操作系统逐渐声名鹊起,中国电子集团董事长芮晓武开始萌生做云的想法,在内部交流中,芮晓武说,“云是我的梦想,但是以前没条件做。”
中国电子旗下中国系统前期投资了易捷行云,2020年,中国系统意识到,光有投资可能还不行,还得自己干,如果目的是与华为、阿里等巨头对标,中国电子除了要有足够清晰的战略和资源支持,还得有一个一把手角色,马劲在这样的背景下受邀加入了中国电子云。
摆在马劲面前的问题很多,人才、资源、战略等等,一大关键问题是品牌认知度不高,即便背靠中国电子,位居央企行列,但中国电子云必须要证明自己,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拿下标杆客户。
“中国电子云是哪冒出来的?你们这央企搞什么云?行不行?”马劲听过太多的三连问。
如今翻阅中国电子云的客户案例,已经有国家管网集团专属云平台、长江云通集团云平台、四川遂宁政务云、南昌数字新建、德阳智慧城市等项目。
“市场并不因为我们是央企,项目就直接掉到脑袋上,砸住我们,没有。都是抢来的。”马劲说。
例如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其是中国电子云第一个央企大客户,两个合作方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竞标阶段,中国电子云与多家头部云服务厂商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而后从中标到验收,又面临“15天”交付的挑战。所幸有惊无险,中国电子云在15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国家管网集团集团级专属数据中心和云平台的交付,在这之上承载着65套关键业务系统,目前国家管网集团90%以上的应用都搭建在中国电子云上。
“2021年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品牌声音的问题,第二要解决案例的问题,这两个都解决了,只要技术过硬,接下来拼销售能力、市场能力、组织效率,中国电子云就能立住”,马劲表示。
中国电子云天生有姓,但要立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两手底牌
中国电子云只有有限的两手底牌,其一是虚无缥缈的后发优势,之所以说“虚”,是因为太多的云厂商宣扬过,而从后发转化为优势,仅有少数厂商实现。
其二是信创产业链,中国电子集团旗下有麒麟操作系统、华大九天EDA工具、飞腾CPU、长城服务器等信创关键环节,要将这些信创能力以云的形式对外输出,中国电子云最为合适不过。
在中美关系没有冲突的时间里,部分行业人士一度认为,国产化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尔后全球产业链脱节,信创在紧急的态势下呼啸而来。
信创分为小信创和大信创,小信创是党政办公领域的信创。主要包含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国产整机等,聚焦在终端领域,例如长城的整机,飞腾的CPU,麒麟的操作系统,达梦的数据库,这就构成了小信创。
随着小信创逐渐接近尾声,大信创接过接力棒,大信创涉及诸多行业,包括政府、央企、金融、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尤其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拥抱大信创已成大势。
信创,对于云计算行业,对于中国电子云,都是一次洗牌的机遇。
马劲坦言,刚来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中国电子做云的方向是什么,慢慢地,中国电子云在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方向感。“第一,信创是中国电子云的根基,能不能把信创的系统论做好,在单品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整体的体验能够最优,甚至超越,这个是有可能的,因为以前很多的系统用美国技术也不见得是最优架构,我们可能借这个机会帮他做一个大的应用优化。”他说。
第二是PKS原生,“PKS”体系被誉为“中国架构”,P指飞腾CPU,K指麒麟操作系统,S指“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和可信云服务器。
“PKS原生不光是我们跟飞腾、麒麟有原生的深度合作,安全体系还可以实现‘本质安全 过程安全’的全覆盖,中国电子云新版本首先在PKS上发,在PKS上的性能、性价比要做到超过其他任何人,一天超不过我们慢慢超,一个场景超不过我就找适合的场景去超过,不同的业务负载对不同的CPU要求不一样,我们要做到PKS原生下的最佳体验”,马劲说。
