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深陷云计算业务欺诈丑闻,遭股东集体诉讼

2022-05-19 11:14:34 浏览数 (1)

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智 · 改变商业


1997年,俄罗斯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输给了人工智能深蓝(Deep Blue),人类不敌机器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公众震惊、恐慌之余,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已然到来。

深蓝背后的IBM,是美国标志性的科技企业,从机械制表机到个人计算机、人工智能,IBM曾多次引领技术革命,被外界冠以“蓝色巨人”之名。

然而,近十年,技术力雄厚的IBM似乎没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不仅硬件、AI医疗不符预期,还在高速增长的云计算赛道败下阵来。

IBM前CEO Ginni Rometty

近日,据彭博报道,IBM正面临一项由股东发起的集体诉讼,指控IBM在前CEO Ginni Rometty领导下将非战略性营收转移到战略业务部门以支撑股价,并欺骗投资者。

尽管所指控之事已是旧闻,但百年科技巨头深陷欺诈丑闻,仍值得今天的企业学习与反省。

夸大增长、转移营收,IBM的云计算骗局

当地时间4月5日,一众投资者在纽约南部联邦法院提起证券欺诈诉讼,该诉讼不仅将IBM 列为被告,还包括现任和前任高管,包括前CEO Rometty、前首席财务官 Martin J. Schroeter、现任首席财务官 James J. Kavanaugh 和现任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

IBM现任首席财务官 James J. Kavanaugh (中)

指控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IBM夸大了其公司及CAMS业务的营收及增长;二是错误地将非战略性转型营收划分为CAMSS业务等战略性转型营收,从而营造出积极的未来增长前景;三是通过更改营收数据误导市场,使市场将所谓的战略性转型视为有效战略;四是夸大了营收与增长数据,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面对指控,尽管IBM辩解称其基于CAMSS产品营收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的增长,但据市场反馈状况来看,需求侧似乎对IBM CAMSS解决方案的需求并不大。相反,IBM在云计算、AI赛道的市占率不断缩减,这自然与其数据层面的增长相悖。

根据The Register对IBM前员工的采访,该案件源于多年来涉嫌非法和不道德的商业行为,这些行为通过收入转移、歧视性裁员和操纵销售佣金等方式夸大了高管奖金。

这一切源于IBM过去十年的战略性转型。2013年底,IBM提出的CAMSS(云、大数据、移动化、社交、安全)战略。为此,IBM先后收购公有云企业Softlayer、深度学习公司Alchemy API、云数据服务公司Compose,并于全球兴建数据中心,组建沃森业务集团。

2014年起,IBM将重心放在了提升CAMSS产品营收上,在此过程中,IBM将CAMSS产品营收数据与高管薪酬挂钩,而通过将其系统部门营收转移到CAMSS战略中,管理层便可从中获利,并推高IBM股价。为激励企业上下参与其中,IBM将大约5000名客户主管及高级员工纳入了同一个奖金补偿计划。

根据指控,2015年,IBM在升级云服务时,曾要求其客户放弃续订原有服务,并购买所谓的新云服务架构,并将其视为全新的SKU。也就是说,所谓的技术升级被套上了新产品的外衣,以此夸大云服务销售额。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2018年3月,几位IBM员工联合向彼时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Diane Gerson写了一封信,要求其召开公司内部会议讨论风气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对IBM误导资本市场的指控。

IBM CAMSS战略

遭内部投诉之后,IBM于2019年用公司总收入替代了过去CAMSS激励制度,并开始解雇相关人员以此隐瞒所谓的欺诈行为,让市场不再用战略转型来衡量公司业绩。

面对指控,尽管IBM辩解称其基于CAMSS产品营收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的增长,但据市场反馈状况来看,需求侧似乎对IBM CAMSS解决方案的需求并不大。

表面上看,IBM此举旨在提高薪酬与抬高股价,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同IBM近十年来不佳的业绩有关。而这一切,或许归咎于其战略布局的失败。

失去方向的云计算

其实,IBM作为传统科技巨头,在云计算赛道上占据着先发优势。早在战略性转型之前,IBM便已有过多次关于云计算的尝试,几乎与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入局云计算赛道。

2007年,IBM基于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出“Blue Cloud”战略,通过自研IBM Tivoli软件管理服务器,瞬时跨多台服务器汇集资源并提升性能与可靠性。

IBM Tivoli软件管理服务器

只是,相较于同期的亚马逊、谷歌,IBM并没有给予云计算业务足够的重视,而“Blue Cloud”初期也仅在其企业内部运行,并没有上升到面向市场的云计算服务层面。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IBM均认为云计算业务不会激起太大的声量,因此也并未加深相关布局。这也为其日后其云计算业务的滞缓埋下了伏笔。

直到2013年,亚马逊拿下了美国CIA技术基础设施的订单,才使IBM认识到自身战略出现的问题,同年6月,IBM通过收购Softlayer进入公有云市场。

尽管这一收购加速了IBM公有云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了整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能力。但在此期间,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企业早已实现技术的飞跃,姗姗来迟的IBM已很难分到大份的蛋糕。

但显然,错失公有云市场发展,IBM并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2015年股东会议上,IBM高管曾自豪地告诉股东该年云计算业务总营收增加了50%,并对外声称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云业务”,假装成为赛道龙头。

然而,编造的故事终究逃不开被揭穿的时刻。2015年之后,云计算的重要性愈发提升,美国所有的大型企业几乎都同亚马逊云、谷歌云建立起合作关系,而没有大规模云基础设施业务的IBM则被逐渐放弃,同类赛道中,IBM营收增长率排名末流。

以IBM布局十年的Watson为例,尽管IBM方面一致在加强相关宣发,但受限于技术水平,其并没有获得商业层面的成功,最终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抛售。对此,Jefferies 分析师James Kisner曾表示:“Watson永远不可能为IBM贡献可观收入,IBM也无法从投资中收回成本。在人才竞争中,IBM输给了亚马逊、微软、谷歌甚至数百个初创企业。”

由此可见,前述事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IBM对赛道的错误判断,以及技术水平的相对降低。以云计算业务为例,尽管2018年之后IBM已跳脱出了诉讼所指的欺诈范畴,但其在2015年至2018年间的夸大其词造成的技术滞缓却不可忽略。

2018年后,为摆脱该局面,IBM朝向混合云发展,以此同亚马逊、谷歌等主攻公有云的厂商保持差异。2021年5月,IBM收购云计算软件公司Turbonomic;11月,IBM分拆出名为Kyndryl的新公司,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新CEOArvind Krishna推动IBM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转型的重要一步。此番转舵,似乎为沉寂已久的IBM注入了新的动力,财报显示,2021Q4季度IBM云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6.5%,创下至少10年来最大的涨幅。

现如今,IBM云业务似乎已从颓势中缓了过来,但过去的欺诈却不应被人遗忘,而IBM的故事或许也警醒了部分国内企业,毕竟国内科技领域亦不乏“汉芯一号”、大规模骗补的历史。

诚然,新兴技术研发路径较长,应用乃至商业化更是缓慢,相比之下讲故事、造概念甚至抬高估值,无疑是短期获利的好门路,但虚假的繁荣终究掩盖不了现实的困境。与其收割市场,再从高位跌落,不如深耕技术,布局长远的未来。

文:威化化 / 数据猿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