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软件测试这碗饭的,如果基础理论都不懂,说不过去吧?
欢迎点进来学习!助你月薪翻倍哦~
前言
只要做测试的同学,就没有不知道黑盒测试 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的。但是面试官依然喜欢让你简单谈一谈,你怎么说?
那么要怎么说才能显得有条理,高大上呢?请继续阅读,哦不对,是死记硬背!!!
黑盒测试
测试对象:完整的功能或系统
测试方法:十一种黑盒用例设计
实际目的:尽早达到验收/上线标准。
理论目的:检查需求和功能是否一致。
介入时间:功能完成
介入条件:无
评估标准:需求覆盖率
最低标准:保证必要性,不保证充分性
优点:简单、模拟用户操作。
缺点:测试介入晚,测试不充分,修复bug代价高。
灰盒测试
测试对象:模块,接口,微服务,脚本等。
测试方法: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大突击,三明治
目的:逐步集成,尽早定位bug。尽早展开测试。
介入时间:内部接口等对象完成开发
介入条件:出现难定位的bug;关联度复杂度高的接口;软件质量要求极高;跟生命安全相关功能。
评估标准:接口覆盖率
优点:定位准确,介入早于黑盒测试
缺点: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作量也大
白盒测试
测试对象:函数,代码,接口。
测试方法:五种白盒用例设计法
目的:把bug修复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
介入时间:开发同事写代码过程中
介入条件:业务,技术,团队达到充分配合和较高技术水准和认知
评估标准:逻辑覆盖率
最低标准:看以往软件质量定标准
优点:能测到代码内部,发现很多隐藏bug
缺点:难度最高,工作量最大。
适用场景:20%的代码量即可,如:常用功能,核心功能,复杂度高功能,公共模块,复用度高功能,新研发同事,研发同学技术差,自测不充份。
开展步骤:依据LLD画出函数代码的流程图→变成圈图→整理出代码路径→写成测试用例。
注意,一旦你提到白盒测试,那么面试官必然会追问一些白盒测试细节,所以我上面对白盒测试多写了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