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到了Flutter与原生通信使用的是BasicMessageChannel,完全实现了接口解耦,通过协议来进行通信,但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多端都需要维护一套协议规范,这样势必会导致协作开发时的通信成本,所以,Flutter官方给出了Pigeon这样一个解决方案。
Pigeon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多端通信的开发成本。其核心原理就是通过一套协议来生成多端的代码,这样多端只需要维护一套协议即可,其它代码都可以通过Pigeon来自动生成,这样就保证了多端的统一。
官方文档如下所示。
https://pub.flutter-io.cn/packages/pigeon/install
引入
首先,需要dev_dependencies中引入Pigeon: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dev_dependencies:
pigeon: ^1.0.15
接下来,在Flutter的lib文件夹同级目录下,创建一个.dart文件,例如schema.dart,这里就是通信的协议文件。
例如我们需要多端统一的一个实体:Book,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import 'package:pigeon/pigeon.dart';
class Book {
String? title;
String? author;
}
@HostApi()
abstract class NativeBookApi {
List<Book?> getNativeBookSearch(String keyword);
void doMethodCall();
}
这就是我们的协议文件,其中@HostApi,代表从Flutter端调用原生侧的方法,如果是@FlutterApi,那么则代表从原生侧调用Flutter的方法。
生成
执行下面的指令,就可以让Pigeon根据协议来生成相应的代码,下面的这些配置,需要指定一些文件目录和包名等信息,我们可以将它保存到一个sh文件中,这样更新后,只需要执行下这个sh文件即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flutter pub run pigeon
--input schema.dart
--dart_out lib/pigeon.dart
--objc_header_out ios/Runner/pigeon.h
--objc_source_out ios/Runner/pigeon.m
--java_out ./android/app/src/main/java/dev/flutter/pigeon/Pigeon.java
--java_package "dev.flutter.pigeon"
这里面比较重要的就是导入schema.dart文件,作为协议,再指定Dart、iOS和Android代码的输出路径即可。
正常情况下,生成完后的代码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Pigeon生成的代码是Java和OC,主要是为了能够兼容更多的项目。你可以将它转化为Kotlin或者Swift。 ❞
使用
就以上面这个例子,我们来看下如何根据Pigeon生成的代码来进行跨端通信。
首先,在Android代码中,会生成一个同名协议的接口,NativeBookApi,对应上面HostApi注解标记的协议名。在FlutterActivity的继承类中,创建这个接口的实现类。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private class NativeBookApiImp(val context: Context) : Api.NativeBookApi {
override fun getNativeBookSearch(keyword: String?): MutableList<Api.Book> {
val book = Api.Book().apply {
title = "android"
author = "xys$keyword"
}
return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book)
}
override fun doMethodCall() {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context, FlutterMainActivity::class.java))
}
}
这里顺便提一下,engine使用FlutterEngineGroup的方式进行创建,如果是其它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获取engine对象即可。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lass SingleFlutterActivity : FlutterActivity() {
val engine: FlutterEngine by lazy {
val app = activity.applicationContext as QDApplication
val dartEntrypoint =
DartExecutor.DartEntrypoint(
FlutterInjector.instance().flutterLoader().findAppBundlePath(), "main"
)
app.engines.createAndRunEngine(activity, dartEntrypoint)
}
override fun configureFlutterEngine(flutterEngine: FlutterEngine) {
super.configureFlutterEngine(flutterEngine)
Api.NativeBookApi.setup(flutterEngine.dartExecutor, NativeBookApiImp(this))
}
override fun provideFlutterEngine(context: Context): FlutterEngine? {
return engine
}
override fun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engine.destroy()
}
}
初始化Pigeon的核心方法就是NativeBookApi中的setup方法,传入engine和协议的实现即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如何在Flutter中调用这个方法,在有Pigeon之前,我们都是通过Channel,创建String类型的协议名来通信的,现在有了Pigeon之后,这些容易出错的String就都被隐藏起来了,全部变成了正常的方法调用。
在Flutter中,Pigeon自动创建了NativeBookApi类,而不是Android中的接口,在类中已经生成了getNativeBookSearch和doMethodCall这些协议中定义的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List<Book?> list = await api.getNativeBookSearch("xxx");
setState(() => _counter = "${list[0]?.title} ${list[0]?.author}");
通过await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调用了。可见,通过Pigeon进行封装后,跨端通信完全被协议所封装了,同时也隐藏了各种String的处理,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人工出错的可能性。
优化
在实际的使用中,Flutter调用原生方法来获取数据,原生侧处理好数据后回传给Flutter,所以在Pigeon生成的Android代码中,协议函数的实现是一个带返回值的方法,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override fun getNativeBookSearch(keyword: String?): MutableList<Api.Book> {
val book = Api.Book().apply {
title = "android"
author = "xys$keyword"
}
return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book)
}
这个方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假如是网络请求,可以使用OKHttp的success和fail回调来进行处理,但是,如果要使用协程呢?
