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之瓜除了下饭,营销人更应该了解这些!

2022-05-23 11:17:07 浏览数 (1)

人民日报评奥迪广告抄袭

奥迪事件也算是给被疫情折磨的全国人民带来了些新料!

1

事件还原

5月21日,奥迪发布了一条与刘德华合作的品牌广告视频,一时间刷爆朋友圈。当晚,拥有超过300万粉丝的抖音博主北大满哥,发视频称:奥迪当日发布的一条广告,涉嫌抄袭他在2021年5月21日一条视频的文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是“像素级”的文案抄袭。

随后奥迪官方扔出了“甩锅声明”,将创意代理公司M&C Saatchi(上思广告)推上了风口浪尖。

无论声明怎么写,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品牌方本身对于本次侵权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紧接着,代理公司发出声明,主动认错。

最后,刘德华也发布官方声明表示遗憾。

2

首先,国内到底有几个奥迪?

说到奥迪之前,我们先快速了解下奥迪品牌的两个”儿子”,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的明争暗斗。一汽奥迪的全称是一汽-大众奥迪,也是这次故事的主角,一汽股比60%,大众股比30%,奥迪股比仅为10%。而上汽奥迪随着外资占股的全面放开,二者完全可以均分股比。也可以理解为,上汽奥迪才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亲儿子。

然而,一汽作为奥迪传统车型的主导厂商,充分享受着红利,而上汽奥迪则销量惨淡(22年一季度月均销量不足280辆,远低于原定目标月销3-5千辆),远不及预期。从下图百度关键词广告的展现位,也可以隐约品出两者微妙的关系。

3

传播曲线变化如何变化?

通过微博舆情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截至目前,本次舆情传播属于正常生命周期范围。品牌公关没有做出特别令人亮眼的操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离谱加剧舆论的处理。如果不要再自找是非,按照自然规律72小时后即将淡出网友视线。

*以关键词“奥迪道歉”作为微博热度指数

4

几点疑问与行业乱象

疑点1

Agency基本职业道德操守被动态清零了吗?

众所周知,整车厂的营销预算是非常惊人的量级,尤其品牌营销相关的代理商也是大手笔的广告项目投入。因此,绝非普通小代理可以接下这样的生意。那么问题来了,代理机构文案同学(或者外包同学)的最基本行业操守都丢了吗?已经懒到像素级抄袭了吗?更别提为客户守住最后一扇门。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们来看看古人关于“抄袭”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 :原搬照抄,像素级抄袭,只字不改。也就是本次奥迪事件Agency的职业素养,令人乍舌。

境界二:换汤不换药,用自己的理解再说一遍。好歹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境界三:取众家之长再输出。此为“大抄”,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本质还是国内文化对于原创内容的尊重。已经习以为常大肆抄袭。需要让这类抄袭者付出代价,正一正风气。

疑点2

品牌方对Agency质量把控存疑 

我们从网上公开渠道可以搜到很多关于该供应商的负面报道,甚至于在5月20日的外媒报道中可以看到公司出售相关信息。作为如此大投入的重要供应商。众所周知,品牌与供应商之间有着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利益链条,品牌对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不利变化是视而不见,还是另有隐情呢?

路透社消息,M&C Saatchi同意以3.9亿美元出售给Next Fifteen

早在2019年,界面新闻报道M&C Saatchi高层变动

5

对品牌的启示是什么?

尤其对于大曝光广告的投放,一定要特别注意关键细节的把控,包括创意敏感度(政治,宗教,性别,年龄,地域等),合规问题(是否符合新广告法,图片文案素材等是否侵权)等等。包括基本的用户测试和关键细节把控,都是作为品牌方的基本功。不然就像这次,原本是引爆朋友圈的经典案例,结果瞬间拉跨,得不偿失。

对于重大型品牌营销campaign,守住基本盘是一切的出发点。

这次事件是否会震动出行业内的更多内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希望营销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进化。

END

更多营销行业讨论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