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欧洲科学院新院士名单公布,北大计算机学院谢涛教授当选外籍院士

2022-06-24 18:28:31 浏览数 (1)


新智元报道  

编辑:袁榭 Joey

【新智元导读】2022年5月底,欧洲科学院公布本年首批新选院士名单,其中谢涛教授、徐泽水教授等中国优秀学者入选。

2022年5月30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2年新当选选院士名单。公告中称,5月24日,院理事会以严格的同侪评议流程,筛选出470名杰出的国际学者。

其中,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谢涛教授等中国学者,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名单还在持续更新中。

谢涛

谢涛老师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谢涛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在软件工程、系统软件、软件安全、可信人工智能等。他长期从事软件工程的研究,在软件测试、软件解析学、软件安全、软件自动化、智能化软件工程、可信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突出研究成果。

谢涛教授曾获科学探索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杰青及其延续资助,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职业发展奖(NSF CAREER Award),软件仓库挖掘奠基性贡献奖,软件工程顶级国际期刊TSE 2018年度最佳论文奖。

谢涛教授与其兄长谢源一样,是同时当选三大国际顶级学会 (ACM 2021、IEEE 2018、AAAS 2019)Fellow的华人学者。并且谢涛教授算上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2021年)的话,是第二位同时获此四殊荣大满贯的学者。此成就在全球亦属罕见杰出。

谢涛教授还曾获微软研究院杰出合作者奖,是当年全球32位获奖教授之一、3位华人得主之一。谢涛教授获得过2021年度ACM软件工程领域(SIGSOFT)杰出服务奖和2020年度IEEE软件工程领域(TCSE)杰出服务奖,是唯一同时获得这两个奖项的学者。谢涛教授且是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ASE 2021最有影响力论文奖首批华人得主之一。

谢涛教授在国际软件工程研究领域有大量的服务,被选为软件工程国际会议ICSE 2021(CCF A类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是该会议43届以来担任该职位的唯一具有中国教育背景的华人学者。

谢涛教授还担任《Software Testing, Verification and Reliability (STVR)》Wiley期刊的联合主编、旗帜性国际期刊杂志《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CACM)》、《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TSE)》、《Communications of ACM》等的编委会成员,和《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CST)》的软件系统领域首席编委(Leading Editor)。

谢涛教授于1975年出生在广西贺州,1992年以广西理科高考第三名的成绩,录取至复旦大学。

谢涛老师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师从梅宏教授),于2005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师从David Notkin教授)。

谢涛老师2005年博士毕业后受聘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并于2010年提前一年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13年受聘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系终身副教授,并于2017年晋升为正教授。

谢涛教授对软件行业有很高影响,他常年担任微软研究院和华为公司的咨询顾问。和微软研究院合作研发的Pex测试工具,自2015年起被微软发布为Visual Studio企业版的主打测试功能IntelliTest。

2015年起,谢涛教授还和腾讯微信测试团队合作研发一系列测试分析技术与系统,已部署在微信质量保障实践中,涉及移动应用自动测试、神经机器翻译异常检测、微信小游戏抄袭检测等。

2017年起,谢涛教授和复旦大学CodeWisdom团队合作,自主研发了第一个中大型规模的开源微服务系统TrainTicket。介绍这个开源系统及相关调试技术的论文被评选为软件工程旗帜性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CCF A类)2018年唯一的最佳论文。

谢涛教授自2019年8月入职北京大学后,进一步拓宽学校院系和国内互联网、IT巨头企业的合作,依托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科研团队,推进自主研发高产业影响力的软件工程系统,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更紧密有机结合。

徐泽水

此次当选的计算机领域科学家,还有四川大学的徐泽水教授。

徐泽水教授1968年3月出生,东南大学管理学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

徐教授研究领域主要是决策分析、信息融合、模糊数学、优化算法、簇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系统地创建了复杂信息决策理论与方法体系。

徐泽水教授是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模糊系统协会、英国皇家艺术协会等9个国际协会会士成员(Fellow)、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徐泽水教授曾获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 (同时入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两领域),、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数学杰出成就奖等。

徐泽水教授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nformation Science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Applied Intelligence》《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Cognitive Computation》等业界期刊副主编。

徐泽水教授被称为“中国计算机科学论文引用量最高的人”,由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8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ESI高被引论文114篇、ESI热点论文19篇(2003-2022)、SSCI和SCI收录700余篇。在Google Scholar中论著被引73491次,H指数139。

徐泽水教授在2019-2020全球前10万名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名分别为第431和258位(2019年年度科学影响力排名世界第30位,中国学者中位居第一),2021年在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学领域世界前1000名顶级科学家中排名第57位,中国学者中位居第二)。

其余入榜学者

香港城市大学 杨彤

杨彤教授分别于1987年和1990年获得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造,2012年至2018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包括2019年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杰出科研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他的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与动力学理论,并在双曲守恒律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1999年,他与美国史丹福大学刘太平教授创立了「刘-杨泛函」,为一维空间的双曲守恒律确立理论与稳定性。

杨教授近期的研究范畴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该理论在1904年提出,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工程学,是流体力学的重大进展,但至今仍未获数学证明。

杨教授希望用数学来证明这个理论,然后发展出适用于三维空间的证明。

武汉大学 姚良忠

姚良忠教授现任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他的头衔还包括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IET Fellow,英国注册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

姚院长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5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60余项,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0余项。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规模化储能及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方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汝锦 

黄汝锦教授于厦门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德国美茵茨大学获得大气化学博士学位。

回国前,在法兰克福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美国德州A&M大学、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开展研究工作,并入选两项国家人才计划

主要从事气溶胶化学、来源、光学性质和健康效应,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先进质谱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外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

已在 Nature, 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ES&T, ACP, GRL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

现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副主任和中国颗粒学会理事。

中科院免疫学所长 田志刚

田志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同时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还是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和2011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2008和2011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2012年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他的主要研究集中在NK细胞生物学研究、肝脏免疫学研究领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向东

王向东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医院实验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上皮细胞在急性肺损伤和器官功能紊乱中作用、疾病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和可能性治疗方面。

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和呼吸危重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器官功能紊乱和急性肺损伤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靶向性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 吕爱平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此次亦入选。

吕院长目前担任香港浸会大学疼痛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最近更获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吕院长长期从事中医证候分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和新药研发工作。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奖和中国标准突出贡献奖。

欧洲科学院简介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简称欧洲科学院)外文全称为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其外籍院士是与欧洲有着长期紧密合作的科学家。

目前的欧洲科学院院士人数近5.5千人,其中有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参考资料:

https://www.ae-info.org/ae/Acad_Main/News/ACADEMIA EUROPAEA ELECTS NEW MEMBERS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