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家云巨头签约东方云科,与富通云腾落地中国MSP服务

2022-06-16 20:34:43 浏览数 (1)


“它们几乎签约了所有我们知道的公有云,做得大而全。”徐志新说,“把选择权交给客户有它的好处,但我们不会这样做。”徐志新是富通云腾的副总裁。

那天是白色情人节,当他在富通云腾与甲骨文、东方云科联合举办的合作伙伴研讨会上发言时,2018将成为云“MSP元年”的说法正如日中天——AWS、Azure、GoogleCloud、甲骨文等已陆续推出了相应的云MSP合作伙伴计划。

作为云管平台技术提供方,富通云腾此时已与东方云科携手,开始向市场提供云MSP(云管理服务提供商,Cloud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服务。

东方云科是一家云托管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为客户提供云托管服务和解决方案。

“你想到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潘冬辉说。他是东方云科业务拓展部总经理。

这是一个没有优劣定论的业务出发点——东方云科希望在业务的起讫就开始为用户提供咨询:你适合上这一朵,或者那一朵云,而未必是你想要的那朵云。当然,富通云腾也有着同样的认知。

从东方云科业已签约的4家公有云服务商似乎可以看出,其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它们是甲骨文、AWS、Azure和华为云。

获得全球TOP公有云的MSP资格并非易事。以甲骨文为例,其在国内认证的MSP数量极为有限。MSP除需要证明其在管理客户的云基础架构和最终用户系统方面的能力外,还需要证明其具备云咨询、服务迁移、开发运营、配置和编排、监控、全天候监控、事件和变更管理以及云优化等各种服务。

通过认证后,甲骨文云MSP才可以为客户购买甲骨文云平台产品,并与自己的服务进行整合,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不难发现,东方云科签约的这些公有云对应了一些代表用户特性的关键词,例如数据库、政府客户、大型企业级、民族品牌……这几乎是富通传统企业级业务基因在MSP时代的延续——面向特定级别或类型的用户群:金融、政府、媒体、医疗等行业。

“不排除再选第5家公有云。”潘冬辉说——或许,“全球5朵云说”在行业内已经有了一些共识。

基于AWS标准开发

2009年上市后,富通科技集团选择了云相关自主品牌软件产品,作为业务转型的切入点。那时,总代、系统集成——这些传统角色仍在富通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业务角色;但富通科技集团并不希望用户与合作伙伴用这些传统的视角,去审视富通云腾所代表的全新的、生机勃勃的云业务。

富通云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3年间,它获得超过16件软件著作权,以及“可信云开源解决方案认证”,并成为“央采”协议供应商(计算虚拟化、虚拟化管理)。

2017年时,那些新业务已经演进为其子公司富通云腾的三大产品线:私有云建设平台CloudoorSphere(CS)、混合云管理平台CloudoorManagement(CM) ,和智慧云运维平台CloudoorInsight.

由于起步时CS就是基于AWS的API标准所开发,富通云腾此后所有产品都完美对接了AWS云服务。

这一点最终反映在了其产品线特性上。富通云腾CS在对S3 Object Storage、Kubernetes和ELB Load Balancer等产品技术类型的支持中,完全对应了AWS,而远超过VMware和OpenStack的产品。

徐志新说,CS很快还将兼容甲骨文的产品。

支持东方云科云管平台的产品,是富通云腾的混合云管理平台CM,它表现有鲜明的企业级需求特性:

有基于富通云腾的CS虚拟化计算平台,并基于KVM做了大量优化;由于应用了Openstack架构灾备方案,用户可根据业务灵活申请灾备服务;除可对开放架构异构资源进行管理外,CM还具备可让用户通过自服务,获取资源。

在对CM的竞争力分析中,徐志新将CM与对标的新华三和华为混合云管理平台进行了对比,前者在支持虚拟机格式转换和多公有云支持方面保有优势。

有基于此,用户可以在这一云管平台上管理公有云上的虚拟机,也可以通过云管平台将虚拟机实时迁移到私有云环境,或者其他公有云环境中,做到了“能上能下”。这对一些初期上云,可能陷入“选择困境”的企业用户而言,不啻为一剂定心丸。

跨平台服务ISV

进入云业务后,对未来业务模型,参与者几乎都会有一个大致的趋势判断:用户将只需要一个基于IaaS层的应用交付;而ISV则需要一个PaaS层的服务平台——帮助其实现敏捷开发、快速交付和持续迭代。

公有云服务商无法独立完成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至少面对拥有复杂业务体系的政企客户时,会出现这种情况——MSP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肯定。

从消费者熟悉的APP Store中不难得出一些企业级的业务经验。MSP的一大竞争优势将来源于企业级“APP”规模,也就是平台所吸引ISV的数量和质量。在这一点,MSP之于ISV的吸引力将成为关键。

一款应用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出现,但不同平台对其的业务支撑体系却可能大相径庭。潘冬辉将这一点视为东方云科最为鲜明的特色。

“我们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而且是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在线交付。”他说,“印象中,没有一家MSP能做到跨公有云平台条件下,提供同款应用软件产品的交付。”

富通云腾的产品特性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对于开发者/ISV而言,通过自服务,CS可帮助其按需提升生产效率,例如通过API来实现标准化,通过用云原生应用加速市场交付能力,并实现简单的自动化部署(一次开发,任意部署)等。

一些入驻云市场的服务保障已经被固化。例如富通云腾会为ISV提供基于公私有云的服务基础和安全代维;同时还提供镜像及相关服务,通过预装集成环境及ISV应用为最终用户服务。

除公有云部署之外,富通云腾提供私有IaaS资源及云管理平台,这对于ISV满足客户私有云定制化需求而言,大有裨益。

一个不必忽视的“优势”

这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即美国与中国用户对云业务的需求存在差异,前者公有云应用比例高,而后者用户更偏好混合云环境——这导致了对MSP服务的高个性化需求,包括多云的管理需求。

“富通云腾CM所能支持虚拟化、私有云和公有云类型的兼容性能力非常强。”潘冬辉说,它几乎能覆盖大多数企业所需求的IT资源类型,再加上东方云科专业的咨询、规划、运维和服务能力,可以形成MSP领域内鲜明的竞争优势。

这里不妨描述一下前期咨询服务的大致流程:用户将在迁移项目开始前收到东方云科的一份调研报告。这份报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业务/应用拓扑关系,包括对应的IT环境、迁移顺序,以及迁移对应的架构和资源类型。这些最终会成为用户后期业务规划和在多云间迁移、运维的参考。

此外,一个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其形成之前仍不能被忽视:富通云腾云管产品CS的核心研发团队设在国外,从其产品开发之初即支撑谷歌云。徐志新说,如果后者未来进入中国市场,其云管平台将可以实时对接。

MSP也需要与时俱进。潘冬辉认为,云技术的演进会连带出用户对服务形式和服务产品的需求变化。“今天我们PaaS层面的主要客户是ISV类的合作伙伴,未来,最终用户或许也需要直接交付的PaaS服务。”他说,对于东方云科云管理平台产品,这并非挑战,“我们为此作了很多准备工作,尤其包括技术支持的准备”。

3月14日结束北京站后,本周21日与28日,三家合办的合作伙伴招募及研讨活动,还将分别在上海和广州举办。

- END -

【IT创事记】创见科技未来,旨在为读者提供科技企业和科技趋势的前瞻分析与评论。创始人《商业伙伴》副总编祁萌,曾任《电脑商报》主编、都市媒体记者编辑,从业超过14年。

【IT创事记】同名专栏入驻各主流媒体平台。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