由于协程破除了回调,所以无法在Pigeon生成的函数中使用,这时候,就需要修改协议,给方法增加一个@async注解,将它标记为一个异步函数。
我们修改协议,并重新生成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HostApi()
abstract class NativeBookApi {
@async
List<Book?> getNativeBookSearch(String keyword);
void doMethodCall();
}
这时候你会发现,NativeBookApi的实现函数中,带返回值的函数已经变成了void,同时提供了一个result变量来处理返回值的传递。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override fun getNativeBookSearch(keyword: String?, result: Api.Result<MutableList<Api.Book>>?)
这样使用就非常简单了,将返回值通过result塞回去就好了。
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将Pigeon和协程配合起来使用,开发体验瞬间上升。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private class NativeBookApiImp(val context: Context, val lifecycleScope: LifecycleCoroutineScope) : Api.NativeBookApi {
override fun getNativeBookSearch(keyword: String?, result: Api.Result<MutableList<Api.Book>>?) {
lifecycleScope.launch {
try {
val data = RetrofitClient.getCommonApi().getXXXXList().data
val book = Api.Book().apply {
title = data.tagList.toString()
author = "xys$keyword"
}
result?.success(Collections.singletonList(book))
} catch (e: Exception) {
e.printStackTrace()
}
}
}
override fun doMethodCall() {
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context, FlutterMainActivity::class.java))
}
}
协程 Pigeon YYDS。
❝这里只介绍了Flutter调用Android的场景,实际上Android调用Flutter也只是换了个方向而已,代码都是类似的,这里不赘述了,那iOS呢?——我写Flutter,关iOS什么事。 ❞
拆解
在了解了Pigeon如何使用之后,我们来看下,这只「鸽子」到底做了些什么。
从宏观上来看,不管是Dart端还是Android端,都是生成了三类东西。
- 数据实体类,例如上面的Book类
- StandardMessageCodec,这是BasicMessageChannel的传输编码类
- 协议接口类,例如上面的NativeBookApi
在Dart中,数据实体会自动帮你生成encode和decode的代码,这样你获取出来的数据就不再是Channel中的Object类型了,而是协议中定义的类型,极大的方便了开发者。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lass Book {
String? title;
String? author;
Object encode() {
final Map<Object?, Object?> pigeonMap = <Object?, Object?>{};
pigeonMap['title'] = title;
pigeonMap['author'] = author;
return pigeonMap;
}
static Book decode(Object message) {
final Map<Object?, Object?> pigeonMap = message as Map<Object?, Object?>;
return Book()
..title = pigeonMap['title'] as String?
..author = pigeonMap['author'] as String?;
}
}
在Android中,也是做的类似的操作,可以理解为用Java翻译了一遍。
下面是Codec,StandardMessageCodec是BasicMessageChannel的标准编解码器,传输的数据需要实现它的writeValue和readValueOfType方法。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class _NativeBookApiCodec extends StandardMessageCodec {
const _NativeBookApiCodec();
@override
void writeValue(WriteBuffer buffer, Object? value) {
if (value is Book) {
buffer.putUint8(128);
writeValue(buffer, value.encode());
} else {
super.writeValue(buffer, value);
}
}
@override
Object? readValueOfType(int type, ReadBuffer buffer) {
switch (type) {
case 128:
return Book.decode(readValue(buffer)!);
default:
return super.readValueOfType(type, buffer);
}
}
}
同样的,Dart和Android代码几乎一致,也很好理解,毕竟是一套协议,规则是一样的。
下面就是Pigeon的核心了,我们来看具体的协议是如何实现的,首先来看下Dart中是如何实现的,由于我们是从Flutter中调用Android中的代码,所以按照Channel的原理来说,我们需要在Dart中申明一个Channel,并处理其返回的数据。
如果你熟悉Channel的使用,那么这段代码应该是比较清晰的。
下面再来看看Android中的实现。Android侧是事件的处理者,所以需要实现协议的具体内容,这就是我们前面实现的接口,另外,还需要添加setMessageHandler来处理具体的协议。
这里有点意思的地方是那个Reply类的封装。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public interface Result<T> {
void success(T result);
void error(Throwable error);
}
前面我们说了,在Pigeon中可以通过@async来生成异步接口,这个异步接口的实现,实际上就是这里处理的。
看到这里,你应该几乎就了解了Pigeon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了,说白了实际上就是通过build_runner来生成这些代码,把脏活累活都自己吞下去了,我们看见的,实际上就是具体协议类的实现和调用。
题外话
所以说,Pigeon并不是什么非常高深的内容,但却是Flutter混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或者说是Flutter团队的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通过「协议」「模板」来生成相关的代码,类似的还有JSON解析的例子,实际上也是如此。
再讲的多一点,Android模块之间的解耦、模块化操作,实际上是不是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处理呢?所以说,大道至简,殊途同归,软件工程做到最后,实际上思想都是类似的,万物斗转星移,唯有思想永恒。