不少人将卫星火箭与信创作比,两者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代表,但在马劲看来,这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卫星不存在互联互通问题,自成闭环体系。但是信息化领域,不同部件必须跟对方交换信息。从最早的冯诺伊曼计算机体系,到上面的产业链标准,这个产业链四梁八柱,软件、硬件、整机基本上都是以美国的技术为基石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单一地替换是非常痛苦的。”
钱学森系统论给了信创产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靠一个体系性的创新去解决产业链问题,“单品追赶整体超越”,既然中国信创产业已经各有所长,那不妨以系统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有利有弊。弊端就是真难,好处就是如果一旦这个东西真的‘杀’出来,那它的竞争力就跟国际企业对标,是有能力去直接PK的。”马劲谈及信创系统论的两面性。
作为央企,中国电子云不只有商业层面的角色,也承担政策方面的重任——“奋力打造国家网信产业”,中国电子云是信创产业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
核心力量可以解释为技术策源地,最核心的技术要在中国电子云实现。还有一个解读是必须做到最好,性能最好,体验最好。
组织平台顾名思义,国家层面规定了几个产业链的“链长”,其中计算产业链的链长是中国电子。作为“链长”,不但自身要做好,还要把整个产业拉起来,例如某厂商缺少服务器芯片,飞腾则持续供货,跳出竞争关系,这是中国电子作为产业链“链长”的责任。
未来有没有信创?“我们的观点是如果做好了全是信创,就没有信创了。做不好了就全都没有信创了,也没有信创。只有做好了和做不好两个结果。中国人民的特点就是做不好之前,一直做不好,一直做做做,哪天做好了就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马劲表示。
先发的经验,后发的次序
随着对话的深入,一个关键问题亟待解答:中国电子云如何突围,在产品策略抑或市场策略上?
马劲见证了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这是先发经验,中国电子云虽迟但拥有资源禀赋,这是后发优势,在某些层面上能够汇聚成中国电子云的动力。
在技术层面上,中国电子云的雨燕智能网卡集成了可信计算的TEE环境,通过可信计算保护用户数据与隐私,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PKS原生的纯信创方案智能网卡,和中国电子旗下的飞腾,迈普联合进行研发,对政企客户提供纯国产化的替代方案,实现解放CPU。
在理念层面上,开放性,被或直接或间接地反复提到。除了频繁见客户之外,马劲还在频繁地与业内厂商会晤,不是竞标时的敌对,而是台面上的合作,这也与业内大多数厂商有所不同。“我们创新也不会把别人的都给做完,还是与阿里云、腾讯、华为积极合作,例如PolarDB数据库等等”,马劲表示。
在客户层面,企业往往面临着同一个难点,选择了一家云厂商,就用不了另一家云厂商的技术,如果都选,那就要必须要做多云管理,而且多云管理效果有限。
尤其近期受限于政策导向、行业规定等问题,大型企业往往不愿意被云厂商所绑定,中国电子云的优势在于足够开放,在提供标准的IaaS服务之上,开放PaaS层服务,而且中国电子云可以实现产品的耦合。
“我们的发展策略是明确的,在行业领域,我们提供开源的、自研的多种选择,短期内不做中间件和数据库内核,与有内核的厂家合作,提供品牌中间件、品牌数据库,让客户在一朵云上享受完全的服务”,马劲说。
此外,中国电子云主营业务并不是公有云,没有大规模投资公有云的计划,但是却坚定朝着公私一体的架构设计,将公有云能力私有化输出,为政务、央企、能源、金融等行业客户定制的专属云平台。
这种公有云体验、私有云部署的形式也和马劲的经验息息相关,马劲在阿里云一力打造了专有云,这种公私一体的模式也让中国电子云得以兑现后发优势,毕竟先公后私、先私后公的两种实践都无法做到完全的公私一体。
安全是中国电子云的首要标签,和过去的国产化不同,安全并不意味着封闭与落后,同样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支撑,此前市场往往对央企抱有错误印象。
“安全当然是首要前提,但云安全再重要,在市场里面跟人拼,死磕投标就是拼先进,先进就是性能高、功能全、成本低,安全也是靠先进带来的安全,说安全说破大天,客户看的时候也是戴着有色眼镜,你就是靠身份来挣钱的,最后还是要先进,性价比好,包括不光是产品先进,包括后边的制造要先进、流程要先进、供应链先进、服务要先进。”马劲表示。
中国电子云的出身决定了它的“姓”,而中国电子云将如何影响云计算行业,将决定它未来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